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的区别

如题所述

一、性质不同

1、屈服强度:是金属材料发生屈服现象时的屈服极限,也就是抵抗微量塑性变形的应力。

2、抗拉强度:是金属由均匀塑性形变向局部集中塑性变形过渡的临界值,也是金属在静拉伸条件下的最大承载能力。

二、表征不同

1、屈服强度:大于屈服强度的外力作用,将会使零件永久失效,无法恢复。如低碳钢的屈服极限为207MPa,当大于此极限的外力作用之下,零件将会产生永久变形,小于这个的,零件还会恢复原来的样子。

2、抗拉强度:表征材料最大均匀塑性变形的抗力,拉伸试样在承受最大拉应力之前,变形是均匀一致的,但超出之后,金属开始出现缩颈现象,即产生集中变形;对于没有(或很小)均匀塑性变形的脆性材料,它反映了材料的断裂抗力。

扩展资料:

建设工程上常用的屈服标准有三种:

1、比例极限应力-应变曲线上符合线性关系的最高应力,国际上常采用σp表示,超过σp时即认为材料开始屈服。

2、弹性极限试样加载后再卸载,以不出现残留的永久变形为标准,材料能够完全弹性恢复的最高应力。国际上通常以ReL表示。应力超过ReL时即认为材料开始屈服。

3、屈服强度以规定发生一定的残留变形为标准,如通常以0.2%残留变形的应力作为屈服强度,符号为Rp0.2。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屈服强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抗拉强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8
屈服强度----材料试样在拉伸过程中,永久变形为原长的规定数值(如0.2%)时之应力。
抗拉强度----材料试样受拉力时,在拉断前所承受的最大应力。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3-25
超过屈服强度管子会发生塑性变形,不至于马上断了,超过抗拉强度管子才会断裂。计算出管子在800nm扭矩下的应力,应该小于屈服强度才可以。实际应用中考虑到材料性能,载荷的的不确定性,简单的应该给个安全系数,复杂的分析就要考虑结构的疲劳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