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国共合作的比较

要从主要矛盾、时间、对象、结果、方式具体分析。

相较之下,国共两次合作的主要异同如下:

一、主要矛盾

两次合作都是由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的。第一次国共合作时,中国处于北洋军阀统治下,社会主要矛盾体现为中国人民与北洋军阀之间的矛盾;第二次国共合作时,中国处于国民政府统治下,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两次国共合作都有着反帝的成分,且都是为了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第一次国共合作就是为了打倒军阀并反对帝国主义,建立民主共和国;第二次国共合作就是为了建立统一战线驱逐侵华日本帝国主义,实现民族的独立和解放。

二、时间

第一次国共合作,从1924年1月起至1927年7月止,历时三年半。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民党改组的完成和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大会上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通过了共产党人起草的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内容的宣言,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从而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但到了大革命后期,1927年7月,由于蒋介石和汪精卫控制的国民党右派不顾国民党左派的坚决反对,宣布与共产党决裂,发动了“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致使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第二次国共合作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8月中旬蒋介石被迫同意将在陕北的中央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随后发表谈话承认了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至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到1946年6月结束。

三、对象

第一次国共合作共同斗争的对象以国内封建军阀即北洋军阀为主,因而以国民革命运动的形式出现。

第二次国共合作共同斗争的对象是全面侵华的日本法西斯,因而以民族独立战争的形式出现。

四、结果

两次国共合作都取得了一定的革命成果。第一次国共合作掀起的国民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为革命的进一步发展准备了不少条件,从帝国主义手中收回了部分权利,但最终由于国民党右派发动政变而使合作破裂。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国共两党携手共进,经过抗战,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但随着民族矛盾的结束,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民党一意孤行要维护专制独裁统治,和谈无望,于1947 年春彻底破裂。

五、合作方式

国共第一次合作酝酿过程中,由于中国工人阶级尚未完全形成独立的社会力量,只是强调“不能以取消中国共产党独特的政治面貌为代价”,最终决定采取“党内合作”的形式。

而第二次国共合作时,经过两党谈判,确定了国共合作的方式——采取了共产党承认国民党政府的中央地位,共产党军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接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统率,国民党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党外合作方式。

扩展资料:

中国共产党在国共两次合作中的地位变化

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党在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军队的指挥权都受了限制,专注于发动工农运动方面。可以说,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中共处于从属地位,国共双方不是对等的。

第二次国共两党的合作实际上是两党分别领导的两种政权、两种军队在全民族抗战总目标下的合作,没有形成统一的国防政府和联合统帅部,没有正式的固定的组织形式和共同的具体的政治纲领。国共两党在共同目标之下,各自贯彻自己的纲领。涉及合作抗日的事,一般都是采取临时协商、谈判的特殊形式加以解决。因此,国共双方都是相对平等的。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第一次国共合作

百度百科-第二次国共合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1-08

两次国共合作的比较分析:

一、不同点:

1、 合作方式不同:

1)第一次国共合作采取党内合作的形式。

2)第二次国共合作没有具体形式:它由国民政府正式领导,实际上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保持政治和组织独立。

2、政治基础不同:

1)第一次国共合作是在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基础上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革命。

2)国共合作的第二个政治基础是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

3、结果不同:

1)由于国民党右派的反叛,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了一半。

2)第二次国共合作一直持续到抗战结束。

4、背景不同:

1)第一次,中国共产党的实力很小。国民党还需要与共产党合作,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2)第二次是日本侵华战争和中国民族危机的加深。

二、相同点:

1、社会环境相同

他们都处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中。

2、中共在统一战线中的作用相同

国共合作都是由中国共产党推动的,第二次合作是中国共产党更是一个倡导者。

3、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对第一次国共合作共产国际不仅提出了具体策略,还派代表直接帮助。在第二次国共合作中,共产国际七大的精神起到了指导作用,但在具体行动方案上则体现了中共的独立自主。

4、革命成果相同

国共合作发动的第一次全国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为革命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毕竟,国民党的右翼叛乱和共产党的政策失误,都失败了。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不仅完成了抗日战争的伟大事业,而且为民主革命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10-22
  两次国共合作的比较分析
  一、不同点
  1) 两次国共合作方式不同:
  第一次国共合作采取党内合作形式。
  第二次国共合作没有具体形式:形式上为国民政府领导,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保持着政治上、组织上的独立性。
  2)两次国共合作政治基础不同:
  第一次国共合作是为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以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为合作的政治基础。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
  3)两次国共合作的结果不同:
  第一次国共合作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而中途破裂。
  第二次国共合作则一直维持到抗日战争结束。
  4) 两次国共合作的背景不同:
  第一次是中国共产党力量小,国民党同样需要和共产党合作,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第二次是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情况下进行的。
  二、相同点:
  1) 两次国共合作的背景相同:都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里。
  2) 中共在统一战线中的作用相同:两次国共合作都是在中共的推动下实现的,第二次合作
  中国共产党更是一个首倡者。
  3) 共产国际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对第一次国共合作共产国际不仅提出了具体策略,还
  派代表直接帮助。在第二次国共合作中,共产国际七大的精神起到了指导作用,但在具体行
  动方案上则体现了中共的独立自主。
  4) 都取得了革命成果:第一次国共合作掀起的国民革命,虽然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
  阀的反动统治,为革命的进一步发展准备了不少条件,毕竟因国民党右派叛变和共产党政策
  失误而最终失败。第二次国共合作不仅完成了抗日大业,而且革命力量的壮大和党的建设
  的成效为夺取民主革命的最后胜利打下了基础。追问

请根据我的要求回答,不要摘别人的,要简洁明了。谢谢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2-04
第4个回答  2018-01-18
1、1924-1927年:国共第一次合作
成就: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推动了国民大革命运动的迅速开展.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给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以沉重打击,共产党的影响力扩大.
2、1937-1946年:国共第二次合作
成就: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两党由对抗走向合作的开始.全面抗战爆发后,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两党共同走向抗日战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