体制内的工作真的那么好么?

如题所述

好与不好,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体制内工作的好处

1.旱涝保收,不太会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在疫情期间,各行各业都受到了巨大冲击,这个时候,体制内抗风险能力的优势就显露出来了。

2.周末双休,这是很多职业达不到的。私企不用说了,银行、金融、程序员等大多数行业也是,单休恐怕都很难做到,996是常态,007甚至也有。

3.家长口中的好职业。这意味着在相亲市场上是香饽饽,特别是男的,被抢着要;另一方面,让父母说起去,还是蛮体面的一份工作,感觉脸上有光。

4.因为2,所以可以有时间去琢磨生活,把日子过得精彩。

体制内工作的弊端

1.职业生涯的天花板比较明显。在一个区里(副省级市的市区),没背景,基本顶天正处级,爬到副处,凤毛麟角,大多数人在科级以下。

2.基本可以一眼望到头。一般来说,体制内的岗位,职业生涯的开始和结束,很可能是在同一个单位,这意味着可能干的活几年如一日,没有波澜。

3.有各种各样的限制和要求,比如最近出台的《公务员政务处分法》,相较于体制外,受条条框框的约束较多,所以要谨言慎行。

4.为人处世可能被“体制化”。在体制这个“大染缸”里呆久了,可能说话方式、腔调,为人处世、思维方式等都会有体制的痕迹,保守、墨守成规、循规蹈矩,缺少了敢闯敢拼的勇气和能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2-07
我进了体制工作以后有了很多的感受。大多数时间相对宽松,有的加班也很厉害。科研类的比较充实,行政类的清闲。确实是很有保障。
不过这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能有效利用这大量的可支配时间,在年轻时多学些东西多提高下自己,我觉得还是很好的。
然而大多数确实并不上进,就是平时说的“混吃等死”。
在这种环境下,只能靠着自主来提高。
有无编制在单位中差距很大。之前刚工作时一个师妹就跟我在同一楼上办公。
一块吃饭时她跟我说,她是聘用的,就是合同工。
我当时还说,合同工跟正式的都一样,只不过少个编制。
现在看来,有无编制差得确实太多。体现在工资、公积金等多方面。
甚至一些“软”的方面。比如领导习惯性地喊无编制的干些小活,……当然,后面说的也都是小事。
还有,就是,有编制,其实就是铁饭碗,只要不犯政治性问题,平时干活懒散之类的,也问题不大。
我现在的工作很清闲。我们处就我一个年轻人,活基本我全干。虽然招聘时以科研人员招的,但进来后什么都要做,科研、写报告、送材料、做行政……领导年纪大了,电脑也得帮忙修。可总体上一年到头 还是比较清闲。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