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很直观地来讲,不涉及复杂的理论。
一、在
宏观经济学中,有3个重要的模型,总需求-总供给模型(AD-AS模型);总收入-总支出模型(NI-AE模型);产品市场和
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模型(IS-LM模型)。
可以这样理解:AD与AS,NI与AE是固定的搭配,不能相互混淆。
二、概念上的区别
总供给是在可使用的资源和技术水平已知的情况下,该经济可能的产出量。
总需求是对消费品、新投资、政府采购以及净出口的总和。(多恩布什)
总支出:购买产品,就需要支出。全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支出就是总支出 。
总收入:工人参加劳动获得工资,资本家
投入资本获得利息,企业家贡献才能获得利润,土地所有者投入土地获得租金。整个社会的要素所有者获得的全部收入就是总收入 。
总产出可以理解为当年的GDP。
三、总需求和总支出
这2个概念最为接近。在众多的教科书中,基本上是把总需求和总支出混用,它们被认为是一样的。总需求是理论分析的概念,总支出则是统计的概念,是用于说明和计算总需求量到底是多少,所以是等价的。
现实经济生活中,存在着非意愿存货——生产者生产出来的东西有时会积压下来,卖不出去,这样,总需求就不会等同于总支出。
但是,我们来看看国民收入和GNP的概念,国民收入=GNP-折旧-间接税。在现实中,二者存在着不小的数据差距,但是在众多的
西方经济学著作中,依然把国民收入=GNP作为理论分析的前提,因为那些经济学家认为,这并不会影响到他们的分析过程和所得到的结论。
四、总供给和总产出
这两个概念也非常接近,在经济分析过程中,一般也混用,可以把它们看做等价。
五、在宏观经济学中,有个重要的恒等式:总产出==总收入,总产出=总支出
以企业为例,1个企业所有的销售所得必须要用以支付,给工人工资、资本家利息、企业家利润、土地所有者地租,还要给政府支付税收,因此产出与由此而产生的收入是一致的,即任何一个企业的产出必然等于收入,因此一个经济社会的总产出也必然等于总收入。
再来理解一下产出=支出
总支出是全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金额,如果总产出=总支出,那就是说该经济社会并不存在总量过剩(生产出来多少产品就卖出多少产品),也不存在总量短缺,这是不可能的。原因在于会计处理方法,如果存在过剩,会记作“库存投资增加”;存在短缺,会记作“库存投资减少”, 所以在会计账面上是平的。
比如
国际收支平衡表,它的经常项目、资本项目、统计误差及遗漏,所有的数字加起来是0,但是这种平衡只是会计上的平衡,经常项目、资本项目照样存在
赤字或盈余。
也许这样理解,会觉得更合理。
不知道对不对,请多指教!宏观经济学,很多东西本来就很复杂,也很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