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顿简介

如题所述

弗朗茨·约瑟夫·海顿(德语:Franzz Jooseph Haydn,1732年3月31日-1809年5月31日),又译海登、海典、偕丁,奥地利作曲家。海顿是继巴赫之后又一位伟大的器乐作曲家,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

海顿出生于奥地利和匈牙利边境的一个小村庄罗劳,出身于一个贫穷的车匠家庭,27岁时受聘担任匈牙利埃施特哈齐亲王的乐长,任职达30年之久,他一生写作了104首交响曲,两部神剧《创世记》和《四季》,同时也写作了大量的弦乐四重奏,钢琴奏鸣曲,以及一些歌剧、轻歌剧、12部弥撒曲和声乐作品。

海顿的音乐幽默、明快,含有宗教式的超脱,他将奏鸣曲式从钢琴发展到弦乐重奏上,他是器乐主调的创始人,将传统对位法的独立声部完全同化了,将主题发展自行展开。后期他访问英国,接受牛津大学授予的音乐博士头衔,受到了韩德尔的影响,也受莫扎特的影响,产生旋律优美的抒情色彩,出现类似巴洛克的风格。

扩展资料

人物成就:

海顿被公认为交响曲和弦乐四重奏之父,并且是钢琴协奏曲和钢琴三重奏的开创者。尽管一些早期古典派如卡尔·菲利普·蒂安·巴赫的儿子)和雷欧波得·莫札特(莫扎特的父亲)之于交响曲,都有重要的贡献,但海顿的地位是无人可及的。

另外海顿将奏鸣曲式从原来的简单的“两步式”改进成为一种精巧灵活的风格。海顿还发明了奏鸣回旋曲式,一种带有两个主题的曲式。他还是第一个将赋格和对位法引进古典音乐的杰出作曲家。海顿是奥匈帝国国歌《帝皇颂》、奥地利第一共和国国歌《永久的祝福》和联邦德国国歌《德意志之歌》的作曲者。

海顿音乐的最主要的特点是把细微简单的音乐主题扩展成宏大的结构。他的音乐通常浓烈饱满,在一个乐章中的关键情节经常迅速展开。

海顿的作曲实践也影响了莫扎特和贝多芬。贝多芬的初期作品经常是以冗长松散的奏鸣式展开,但紧接着在他所谓的“中期”运用了海顿的方法,这就是在十分简单的基调上逐渐发展出高度有机的音乐结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姓名:海顿 性别:男 国籍:奥地利 生日:1745年 奥地利作曲家约瑟夫·海顿生于罗劳,奥地利的一个村庄。民间歌曲和舞曲是他的天然继承物。他在童年时就显示出非同一般的音乐才能,并在教堂里获得了一个唱诗班歌手的位置。十六岁后,他在维也纳住下,找了一架破旧的古钢琴练习演奏。他靠教学和为人伴奏维持生活。不久,海顿引起了维也纳贵族音乐爱好者的注意。1761年,海顿加入了埃斯特哈齐家族的王府乐队。海顿在这里住了近三十年,度过了大部分创作生涯。海顿指导着的一支管弦乐队、一个歌剧团、一个木偶剧院,还有教堂。海顿很年轻时就结婚了,但和妻子相处并不融洽。他们最后分手了。中年时,海顿的声名遍及欧洲。九十年代,他两次访问英国,在那里指挥他的作品,大获成功。1808年,维也纳的艺术家和贵族组织演出了海顿的清唱剧《创世纪》以向他致意。一年以后海顿逝世,他受到了同胞们的尊敬,全欧洲都承认他是当时的首席音乐家。
海顿的创作遍及音乐的各种体裁和形式,但他的最大功绩却在于他的交响曲和四重奏创作。海顿交响曲的最高成就,是他九十年代旅居伦敦时创作的十二部《伦敦》交响曲。海顿的交响曲很早就定为四个乐章。第一乐章采用奏鸣曲式,最富有戏剧性。第二乐章慢板,表达内心体验。第三乐章叫小步舞曲,时常有农村舞曲的性质,第四乐章往往是民间风俗画面的写照。弦乐四重奏在海顿的艺术中占据了中心位置,他留下了83首弦乐四重奏是这类乐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的中期和后期四重奏作品包含了音响和形式方面值得注意的试验。海顿还是一个多产的教堂音乐作曲家。他的清唱剧《创世纪》获得了仅次于韩德尔《弥赛亚》的声望。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04-10
  作曲家全称:朗兹·约瑟夫·海顿( Franz Joseph Haydn)

  在西方音乐史上,海顿做为一名多产作曲家,在一生中共完成了107首交响曲,68首弦乐四重奏,62首钢琴奏鸣曲,和45首钢琴三重奏,14部弥撒,24出歌剧,以及两部神剧等等作品,数量之可观,种类之广博,堪称世界音乐历史之最。海顿出生的时候,巴哈在莱比锡的汤玛斯教堂担任乐长,去世的时候,贝多芬正好出版著名的田园交响曲,整个事业发展的时间,不但横跨巴洛克晚期到浪漫乐派的初期,也经历维也纳古典乐派最颠峰的时候,影响后人甚为深厚。直到18世纪末,海顿的地位和重要性,有如莎士比亚在文学领域里一样地举足轻重。

  海顿的主要成就在交响乐的创作方面。他并非交响乐的首创者,在他之前,巴赫和亨德尔等人就为这种体裁进行了尝试。海顿是在前人的基础上。为交响乐确立规范的人,所以,后人称他为"交响乐之父"。著名作曲家柴科夫斯基曾说:"海顿是交响乐创作的锁链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牢固的环节。没有他,也就没有莫扎特、贝多芬……

  1732年4月1日,车轮匠马蒂亚斯·海顿的老婆玛丽亚·科勒在罗劳(位于下奥地利,接近匈牙利边境)生下一个儿子。这孩子出生证明上登记的日期是4月1日,起名叫弗朗茨·约瑟夫·海顿。约瑟夫·海顿曾对自己的第一位传记作者迪斯这么说:“我生于4月1日,我爸爸的日记上也是这么写的。但我兄弟米夏伊尔(另一位大作曲家)总说我生于3月31日。这是因为他不想说我生在愚人节。” (也有说法为海顿生日是3月31日,因为,海顿一辈子都否认他是在4月1日出生的,原来是他不希望别人说,他是在愚人节出生的呆子。) 海顿的童年是快乐的,他被家人昵称为赛佩儿(Sepperl),从小就流露不凡的音乐天份,尤其有一副好嗓子,但是罗劳这个小地方,对一个有天份的孩子来说,完全没有提供任何学音乐的机会。于是,海顿的父亲考虑将海顿送到几英里外的海恩堡(Hainburg),和他的表兄弟法郎克学音乐。

  法郎克尽心培养小海顿,除了上课之外,也带他参与当地所有的音乐活动。跟随法郎克的两年里,日子非常辛苦,但是却收获最多。长大后,海顿还不断感激法郎克曾经让他这么努力过。直到海顿八岁的时候,维也纳圣史蒂芬教堂招募诗班成员,海顿以歌声打动诗班指挥洛依特,同意海顿八岁就加入唱诗班,因此有机会接受更进一步的音乐教育。

  从罗劳到海恩堡,再从海恩堡到维也纳,小海顿的生命有了巨大的转变。教会的课程比法郎克的还要严苛,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唱诗班的孩子根本吃不饱。所以,所有的成员都拼命争取出外演出的机会,因为这是唯一可以让他们饱餐一顿的机会,海顿自然也不例外。可是,教堂活动占去相当多的时间,想学音乐理论的机会很有限,尽管海顿试着作曲,但是诗班指挥却忙得没有时间给他任何建议,所以只有靠自己从其它的作品中学到音乐技巧。不过,更惨痛的事情发生了,十五岁的海顿开始变声,这本来就是预料中的事。但是导致他离开的原因是因为他恶作剧,剪断同学的辫子,又不愿挨打。就这样,1749年的十一月,17岁的海顿被赶了出去,开始流落街头,身无分文,从此以后必须自食其力,养活自己。幸运的是,他碰到了肯帮他的人。

  命运坎坷的海顿,幸运地遇见这位他口里的卜伯伯。他借给海顿一笔钱,不收利息,也不问什么时候还,有了这笔意外的收入,海顿终于能够租下自己的一间顶楼,开始积极热切地研读音乐理论,买了福斯所写的对位法,潜心钻研,同时也教授学生,渐渐在维也纳的音乐圈里小有名气。因为他的一个贵族学生,海顿终于进入上流社会,开始为这些演奏场合写作作品。

  海顿曾经有八年的时间,几乎难以糊口。但一夕之间,他又突然有了声名,人人竞相邀请他担任乐手或者音乐老师。1758年,海顿被推荐给热爱音乐的莫尔辛伯爵,得到第一份长期的音乐职位,而他也从早到晚勤奋工作,珍惜这份安定的工作。他为了自己所指挥的乐团,开始尝试创作管弦乐。他的第一号交响曲就是在莫尔辛的别墅演出。

  依照当时的习惯,作曲家本人就在大键琴上指挥乐团,而在座的贵族嘉宾都深深地被海顿的才气所吸引,一致认为他是后起之秀,非常赏识他的才华。而受雇于莫尔辛伯爵的期间,海顿同时也完成了其它的交响曲。

  海顿的表现,让同期的音乐家刮目相看,因此他在维也纳音乐圈也逐渐有了一席之地。而在事业逐渐安定的情况下,海顿决定成家。原来他爱上的是自己的学生泰蕾莎,但是这份爱情没有结果,因为泰蕾莎进了修道院。海顿为他的入会仪式写了一首C大调管风琴协奏曲,庄严的音乐,陪伴心爱的女人将一生奉献给上帝。

  后来,因为莫尔辛伯爵陷入财务困境,为了删减支出,乐团必须解散,海顿也因此失业。这时才29岁的海顿,似乎已经经历大大小小的波折。失业之后,海顿又转往匈牙利最有权势的艾斯特哈吉家族担任家臣。尼古拉亲王爱好音乐,尤其赏识海顿的音乐表现,所以在海顿还没有完全成为乐长之前,就给予重任,负责安排整个家族的音乐活动,为亲王府的特殊场合写作音乐。而从进入艾斯特哈吉家族开始,海顿展开了他一生中事业和音乐创作非常重要的时期。

  从进入艾斯特哈吉家族起,海顿的命运就有了改变,尤其在1766年老乐长去世之后,海顿被指派接任,从那时开始,对海顿而言更是划时代的改变。其中之一就是,老乐长去世之后,海顿必须接手写作教会音乐,因此天主教的宗教弥撒曲也成了海顿创作的另一个重点。

  事实上,亲王府的生活相当单调,海顿和其它的人在一起有了一点距离感,心里觉得很孤单。不过也因为情感上与人隔离,才能将精力投入作曲,做一些前所未有的尝试。海顿创作的时代,正好是十八世纪后半的“狂飙运动”,主要以表现主观的情感为目的。虽然海顿也开始在音乐里描述内心的激情,但这却不是“狂飙运动”的影响。在这个时期,海顿写了不少小调的交响曲,但因为当时小调是用来表现很热情或很悲哀的情感,所以海顿这样做的动机非常耐人寻味。而以当时海顿最喜欢的第44号交响曲作例子,它表现了海顿几个重要的创作手法。例如,开头的齐奏就是显著的特征。以强拍开始的齐奏可以列为海顿的特点之一。而另一个重要方式就是运用对位法。例如在第44号交响曲的第二乐章,就可听到“卡农”的形式,它不但旋律优美,更展露了海顿感情细腻的世界。而这段期间,海顿的音乐渐渐趋于戏剧化,悲剧色彩最强烈的作品要属第49号交响曲《受难》。稳重的慢板令人联想背负十字架的痛苦,一种阴沉的忧郁感不禁油然而生。

  公元1766年以后,海顿的交响曲在形式上起了很大的变化,而一般的说法认为,海顿晋升为乐长之后,兼任创作教会音乐的职务,使得他重新认识巴洛克风格,也因此才有机会以小调来写戏剧化的交响曲。而除此以外,室内乐曲和钢琴奏鸣曲,也是这段期间和交响曲相提并论的重要曲式。
第3个回答  2020-09-18
海顿国籍,奥地利,性别男,主要作品,第95惊愕交响曲,小夜曲,玄乐四重奏,四十五告别交响曲
第4个回答  2015-07-08
中年时,海顿的声名遍及欧洲。九十年代,他两次访问英国,在那里指挥他的作品,大获成功。1808年,维也纳的艺术家和贵族组织演出了海顿的清唱剧《创世纪》以向他致意。一年以后海顿逝世,他受到了同胞们的尊敬,全欧洲都承认他是当时的首席音乐家。
海顿的创作遍及音乐的各种体裁和形式,但他的最大功绩却在于他的交响曲和四重奏创作。海顿交响曲的最高成就,是他九十年代旅居伦敦时创作的十二部《伦敦》交响曲。海顿的交响曲很早就定为四个乐章。第一乐章采用奏鸣曲式,最富有戏剧性。第二乐章慢板,表达内心体验。第三乐章叫小步舞曲,时常有农村舞曲的性质,第四乐章往往是民间风俗画面的写照。弦乐四重奏在海顿的艺术中占据了中心位置,他留下了83首弦乐四重奏是这类乐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的中期和后期四重奏作品包含了音响和形式方面值得注意的试验。海顿还是一个多产的教堂音乐作曲家。他的清唱剧《创世纪》获得了仅次于韩德尔《弥赛亚》的声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