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到我们家乡来的音乐形象和表现要素

如题所述

音乐的表现要素
音乐是一门时间的艺术,它通过一系列的乐音按照高低、长短的特定关系,随着时
间的推移来塑造音乐形象、表达人类的情感。音乐的表现要素很多,在诸多音乐艺术的表现要素中,旋律是最重要的,因此,有人说:旋律是音乐的灵魂。这是我们
需要重点介绍的部分。构成旋律(曲调)的主要因素:旋律线、节奏、调式三种。
第一节 旋律
概念:是指由时值和音高两方面构成的线条。它可能是单声部音乐的整体,也可能是多声部音乐的主要声部。不论是在单声部或是多声部音乐中,旋律都是一个具有重要表现力的独立声部,是音乐作品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旋律线进行的方式:分为同音反复、级进(音阶式进行)、跳进(跳跃式进行)三种形态,结合旋律进行的方向,又分平行、上行和下行,以此构成不同形态的旋律线。
旋律线的进行,可以表现各种不同的情绪。总的来说:上行是紧张度的增加;平行是紧张度的保持;下行是紧张度的减弱。
(1)同音反复:指高度相同的音反复出现。旋律线很直,突出的是节奏的表现作用,是某种情绪的保持,善于表现强烈、紧张的气氛或粗犷、刚毅的人物性格。
《刺杀歌》(庞5)采用同音进行为主的方式,旋律线平直,
节奏短促有力,准确地刻画出战士刺杀的形象及动作特征。 《手挽手》(龚38) 这是一首歌唱青春和友谊的歌曲,前三小节有四处同音反复,节奏完全不同,表达的是热烈奔放的感情。
《我向党来唱支歌》(龚38)短促的节奏、较快的速度,表现了欢快的情绪,多处同音反复,加上明快、活跃的节奏,使音乐充满了欢快的气氛。
《烈士墓前》(龚39)同音反复结合附点节奏,表达了斩钉截铁的决心。
《接过雷锋的枪》(龚39)三个乐句自由摸进,既保持了同音反复的发展手法,又在不同的音高上变化重复,造成一个渐强的趋势,充分表达了广大群众向雷锋学习的坚定决心。
(2)级进:是指旋律中的两个音之间,按音级顺序作二度音程的上行或下行(在民族调式中,小三度也看做是级进)。《牧羊姑娘》
级进是构成旋律线起伏最原始、最单纯的形式,起伏较小,并与歌词的语调较为接近,能给人以平稳、流畅的感觉,是构成旋律流畅性的基础。在创作中是使用最多、最主要的一种进行方式,具有不间断性是级进的特点,也是产生歌唱性旋律的条件之一。
上行级进,能够推动音乐的发展,使紧张度增强,情绪逐步高涨。
美国电影《音乐之声》插曲《多来咪》(龚40)作者在歌曲结束前,巧妙的安排了三组上行级进,使情绪逐步高涨,整个旋律有着明显的渐强趋势。
又如《情深意长》(龚40)的开始两句也用了上行级进,第二句中的la-do虽是小三度,但在五声音阶调式中,仍作为级进来处理。
旋律下行,能使音乐逐步平和,使紧张度减弱,情绪逐渐缓和 。
《我的中国心》(龚40)在歌曲前几小节运用了下行级进,是音乐情绪趋于平缓。
下行级进如与歌词配合默契,还可以表现出低沉、忧伤的情怀。
《小白菜》(龚41)这首民歌的旋律以下行级进为主,配上缓慢的节奏,哀伤的歌词,感情真挚而又带有几分凄凉。使人听了禁不住潸然列下。
在创作中,要使级进的上行、下行有机的结合使用,才能达到满意的艺术效果。
《小鸟小鸟》(龚41)是一首深受少年儿童喜爱的歌曲。以上行级进作为旋律发展的基础,有时安排旋律下行以保持旋律线的平衡,词曲结合完美,
加以弹跳的节奏,如同小鸟愉快地在大自然美景中飞翔、歌唱。
《克拉玛依之歌》(龚41)旋律一开始是上行级进,而后下行级进又转上行,再下行级进,这种上、下行级进交替使用的手法使音乐产生一种徘徊不定,令人流连忘返的感觉。
(3)跳进:三度音程以上的旋律进行称为跳进。其中三度进行为“小跳”,四度以上进行为“大跳”。
与级进相比,跳进经常出现在音乐起伏较大的地方。上行跳进挺拔有力《国歌》,下行跳进宽广、舒展《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小
跳使用较多,大跳用的相对较少,只有在情绪激动时,大跳才可能出现,大跳不能连续使用,并且大跳以后要立即级进下行到相邻的音上。如《在那桃花盛开的地
方》第一句,《阿拉木汗》第一句,《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第一句和第二句,《我爱你中国》中“我爱你青松气质,我爱你红梅品格,我爱你家乡的甜蔗”。
“小跳”是扩展旋律线及活跃旋律进行的常用手法,并且与同音反复或级进连用,构成平稳的旋律进行。相对来说,它比同音反复或级进要显的活跃、流畅。
《小草》(龚42)第一小节开始是同音反复,接着是小三度上行小跳,再下行级进,第五小节上下行小跳,这样几种旋律的进行方式结合使用,使音乐在平缓中略带流动,显得朴实、亲切。
《共产儿童团歌》(龚42)这里运用了两个大三度跳进,大
三度比小三度显得更加明亮和铿锵有力,大三度跳进在进行曲体裁的歌曲中经常采用。《国歌》“我们千秋万代,冒着敌人的炮火”
《鲁冰花》(龚42)歌曲开始部分的四小节共运用了六个小三度下行小跳,增添了音乐的忧伤色彩。
“大
跳”的旋律开阔、舒展,并使旋律线的波动幅度增大,可产生紧张、激动、振奋的艺术效果。在创作中,八度以内的各种音程的大跳都可使用,而四、六、八度的大
跳更为常见,尤其是由若拍向强拍的四度或六度大跳,俗称号角之音。如《国歌》《国际歌》《游击队之歌》《我的祖国》
“这是美丽的祖国”,如在若拍上配以小鼓敲击似的前八后十六的附点节奏,更给人以一种奋起的力量,《我们走在大路上》“(向前进),向前进,革命气势永不
可挡”。
四度上行大跳还可以给人一种朝气蓬勃的感觉。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5511 3366,连续的四度上行,表现了少年儿童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
如《我们快乐的歌唱》(龚43),短短的六小节就有四处四度上行大跳,一开始就确定了歌曲高昂的基调。《阿拉木汗》的开始部分。
四度下行大跳较为抒情柔和。如《大青山》(龚43),《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五度上行大跳常表现开朗、活跃的情绪。如《娃哈哈》(龚
18)《一杯酒》(龚43)
五度下行大跳显得坚定沉着,如与级进连用可给人一种行进的联想。如《在希望的田野上》第一句中的开始和结束处,《我们来到美丽的山谷》(龚43)。
六
度上行大跳一般具有气势宽广、雄健有力的特点,在进行曲体裁的歌曲中运用的较多。如《在哪桃花盛开的地方》第一句,《我的中国》“是我生长的地方”,《红
星歌》(龚43),《七色光之歌》(龚17),《我们走在大路上》“(向前进11 6,76
2),向前进”虽然是在两个乐句之间,但六度之间宽广的感觉还是非常明显的。《我爱你中国》,中“我爱你青松气质,我爱你红梅品格”,第二句的六度大跳由
于音域的原因,宽广的气势比前一句的八度大跳更为明显。
《我的祖国妈妈》“你听见吗?你听见吗?”
《在银色的月光下》35高32216。
六度下行也具有气势宽广,但情绪相对柔和。如《我爱你中国》第三句“我爱你春天蓬勃的秧苗”,《丹顶鹤的故事》(张黎词,士心曲)p44,作者注意到“丹顶”的语调,结合平缓的节奏,显得亲切、自如,具有抒情的色彩)。
七度大跳具有昂扬、激越的特点,若使用恰当很有艺术效果。但它不如其它音程大跳用的那么多,如《长江之歌》“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这是歌曲结束前的几句,两次出现七度大跳,
使音乐气势磅礴、激越奔放。《我的中国》“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及最后一句:(到处)都有明媚的春光。
八度大跳是较为常用的,它具有开阔、活跃的特点。如 《我的祖国》第一句,《红梅赞》第一句,《敖包相会》第一句,《毛主席的恩情比山高比水长》第一句“巍巍井冈(山高),滚滚延河水长”《孤独的牧羊人》,《生死相依我苦恋着你》使用五次八度大跳。《南海渔歌》笙。
在旋律创作中,三度以内的平稳进行应该是旋律线的基础。同音反复、级进、跳进经常是交替使用。而在跳进中,各种音程跳进也常常混合使用。例子比比皆是。
一般来说,大跳之前要有所准备,通常用级进、小跳或同音反复准备,这样既能使大跳在对比中产生动感,又能取得美学上的平衡。
《东方之珠》(龚45),在歌曲的前半部分,大跳之前都做了必要的准备,各种旋律进行配合默契,使音乐对比强烈,感情幅度拉大,逐步进入高潮。
《阿拉木汗》mi——高da前面用同音反复和级进做了准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