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父母会经常对孩子冷嘲热讽?

如题所述

因为他们想激励孩子,让他们更努力,或者不顺心的时候拿孩子当出气筒。

当父母对孩子冷嘲热讽时,其实也是潜意识中他们在试图削弱孩子逐渐独立的部分,从而保证自己与孩子之间的紧密联结。在中国独生子女背景下长大的孩子,孩子所承载的来自父母的期待可能比多子女家庭的孩子要多的多,父母对孩子期待的越多,带给孩子的压力也越大。

父母的恐惧也会越强烈:首先是越少越怕失去,对于这唯一的一个孩子,有一天他长大了,父母就要重回空巢状态,这对于之前几十年一直把照顾孩子当成事业来做的父母来说,孩子越大,也意味着他们离”失业“越近。

为了抵御无人可照顾的无用感,父母可能会在无意识中去贬低孩子的能力,限制孩子的独立,从而保证孩子一直生活在自己的照顾之下,也就保证了父母的价值感。其次是父母工作、生活中的一些压力会让父母对于有足够的竞争力有强烈渴求。

而当他们自己在生活中受挫的时候,他们就会本能的将期待放到孩子身上去,希望孩子更有能力,这样就不必重复他们所感受到的艰难。实际上这是他们将自己身上无力的部分投射给了孩子,他们担心孩子能力不足其实是来自他们对自己的不认可,这样,当他们责备孩子不够好时,孩子就担负起了那个”不好“,这样,父母就不必去面对自己身上不好的部分了。

这种情况下,孩子实际成为了家庭中的替罪羊,为整个家庭担负起”不好“的责任,从而其他人成为好的,尤其对于不健康自恋的父母,他们常常会采用这样的方式来补偿自己脆弱的自恋,所以父母会经常对孩子冷嘲热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17

父母对子女冷嘲热讽,从自体心理学角度来看,是家长把“瞧不起”投射到孩子身上,其实是家长自己自卑,瞧不起自己。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家长认识到自己与孩子的互动模式,增强自己的自信心,接纳自己不完美的一面,才能接纳孩子的不足,面对孩子的不足,并想办法帮助孩子提升而不是只是冷嘲热讽。

他们冷嘲热讽恶语相加,是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极大的伤害。每个人身边都有一个别人家的孩子,区别只是父母说话的方式,不过惯有的台词是全面否定极度贬低,外加一声重重的叹息一个轻蔑的白眼,听到的一般都难过委屈的说不出话,性格直点的当场就大闹发泄甚至跑掉。


为人父母,会以身作则,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教导子女,为了让其成为更有用的人。仍而,现实有时候并没有那么美好。考试考砸了,爸爸(妈妈)不仅不会鼓励自己下次继续努力,反而嘲笑为什么这么笨,干脆别读了浪费钱。不小心犯了错,不问前因后果,直接就开骂,埋怨为什么不能多学学哥哥姐姐。

每个人性格不同,这和接受的教育或文化程度没关系。有的人天性温和,有的人生来刻薄,言辞犀利句句戳人是他们一贯的方式,自己的孩子也无法幸免。越亲近的人越要忍受他们的尖刺,因为潜意识里他们知道刺伤自己的家人比伤害外人安全得多。

如果你是这样的父母,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请您温柔起来。免得他以后遇事胆小没自信,能够积极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波折。如果你有这样的父母,为了自己,也请温柔起来。这个世界,有很多已经无法改变的人和事,唯一能改变的只有你自己。

欢迎大家讨论评价!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9-18

当父母对孩子冷嘲热讽时,其实也是潜意识中他们在试图削弱孩子逐渐独立的部分,从而保证自己与孩子之间的紧密联结。

在中国独生子女背景下长大的孩子,孩子所承载的来自父母的期待可能比多子女家庭的孩子要多得多,父母对孩子期待的越多,带给孩子的压力也越大,父母的恐惧也会越强烈,首先是越少越怕失去,对于这唯一的一个孩子,有一天他长大了,父母就要重回空巢状态,这对于之前几十年一直把照顾孩子当成事业来做的父母来说,孩子越大,也意味着他们离”失业“越近。

为了抵御无人可照顾的无用感,父母可能会在无意识中去贬低孩子的能力,限制孩子的独立,从而保证孩子一直生活在自己的照顾之下,也就保证了父母的价值感。中国传统的家庭结构中,以父母为核心的家庭结构会赋予父母非常大的权力,父母就像是孩子的拥有者,孩子需要顺从父母的想法,如果孩子独立的思考与父母的想法差异太大时,孩子就要放弃自己的想法,否则的话就有可能被认为“不孝”。

孝字其实最早的含义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联结,但是后来被统治阶级用来训练“顺民”,孩子从一出生就顺从父母的想法,否则就会被道德审判,长大后,这个孩子就会成为习惯性顺从的人。对统治阶级来讲,对孝的倡导带来了统治的轻松,但是从人性上来讲,顺的结果是使国民渐渐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文化也进而层层衰落。

第3个回答  2020-09-19

因为中国传统的家庭关系仍然在不断绵延,中国的家庭里每个人都黏合在一起,而缺少人际边界,即人与人之间非常紧密的共生在一起,这就缺少了家庭成员对于每一个独立个体权力的尊重,父母对孩子有绝对的处置权,就像是对待他自己的一条胳膊一条腿,孩子成为父母身体的延伸而不是一个独立的人。

基于这样的家庭关系,父母会获得一种这样做的许可,但却忽视了这其实是在侵犯独立个体的空间。但这样的关系模式是非常有害的,会造成两代人双方的痛苦。中国传统的家庭结构中,以父母为核心的家庭结构会赋予父母非常大的权力,父母就像是孩子的拥有者,孩子需要顺从父母的想法,如果孩子独立的思考与父母的想法差异太大时,孩子就要放弃自己的想法,否则的话就有可能被认为“不孝”。

起初,孝作为一种连结出现在父母子女之间,之后被统治者加以利用,以此来防止叛乱,孩子从一出生就顺从父母的想法,否则就会被道德审判,长大后,这个孩子就会成为习惯性顺从的人。对统治阶级来讲,对孝的倡导带来了统治的轻松,但是从人性上来讲,顺的结果是使国民渐渐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文化也进而层层衰落。

为此,你需要学会独立,脱离与父母的关系,你越独立,你就能承受他们更多的责备,有能力去面对他们的恼火,他们就越难在情绪上控制你,你在生活里也会变得更加自由,当你能自由的生活时,你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看到改善的,当这些改善发生的时候,你的父母就可以在与你的关系中学习到一些新的方式,他们也会做出调整,得到改善的。

第4个回答  2019-10-13
自己的人生不顺利,就格外的望子成龙,希望孩子能通过读书摆脱现在的生活。虽然初心是好的,但是没有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想问题,忽略了孩子的感受,脾气再暴躁些的家长,可能言语上行为上,会伤害孩子。
其实,还是建议父母在望子成龙的时候,也要多考虑一下孩子的感受,问问孩子到底想要什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