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赋能有哪些?内容如下: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社会经济模式的飞速发展, 以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5G等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改变了金融科学的边界和研究范式。各种新兴技术与金融业务不断融合的同时,科技对于金融的作用被不断强化,将全面赋能绿色金融的发展。
金融科技可以从三个方面展开应用探索:
一是协助制定相关绿色金融标准。
借助金融科技健全风控,从根本上解决‘假绿’、‘伪绿’、‘漂绿’等问题。例如:根据绿色识别标准的差异,可以运用大数据技术可实时分析绿色项目的属性变化,进而调整绿色金融相关政策,指导绿色资金的到位实施。
二是缓解信息不对称,降低绿色识别和风险管理成本。
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存在增加了金融机构的识别和风险管理成本。运用大数据进行实时数据分析,或运用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信息隐匿、不可篡改的特点来解决资金穿透管理的问题。
还可基于大科技平台建立起来的大科技生态系统,包含了大量的数字足迹,如企业的经营流水、营收趋势、交易网络等,这些信息可以有效反映出用户的行为特征、财务状况、社会网络等信息,为金融机构的绿色识别及风险管理提供了大量的数据支持,可有效降低金融机构的识别和风险管理成本。
例如湖州银行,利用金融科技开发的绿色信贷管理系统,依托绿色信贷识别和环境风险管理两大模块,通过大数据抓取和智能识别,基于对42000多笔业务的绿色识别以及约700笔项目贷款的环境效益测评,湖州银行的绿色信贷审批时间和报送时间分别缩短为原来的1/3,大大缩短了企业融资时间,间接为企业降低融资成本超3000万元。
三是推动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
各家金融机构通过对金融科技的应用,实现对绿色金融市场进行总体性的掌握。例如,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应用,为用户制作“绿色画像”,实现以低成本、可扩展的形式在动态分析中不断迭代风险评估模型指标。又或通过个性化定制和精准化营销,应用到绿色金融领域能够帮助金融机构为顾客打造个性化、精准化的投融资方案,提升用户体验。
除此外,针对企业基于分布式数据库架构,发展以用能权、排放权等为质押物的绿色信贷模式,帮助建立成熟完善、品种齐全的绿色信贷体系。
同时针对个人实时计算个人日常消费行为,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和在线支付等的碳排放量,以图像等直观形式展示用户碳足迹,体现出居民生活方式对于环境的具体影响,帮助其树立环保意识,以及针对个人绿色行为选择,给予相应激励,实现“碳减排交易”,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适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