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关于百姓的称呼

如题所述

有很多,例如:

1、布衣

西汉开国诸臣授官将相的,绝大多数“起自布衣”,称之为“布衣将相”。“布衣”原指穿麻布衣服的人,后来成为一般平民的代称,其中包括农民、手工业者及没有官爵的地主。

2、黎民

黎民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lí mín,指庶民,泛指普通百姓、就是平民百姓。

3、庶民

庶民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shù mín ,指一般的民众。

4、黔首

“黔首”(qián shǒu)是中国战国时期和秦代对百姓的称呼。秦始皇时期开始使用。“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更名民曰‘黔首’”(《史记·秦始皇本纪》),含义与当时常见的民、庶民同。

5、黎庶

黎庶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lí shù,是指平民大众。

黎,黎民,起初是奴隶社会中的奴隶身份的劳动者,后来指平民大众。

庶,百姓,起初是指奴隶社会中的自由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黎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黔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庶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布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黎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2-16
百姓的称谓。常见的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11-07
黎民,
黔首
布衣,白衣、白士、白丁,庶民,氓”也是古代对百姓(多指失去土地从外迁来的居民)的称呼。草民、生民、平民、小民、民众、丁口
第3个回答  2011-11-07
黎庶、黎首、黎元、黔首、布衣、白衣、白士、白丁、氓、庶民、草民、生民、平民、小民、民众、丁口
第4个回答  2019-12-15

中国为何称呼普通民众为老百姓?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