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在唐朝看唐诗,宋代看宋词,元代看元曲,明清看小说

如题所述

一个时代都有一个时代相应的文学特色,与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现实密不可分。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各数一帜,都是中华文化的经典。

1、唐诗

诗在唐朝发展到了顶峰,属于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时期。唐诗继承汉魏六朝以来诗歌的大成,在不完善的状态下逐渐发展成了唐诗近代诗的定型。由于科举制度把唐诗作为考试内容,经济上很繁荣,文化上也有很大的积淀,所以诗在唐朝发展到了顶峰。

2、宋词

词在宋朝发展到了顶峰,所以叫做宋词。宋朝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扩大,百姓的娱乐生活更加丰富多样,诗这种格式严谨的文学格式已经不能满足于人们思想情感的表达。

词在宋以前就出现了,但在宋代文人的发展下逐渐成了正宗之学,格式多样,字数句子没有太大要求,更适合当时的人们表达情感。

3、元曲

元朝出现了一种新的文学样式,曲,包括杂剧和散曲,首先在民间流传,被称为“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调”。随着元灭宋入主中原,它先后在北京和杭州为中心的南北两地流传开来。

元曲继承了诗词的清丽婉转;元代社会使读书人位于低谷,政治专权,社会黑暗,因而使元曲放射出极为夺目的战斗的光彩,透出反抗的情绪;锋芒直指社会弊端。

4、明清小说

明清是中国小说的繁荣时期,这个时代的小说从思想内涵和题材表现上来说,最大限度地包容了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且经过世俗化的图解后,传统文化竟以可感的形象和动人的故事而走进了千家万户。

从明代开始﹐小说这种文学形式充分显示出其社会作用和文学价值﹐打破了正统诗文的垄断﹐在文学史上﹐取得与唐诗﹑宋词﹑元曲并列的地位。清代则是中国古典小说盛极而衰并向近现代小说转变的时期。我国小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初具规模,志人志怪,为明清小说的繁荣准备了条件。



扩展资料: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清晰概括出各朝代擅长文学体裁,各具特色的文学体裁有的出现的很早,直至遇到合适的朝代才表现出来美感,而有的文学体裁却是适时而生,应时而火,直接给人们留下宝贵的文化财富。

历朝文学从文人谋求政治资本,表现自身才能,逐渐转向表达大众心声,为人民代言,这是一种从上而下的转变,不再只是服务于上层,开始逐渐更多的考虑底层人民需要的文学创造,都是人们的文化瑰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0-15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一种文学走到顶点,必然产生变化,出现另一种表现方式。而前人在一种形式创造出来的顶峰,后人无法超于,就会变换形式,争取在另一种形式上出位。这顶峰就是这个时期的代表。
唐代以后就没诗吗。
第2个回答  2011-10-15
这个问题呢,是说他们各个朝代有各个朝代的代表东东,比如词这个东西唐朝就有了,但是是宋朝人把它发扬光大的,其他同理。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1-10-30
因为是最好的啊,为什么要在东北吃米,山西吃面
第4个回答  2011-10-16
你是那个学校的?
你们老师也布置这个作业?追问

额。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