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关于唐代和后唐及宋代的那些官级是怎么分的?

主要是一些朝廷里的官级啊,还有军中的一些官级的分封是怎么样的……能越详细,当热越好……

  唐朝的官员品级
  正一品 太师,太傅,太保(三师) 太尉,司徒,司空(三公) 说明:是一种很高的虚衔,一般无实际执掌,不常设。

  正二品 尚书令(一人),侍中(二人),中书令(二人)

  从二品 尚书左、右仆射(各一人)

  正三品 六部尚书(各一人),门下侍郎(二人),中书侍郎(二人),御史大夫

  正三品下 左散骑常侍(二人),右散骑常侍(二人)

  从三品 国子祭酒

  正四品上 六部侍郎,尚书左丞(一人),御史中丞

  正四品下 左谏议大夫(四人)

  从四品下 尚书右丞(一人),国子司业

  正五品上 中书舍人(六人),国子博士

  从五品上 六部各司郎中

  正六品上 太学博士

  从六品上 六部各司员外郎,国子助教

  从六品下 侍御史,国了监丞

  从七品上 左补阙(六人),右补阙(六人)

  正八品上 监察御史

  从八品上 左拾遗(六人),右拾遗(六人)

  刺史

  (每州一人) 上州:从三品

  中州:正四品下

  下州:正四品下

  别驾

  (一人) 上州:从四品下

  中州:正五品下

  下州:从五品上

  长史

  (一人) 上州:从五品上

  中州:正六品上

  下州:无

  司马

  (一人) 上州:从五品下

  中州:正六品上

  下州:从六品上

  录事参军事

  (一人) 上州:从七品

  中州:正八品上

  下州:从八品上

  录事

  (一至二人) 上州:从九品下

  中州:从九品上

  下州:从九品下

  六曹参军

  各一人) 上州:从七品下

  中州:正八品

  下州仅三曹,从八品下

  县 县令

  (一人) 京县:正五品上

  上县:从六品上

  下县:从七品上

  县丞

  (一至二人) 京县:从七品上

  下县:正九品下

  主薄

  (一至二人) 京县:从八品上

  下县:从九品上

  尉 京县:从八品下

  下县:从九品下

  录事 京县:从九品下

  唐以四万户以上为上州,二万户以上为中州,不足二万户为下州.

  唐代之县,等别如下:

  京县:三都之县,在京城内者。

  畿县:三都之县,在京城外者。

  望县:繁华重要之地

  紧县:重要之地

  上县:有六千户以上

  中县:有二千户以上

  中下县:有一千户以上

  下县:不足一千户者

  其它县不列品

  宋朝的官员品级

  诸太师,太傅,太保,左、右丞相,少师,少傅,少保,王,为正一品。

  诸枢密使,开府仪同三司,特进,太子太师、太傅、太保,嗣王,郡王,国公,为从一品。

  诸金紫光禄大夫,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同知枢密院事,太尉,开国郡公,上柱国,为正二品。

  诸银青光禄大夫,签书枢密院事,观文殿大学士,太子少师、少傅、少保,御史大夫,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尚书,左右金吾卫、左右卫上将军,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州牧,殿前都指挥使,节度使,开国县公,柱国,为从二品。

  诸宣奉、正奉大夫,观文殿学士,翰林、资政、保和殿大学士,翰林学士承旨,翰林学士,资政、保和、端明殿学士,龙图、天章、宝文、显谟、徽猷、敷文阁学士,枢密直学士,左、右散骑常侍,权六曹尚书,上护军,为正三品。

  诸正议、通奉大夫,龙图、天章、宝文、显谟、徽猷、敷文合直学士,御史中丞,开封尹,尚书列曹侍郎,诸卫上将军,太子宾客、詹事,开国侯,护军,为从三品。

  诸通议大夫,给事中,中书舍人,太常卿,宗正卿,秘书监,诸卫大将军,殿前副都指挥使,承宣使,开国伯,上轻车都尉,为正四品。

  诸太中大夫,保和殿、龙图、天章、宝文、显谟、徽猷、敷文阁侍制,左、右谏议大夫,权六曹侍郎,七寺卿,国子祭酒,少府、将作监,诸卫将军、轻车都尉,为从四品。

  诸中大夫,马、步军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观察使,通侍、正侍、宣正、履正、协忠、中侍大夫,开国子,上骑都尉,为正五品。

  诸中奉、中散大夫,太常、宗正少卿,秘书少监,内客省使,延福宫使,景福殿使,太子左、右庶子,枢密都承旨,中亮、中卫、翊卫、亲卫大夫,殿前马、步军都虞候,防御使,捧日、天武、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团练使,诸州刺史,驸马都尉,开国男,骑都尉,为从五品。

  诸朝议、奉直大夫,集英殿修撰,七寺少卿,中书门下省检正诸房公事,尚书左、右司郎中,国子司业,军器监,都水使者,太子少詹事、左右谕德,入内内侍省、内侍省都知副都知,宣庆、宣政、昭宣使,拱卫、左武、右武大夫,入内内侍省、内侍省押班,枢密承旨、副承旨,骁骑尉,为正六品。

  诸朝请、朝散、朝奉大夫,起居郎,起居舍人,侍御史,尚书省左、右司员外郎,枢密院检详诸房文字,右文殿、秘阁修撰,开封少尹,尚书诸司郎中,开封府判官、推官,少府、将作、军器少监,和安、成和、成安大夫,陵台令,飞骑尉,为从六品。

  诸朝请、朝散、朝奉郎,殿中侍御史,左、右司谏,尚书诸司员外郎,侍讲,直龙图、天章、宝文阁,开封府司录参军事,枢密副承旨,枢密院诸房副承旨,武功至武翼大夫,成全、平和、保安大夫,翰林良医,太子侍读、侍讲,两赤县令,云骑尉,为正七品。

  诸承议郎,左、右正言,符宝郎,监察御史,直显谟徽猷、敷文阁,太常、宗正、秘书丞,大理正,著作郎,崇政殿说书,内符宝郎,正侍至右武郎,武功至武翼郎,和安至保安郎,翰林医官,合门宣赞舍人,太子中舍人、舍人、诸率府率,亲王府翊善、赞读、直讲,判太医局令,翰林医效、医痊,武骑尉,为从七品。

  诸奉议、通直郎,七寺丞,秘书郎,太常博士,枢密院计议官、编修官,敕令所删定官,直秘阁,著作佐郎,国子监丞,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国子博士,大理司直、评事,训武、修武郎,内常侍,开封府诸曹参军事、军巡使、判官,京府判官,亦畿县令,两赤县丞,三京赤县、畿县令,太史局五官正,中书、门下省录事,尚书省都事,为正八品。

  诸宣教、宣议郎,御史台检法官、主簿,少府、将作、军器、都水监丞,寺、监主簿,秘书省校书郎、正字,太常寺奉礼郎、太祝,太学、武学、律学博士,主管太医局,合门祗候,枢密院逐房副承旨,东、西头供奉官,从义、秉义郎,太子诸率府副率,亲王府记室,节度、观察、防御、团练、军事、监判官,节度掌书记,观察支使,京府、节度、观察、防御、团练、军事推官,诸州签判,节镇、上中下州录事参军,京府诸曹参军事、军巡判官,承直、儒林、文林、从事、从政、修职郎,京畿县丞,三京赤县、畿县丞,诸州上中下县令、丞,两赤县主簿,尉,诸府诸曹,节镇、上州诸司参军事,节度副使、行军司马,防御、团练副使,太史局丞、直长、灵台郎、保章正,翰林医愈、医证、医诊、医候,三省枢密院主事,守阙主事、令史、书令史,为从八品。

  诸承事、承奉郎,(理亲民资序者,从八品,承务郎准此。)殿头高品,郊社、籍田、太官令,国子太学正、录,武学谕,律学正,太医局丞,忠训、忠翊、成忠、保义郎,挈壶正,京畿县主簿、尉,三京赤县主簿、尉,诸州别驾、长史、司马,枢密院守阙书令史,为正九品。

  诸承务郎,高班,黄门内品,承节、承信、迪功郎,中、下州诸司参军,诸州上中下县主簿、尉,城砦、马监主簿,诸州司士、文学、助教,翰林医学,为从九品。

  ——***——

  武官品级制度(摘自《宋史》第169卷)

  武散官 (三十一阶)

  骠骑大将军 (从一品)

  辅国大将军 (正二品上)

  镇国大将军 (正二品)

  冠军大将军 (正三品上)

  怀化大将军 (正三品)

  云麾将军 (从三品上)

  归德将军 (从三品)

  忠武将军 (正四品上)

  壮武将军 (正四品)

  宣威将军 (从四品上)

  明威将军 (从四品)

  定远将军 (正五品上)

  宁远将军 (正五品)

  游骑将军 (从五品上)

  游击将军 (从五品)

  昭武校尉 (正六品上)

  昭武副尉 (正六品)

  振威校尉 (从六品上)

  振威副尉 (从六品)

  致果校尉 (正七品上)

  致果副尉 (正七品)

  翊麾校尉 (从七品上)

  翊麾副尉 (从七品)

  宣节校尉 (正八品上)

  宣节副尉 (正八品)

  御武校尉 (从八品上)

  御武副尉 (从八品)

  仁勇校尉 (正九品上)

  仁勇副尉 (正九品)

  陪戎校尉 (从九品上)

  陪戎副卫 (从九品)

  ——***——

  国朝武选,自内客省至閤门使、副为横班,自皇城至供备库使为诸司正使,副为诸司副使,自内殿承制至三班借职为使臣,元丰未及更,政和二年,乃诏易以新名,正使为大夫,副使为郎,横班十二阶使、副亦然。六年,及增置宣正、履正、协忠、翊卫、亲卫大夫郎,凡十阶,通为横班。自太尉至下班祗应,凡五十二阶。

  武阶

  1、太尉

  2、通侍大夫

  3、正侍大夫

  4、宣正大夫 (政和新置)

  5、履正大夫 (政和新置)

  6、协忠大夫 (政和新置)

  7、中侍大夫 

  8、中亮大夫 

  9、中卫大夫

  10、翊卫大夫

  11、亲卫大夫

  12、拱卫大夫 (自翊卫至此,并政和新置)

  13、左武大夫

  14、右武大夫 (以上为横行十三阶)右并政和新置。内通侍大夫旧为内客省使,国朝未尝除人,自易武阶,不迁通侍沿初意也。转至中侍,无磨勘,特绋除。

  15、武功大夫

  16、武德大夫

  17、武显大夫

  18、武节大夫

  19、武略大夫

  20、武经大夫

  21、武义大夫

  22、武翼大夫 (以上系旧诸司正使,八阶)

  23、正侍郎

  24、宣正郎

  25、履正郎

  26、协忠郎

  27、中侍郎 (自正侍至此,并政和新置)

  28、中亮郎

  29、中卫郎

  30、翊卫郎

  31、亲卫郎

  32、拱卫郎 (自翊卫至此,并政和新置)

  33、左武郎

  34、右武郎 (以上,旧为横行副使,政和更新,增益共十二阶)右自正侍至右武,旧在右武大夫之下,武功大夫之上,今从绍兴厘正书。

  35、武功郎

  36、武德郎

  37、武显郎

  38、武节郎

  39、武略郎

  40、武经郎

  41、武义郎

  42、武翼郎 (以上旧诸司副使,八阶)

  43、训武郎

  44、修武郎 (以上为大使臣)

  45、从义郎

  46、秉节郎

  47、忠训郎

  48、忠翊郎

  49、成忠郎

  50、保义郎

  51、承节郎

  52、承信郎 (以上为小使臣)右并五年一转,至武功大夫,有止法。追问

那请问,关于武官那些品阶,他们所统帅的人数大致是多少呢?

追答


1 天下兵马大元帅(正一品) 440001以上
2 统兵大都督(正一品) 390001-440000
3 天策上将(正一品) 340001-390000
4 镇国公(正一品) 300001-340000
5 靖国公(正一品) 260001-300000
6 辅国公(正一品) 230001-260000
7 护国公(正一品) 190001-230000
8 卫国公(正一品) 160001-190000
9 骠骑大将军(从一品) 140001-160000
10 安西节度使(从一品) 130001-140000
11 辅国大将军(正二品) 120001-130000
12 神策大将军(正二品) 110001-120000
13 龙武大将军(正二品) 100001-110000
14 神武大将军(正二品) 92001-100000
15 镇国大将军(正二品) 85001-92000
16 左卫上将军(从二品) 79001-85000
17 右卫上将军(从二品) 74001-79000
18 冠军大将军(正三品上) 69001-74000
19 怀化大将军(正三品上) 64001-69000
20 羽林将军(正三品) 59001-64000
21 骁卫大将军(正三品) 54001-59000
22 武卫大将军(正三品) 49001-54000
23 威卫大将军(正三品) 44001-49000
24 领军大将军(正三品) 39001-44000
25 金吾大将军(正三品) 34001-39000
26 监门大将军(正三品) 29001-34000
27 千牛卫大将军(正三品) 24001-29000
28 归德大将军(从三品下) 19001-24000
29 云麾将军(从三品下) 14001-19000
30 忠武将军(正四品上) 11001-
31 轻车督尉(正四品) 9201-11000
32 壮武将军(正四品下) 8801-9200
33 怀化中郎将(正四品下) 8401-8800
34 宣威将军(从四品上) 8001-8400
35 中郎将(从四品上) 7601-8000
36 明威将军(从四品下) 7201-7600
37 归德中郎将(从四品下) 6801-7200
38 定远将军(正五品上) 6501-6800
39 骑都尉(正五品) 6201-6500
40 宁远将军(正五品下) 5901-6200
41 怀化郎将(正五品下) 5601-5900
42 游骑将军(从五品上) 5301-5600
43 游击将军(从五品下) 5001-5300
44 归德郎将(从五品下) 4701-5000
45 昭武校尉(正六品上) 4501-4700
46 骁骑尉(正六品) 4301-4500
47 怀化司阶(正六品下) 4101-4300
48 振威校尉(从六品上) 3901-4100
49 飞骑尉(从六品) 3701-3900
50 致果校尉(正七品上) 3501-3700
51 云骑尉(正七品) 3301-3500
52 怀化中候(正七品下) 3101-3300
53 翊麾校尉(从七品上) 2901-3100
54 武骑尉(从七品) 2701-2900
55 归德中候(从七品下) 2501-2700
56 宣节校尉(正八品上) 2301-2500
57 宣节副尉(正八品下) 2101-2300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