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和七绝有什么区别?

如题所述


我们说七绝,一般是指属于近体诗中的绝句,即律绝。

而不合格律的七言绝句,我们称为七言古绝。

也就是七言绝句分为七言律绝和七言古绝。这是格律体和古风的,也就是近体诗和古体诗的区别。

七律则指近体诗中的七言律诗,这个不会像绝句一样产生歧义。

所以,题主应该是问遵守格律的近体诗中间的七言律绝和七言律诗有什么区别。

那就简单了,我们从格式和内容两方面来看。

格式区别

七绝四句,四七二十八字。七律八句,七八五十六字。这是最根本的区别:在格律诗中,四句称绝句,八句称律诗,八句以上就是排律了。

至于律句平仄关系,押韵,句子之间的平仄“对”、“粘”规则,因为同属格律体,这些都是一样的。


比较大的区别就是对仗了。绝句(包括七绝)是不要求对仗的。而律诗的颌联、颈联(中二联)是必须对仗的。绝句对仗,是诗人文采好,但不是必须的:

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但是律诗如果颈联不对仗,直接就是出律了,会被划为古体诗。我们找一首七律,大家看中二联的对仗: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我们可以看到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颈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两联是对仗的。这是规则,所有七律都必须遵守的。

这是七绝和七律在格式上的最大区别。

内容区别

这里是指普遍写法,肯定有不同的或好或歹的新奇构思,这里不予讨论。

七绝和七律从内容上来说普遍遵守“起承转合”的写法,但是又略有不同。仍然以上面两首诗做例子。


七律的句子是七绝的一倍,所以“起承转合”四个字的对应是以一联两句为单位。

首联“起”,一般写景,交代时间地点环境事由相关。“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去哪里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颔联“承”,承接首联,深化写景或写事,描述、铺陈,丰富作品层次。“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这就是详细写景色。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

颈联“转”,宕开一笔,另找角度,奇峰突起一般也在此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转入写诸葛亮这个人。三顾茅庐频繁的商论天下大计,辅佐两代君主的老臣忠心耿耿。

尾联“合”,一般承接颈联继续,但是要照应首联,称之为“合”。“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感慨泪湿衣襟!既承接颈联发出感慨,又合回首联游丞相祠堂泪满襟。


再看七绝。

七绝字数少,所以是首句“起”,第二句“承”,第三句“转”,最后一句作情感的爆发,以第三句的“转”作为基础,把感情发射出去,不再“合”,留下空白给人遐想。这是绝句和律诗不同的地方。

起:“杨花落尽子规啼”,交代时间。花落完子规啼鸣之时。交代时间。

承:“闻道龙标过五溪”,交代事由。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要经过五溪。

转:“我寄愁心与明月”,转换抒情。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

结:“随风直到夜郎西”,深化感情。希望能随着风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

注意这里结句只是承续第三句的意思,并没有合回首句的起,而是思维发散,意在诗外了。

以上就是七绝和七律的区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2-30
主要区别在字数上。

七律是八句,五十六字。

七绝是四句,二十八字。

七律和七绝,作法上应该分开说,七律要工整,主沉稳,宜宏大,我不主张七律写得过于轻巧靓丽,这种风格与它的体质不合,又如李长吉那样的奇幻风格,就不适合写七律,李义山的言情七律固然缠绵绮丽,但仍然气质精练气象阔大。七绝则大大适合轻巧靓丽,我们读小杜的七绝,简直是一群时尚美女,娇俏明艳,令人赞叹,老杜的七律,就是不苟言笑的君子了,试想一位男子汉抛个媚眼给看官,恐怕谁都不适应。然而世事无绝对,人间也有梅艳芳张国荣这样的例外,何况于诗。

七绝多工笔,七律多写意,这个写意的意思,是说它适用于较广的视角,拿摄影来比喻,七绝如微距,七律如广角,五言如长焦,古体较近于标头。杜甫的《又呈吴郎》,写一件极小的事,仍要从中折射出时代和悲天悯人的大情怀。但不可空洞,尤其是写时事或感怀的,最忌一味豪言壮语,我一直认为词中刘改之与辛幼安的差距很可借鉴,这不仅仅是文采学问上的差距,各人经历不同,有些东西是不能勉强的。写感情则忌粘腻痴重,这个很难,往往有真情的就泥于事,无真情的就拿些密丽句子凑数,前一种多少给人词不达意的感觉,后一种更常见些,说它不好,它倒也工工整整,说好呢,它又不过是东拉西扯,并没有真正的情感在里面。

从技术的角度上说,七绝的重点在后两句,部分四句份量平均,很少有重点在前两句的。前两句铺垫得体,轻重均衡,就算是无过有功,要让人记住,关键在后两句出彩,是自前面的基础上推进,或者是大转,都无不可。也可以前三句铺垫,到末句终章明意,重头戏都是在后面,但并非说前两句就可以顺手随意。如杜牧的《屏风》:“屏风周昉画纤腰,岁久丹青色半销。斜倚玉窗鸾发女,拂尘犹自妒娇娆”,第一句铺出背景,次句在大色调下点出重点,隐伏后面的转折,倘若这句单纯承上句续写屏上美色,后面的转折就少了大半力量。第三句转移视线到主人公身上,末句结明主旨,句句承转,结构极其严紧,不可移易。这结构是好的,可以打一百分,诗总体多少分,那是另说。我不主张太强调结构,诗的神韵更重要。

写七律,学养的底子很重要,不比七绝,重灵气,可以略微取巧些。读的书少,词汇语句缺少变化,诗就容易轻,压不住阵脚。七律的具体写法,字、句、联、章,历代都有不少说法,网上也有专章论述,各有道理,信哪种不妨照哪种做去,大半殊途同归,只要写得出好诗来,路径无关紧要的。真正的好诗,有力量扭转欣赏习惯,而不是迁就普遍的欣赏习惯。

宏观上的问题较易掌握,但不可忽视一点,就是无论什么体裁,诗必需要有细节。李商隐的“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珠箔飘灯独自归”,何等细腻,亲切如见,后来人往往易得“残宵犹得梦依稀”这样的皮毛,结果成了一副绷着皮的骨架,没有血肉,哪有生命。没有细节,你就无法打动和取信于读者。细节要写得高明,眼光须独到,手法宜本真,动不动就纤指玉箸,鸣琴舞鹤,不见其美,但见其俗。

细节从何而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前几天教儿子背这首诗,忽然想到古人诗不可及处,正在此类地方,现代人已无法想象,因为我们同自然界没有如此密切的联系,即使写了,也只是模拟所得,不自然,便不佳。诗始终是从生活中来,即使是想象,也是从生活中来,但我们又不见得欣赏喜欢自己所处的环境,因此造就了一批吟风弄月,无病呻吟的作品,批评这种作品是容易的,但以什么来取代它们,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常常有人说不知道该写什么,没有从真实生活中发掘出内容,又不甘心于单纯模拟古人,就会遇到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并非无望解决,然而不一定需要或能够从理论上提出什么完整的解决方案,古人拟古崇古,不碍其继续被后人崇之拟之,文化的源流一脉相承,不能将其割裂,说我们的环境与前人有多大多大的不同,所以我们的诗就要与前人有多大多大的不同,这种说法放在具体的某位创作者身上可以的,但如果要放之四海,要求所有或大部分创作旧体诗词的人都得写出有时代气息(这种时代气息的要求,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表述和实践方式,这和主旨有点远,不多说了)的作品,那又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了。

在具体实践上,我很少在一首诗上花太多时间,从有想法到完篇通常很快,我不善于苦吟,捕捉第一感觉对我来说更为重要,所以也很少修改,对某篇不满意,我宁愿另起炉灶重写而不习惯修补,这样未必比苦吟细修好,不过是适合我这个忘性大的懒人。相比研究诗的终极追求,寻找最适合自己而且自己也最喜欢的写作方式与表达手段或许是更为可行的途径——对大部分作者和作品来说。

读与写两方面,我都主张先大局而后字句,你把一字一句的理论都研究得极透彻了,而没有对诗整体的感知力,那么这种理论对于写诗究竟有多大用处,颇可怀疑。就算字句联章的写法都无懈可击,仍不足以证明是一首好诗。诗的好坏不是论证出来的,我们写诗的时候,不能把自己放在那些诗词鉴赏辞典的编写者位置上。归根到底,写什么,怎样写,都不是核心问题,最终说话的惟有作品本身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12-30
七律即七言律诗的简称。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一般逢偶句押平声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一韵到底,当中不换韵。
律诗的四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按照规定,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
格律较严,二、四、六、八句要押韵,三四句、五六句要对偶。

七绝就是七言四句,每什么特别的讲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