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和孟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不休的是他们的思想和美德。写出他们的思想和美德,并在孔子和论语找到例句

孔子 谦虚的美德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孟子 民本思想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 就像这样回答)谢谢,请快点,明天下午就用

其实圣贤的价值,就在于在千古之前,他们有价值的生活经验,可以穿越沧桑走到今天,让我们仍然觉得温暖!而他们在千古之前,缄默的微笑着,注视着我们仍然在谈的言论中收益而已!

古人的智慧,是现代人很难超越的,比如说我们是学哲学的,我们中国啊,有很多的哲学系,也有很多的哲学家,但是有哪一位哲学家能够写出一本书,如老子的《道德经》一样传承久远,还被翻译成多国的语言文字,为现代的哲学家、思想家所研究。中国有这么多的历史学系,有这么多的历史学家,又有谁能写出一本书,如司马迁的《史记》,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中国有这么多军事学家,有这么多军事院校,又有谁能写出一本书,如《孙子兵法》,仍然被西点军校奉为教材,所以我们只是略举了几个例子,那就告诉我们,其实中国古人的智慧,我们不能说是后人没有办法超越的,但是它确实是后人难以超越的。原因在哪里呢?就是因为《论语》上,孔子说的这样一句话,他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什么意思呢,比如我们的工匠,要把桌子做好,必须首先使你的工具锋利起来,同样的道理,我们人,要认识客观事物,要认识得清楚,首先必须把我们的心清静下来。

我们看到当代日本有一位著名的思想家池田大作,他在和英国著名的历史哲学家汤恩比先生对话的时候,他就讲了这样一句话,他说,一般人认为是落后象征的东西和这样的国家,实际上秘藏着时代最先进的东西。但正是因为它是秘藏着,所以很多人认识不到,还经常对它妄加批判。这就是导致传统文化没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那我们看中国传统文化讲的是什么呢?大道至简,如果能用两个字来概括传统文化的核心的话,这两个字就是道德。道德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词。在古代社会中,它是由两个字构成的。首先我们看一看什么是道。用现代西方哲学的话来讲,道就是客观性、必然性的宇宙秩序,但是我们中国人喜欢简单,什么是道呢?就是自然而然的规律。这种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且是恒常不变的。在古代是如此,在今天也是一样。所以为了突现道这种自然而然本来如此的规律,儒家又常用天道来体现这个特征。比如在《论语》上孔老夫子说了这样一句话,他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当孔老夫子在思考天的默然无语的时候,他看到了一种不是上帝创造而神圣的自然。而是万物在生长过程中赋予我们的一种自然的规律、秩序。所以这句话说天虽然不像我这样,用语言的方式和大家交流,但是我们从司机的变化中,从万物的自然生长中,感受到一种自然规律的存在。比如说,春华秋实的道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因果事实,人与自然融合一体,密不可分的关系等等,这个都是自然的规律。《易经》上也说,古代的圣人,上观了天象,下察了地理,从中得出世间一切事物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既然是一切事物,就不仅仅包含了自然界发展变化的规律,也包括了社会人伦秩序,要保持稳定,保持和谐,必须遵守的人伦大道,这就是孟子所提出的五伦关系。那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诸位朋友看了这五种关系不要把它当为知识来学习,它是告诉我们去反省。我们在这五种伦理关系中处的责任是什么,我们是不是尽到了自己的本分。比如说作为儿子,我们是不是做到了孝顺父母;作为领导作为被领导,我们是不是尽到了自己的职责;做领导的是不是能仁爱关心下属,做被领导的,我们是不是竭尽全力完成了领导交给我们的任务?作为丈夫,是不是做到了有恩义有道义有情义;作为妻子,是不是有德行,起到了相夫教子的作用?作为兄长,是不是友爱关心了弟弟妹妹;作为弟弟妹妹,是不是对兄长很是恭敬很是听从;作为朋友,和朋友相交往的时候,是不是做到了言出必信。这几个伦理关系处理好了,我们的人际关系,我们的社会人伦秩序,才是井然有序的。那么这几天上台来分享的嘉宾,我们相信,他们都是在这些方面做得很好,所以他们才有资格呢,来到台上跟大家分享。学习传统文化呢,是“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如果我们只是知道五伦关系是什么,但是我们五伦关系处得都不是很好,这个人就是“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徒徒长了自己的浮华之风,傲慢之气,但是没有成为一个真正的合格的人。所以中国古人说,人,无伦外之人,人,没有活在这五伦关系之外的人,无论我们是什么地位,什么身份,都需要把这五伦关系处理好,把自己的本分给尽到。
道,不仅仅是包含了宇宙自然界的规律,也包含了社会人伦秩序的规律,所以我们概括一下,什么是道呢,它就是宇宙和人生的秩序和规律。什么是德呢?德者,得也。道德的德和获得的得是相通的。那么他得到了什么呢?其实就是得到了道。所以中国常常有一句话叫做“得道之人”,得道之人,得道之人,其实就是圣人,他们对道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洞察。所以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品质,就称为是有德的了。这个道体现在哪里呢?其实我们的四书五经之中,所体现的都是古人对于道的理解。比如我们举一个例子,在《易经》上有一句话,叫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个阴阳并不是玄而又玄的东西,都可以从我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得到观察,比如说有日就有夜,有寒就有暑,有春夏就有秋冬,有潮涨就有潮落。我们从这些自然界的现象来观察,一一都是一盈一虚,一消一长,我们把这个道理,用来观察人世的变化,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比如一个人喜欢懒惰,那就一定会有忽然困苦的日子到来,一个人如果喜欢骄傲,那就一定会有忽然倒架子的时候到来,所以中国人常说的一句话,叫“富不过三代”,体现的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规律。我们看第一代创业的人,都是白手起家,兢兢业业,艰苦奋斗,用自己的双手打下了天地,创下了事业。到了第二代,虽然条件好了,但是还能耳闻目睹父辈创业的艰难,所以还能在祖辈父辈打下的基础上啊,使这个事业再壮大起来,但是到了第三代,因为他们一出生,因为他们一出生,就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更没有体会祖辈和父辈创业的艰难,所以不仅不知道什么叫克勤克俭,励精图治,还学会了骄奢淫逸,铺张浪费,这样久而久之,就把祖辈和父辈辛辛苦苦所打下的基业,给败坏光了。当然了,这个富不过三代,在我们当前的社会变了,变成富不过几代啊?富不过当代。因为很多人他发家起来就不是靠克勤克俭,兢兢业业致富的,最后有了钱,就已经开始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了。结果这一代还没有到头,他已经过上那种贫困潦倒的生活了。所以现在企业界流传着一句话,“江山代有人才出”,怎么样呢?“各领风骚三两年”。我们看北京中关村上面的牌子,那个变换的频率是非常快的,确实是各领风骚三两年。原因都是什么呢?都是因为我们没有学传统文化,这个不是危言耸听啊! 大家如果去看一看《大学》,《大学》上面就写着我们的致富之道,叫“德者,本也,财者,末也”。什么意思呢,就是人的德行,它就像大树的根一样,它是根本,而学植物的人都知道啊,这个大树啊,它的枝叶能延伸到哪里,它下面的根也一定能延伸到哪里,所以中国人有一句话叫,厚德载物。深厚的德行才能承载你外在的财物,外在的身份,外在的名声,外在的地位,如果你没有这个深厚的德行做根本,虽然你有了财富,有了名声,有了地位,那都是昙花一现,保持不了良久。所以如果大家对这个有兴趣,可以看一看聂云台先生写的《保富法》。聂云台先生是谁呢?就是曾国藩的外孙,因为他经历了晚清很多权贵子孙起起落落的情况,后来呢,把这些经验教训积累下来,写了这本书。所以中国人常说这样一句话,说遗金与子孙,子孙未必能守,遗书与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以为子孙长久之计。你看我们现在很多人挣了很多钱,自己还不舍得花,为的是留给自己的儿孙,但是中国人说,如果你的儿孙有德行,有能力的话,他会用他的德能来创造财富,创造事业,你留钱给他有什么必要呢?相反你的儿孙既没有德行,又没有才能,你把钱留给他,他迟早也会败散掉。所以无论他有德行没有德行,有才能没有才能,你把钱留给他都是百害而无一利。当代的美国人他们也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你看很多的世界首富,他们没有把钱留给儿孙,而是立下了遗嘱,捐献了社会慈善,捐献给教育基金,这个才是明智之举。遗书与子孙,子孙未必能读,我们自己啊,特别喜欢读圣贤书,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圣贤书都是和人的心性相应的,比如说我们在有困难的时候,有烦恼的时候,有压力的时候,我劝大家可以怎么做呢?我们可以拿出《格言联璧》,可以拿出《增广贤文》《格言别录》,这些很好的书,读上四五页。如果你能静下心来读上四五页之后,你就发现自己的烦恼都不见了,自己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这就是圣贤书的力量,它都是和人的心性相映的。
在我们的历史上,对一阴一阳之谓道,体会得最深刻的,不过曾文正公曾国藩了,他就说道,要看一家的子弟,有没有发展前途,能不能兴旺发达,就看这家的子弟三件事情就好了,哪三件事情呢?第一件是,看这家子弟早晨几点钟起床。诸位朋友,你们今天早晨是几点钟起床的呢?是几点钟起床的啊?六点钟,有没有更早一点的?五点半。中国人认为呢,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是最健康的生活方式。一天呢有四季,早晨的春季,大家说是从几点钟开始啊?三点钟就开始了。春天主生发,所以古代呢,你看清朝的皇太子,《皇太子实录》上记载啊,清朝的皇太子,鸡鸣即起,勤政爱民,三四点钟就已经起床读书了。现在我们经常批判古代这些统治者,他们怎么样剥削被统治者,但是我们想一想,但是我们想一想,我们有没有封建统治者那样勤政爱民。所以你看古代人上早朝,“朝(chao)”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朝(zhao)的意思,天还没有蒙蒙亮,这个皇帝和大臣就已经在议事了。五点钟是一天的惊蛰,也就是啊,冬眠的小动物要恢复活动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起身,来活动一下筋骨,全身的血脉畅通,整天的精神都很好。六点钟是一天的春分,就是春天已经过去一半了,如果这个时候你还没有起床,说明春天已经过去一半,你都没有赶上春天的生发季节。春天生得不好,夏天怎么样呢?长得就不是很茂盛,从九点钟到晚上的三点钟,这个时候精力就不是很充沛。秋天呢,是三点钟到晚上的九点钟,这个时候啊,秋收,就不要做太多激烈的活动,晚上九点钟到早上三点钟,是一天的冬季,这个时候你还不睡觉,特别是十一点钟到一点钟,是一天的严冬,你还很精神哪,那就等于我们穿了很单薄的衣服,出现在寒冬腊月。如果一两次可能没事,但是久而久之,是很容易得病的。我们一直到民国初年,还保持着这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但是后来啊,因为我们丧失了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信心,我们盲目地和国际接轨,现在我一听和国际接轨,我这个全身那就冒冷汗,不知道要接到什么地方去。西方有很多先进的东西如果的确是先进的,我们确实应该学习,应该借鉴,但是我们不能够为了要和他们接轨,把自己良好的优秀的东西也给抛弃了。

人遗子,金满盈,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要看这个家的孩子有没有发展前途,就看他是不是读圣贤书。因为古代的圣贤经典,记载着古人对于天道的认识和体悟,一个人如果经常读这些圣贤经典,就自然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1-02
  孔子 谦虚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选自于《论语。公冶长》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选自于《论语·述而》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选自于《论语·为政》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选自于《论语·里仁》
  孟子 “以德服人,施行仁政”“人性本善”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译文】(对一个国家来说)百姓的地位最尊贵,国家其次,君主的地位应比百姓,国家轻。

  民事不可缓也。
  【译文】关心人民是最紧迫的任务。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
  【译文】现在你的厨房里有皮薄膘肥的肉,你的马栏里有健壮的骏马,可是老百姓面带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尸体,这等于是在上位的人率领着禽兽来吃人。

  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译文】对别人恭敬的人不会侮辱别人,自己节俭的人不会抢夺别人。

  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译文】桀和纣的丧失天下,是由于失去了百姓的支持;他们的失去百姓的支持,是由于失去了民心。获得天下有方法:获得了百姓的支持,便获得天下了;获得百姓的支持有方法:获得了民心,便获得百姓的支持了;获得民心有方法:他们所希望的,替他们聚积起来;他们所厌恶的,不要加在他们头上,如此罢了。

  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译文】贤明的君主在规定百姓的产业时,一定要使他们上可以养父母,下可以养妻子儿女,好年成能丰衣足食,遇上荒年也不致饿死。

  发挥自己的思想,不局限于书本
  尽信《书》,不如无《书》。
  【译文】完全相信《书》,那还不如没有《书》。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1-16
孔子 谦虚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选自于《论语。公冶长》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选自于《论语·述而》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选自于《论语·为政》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选自于《论语·里仁》
  孟子 “以德服人,施行仁政”“人性本善”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译文】(对一个国家来说)百姓的地位最尊贵,国家其次,君主的地位应比百姓,国家轻。

  民事不可缓也。
  【译文】关心人民是最紧迫的任务。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
  【译文】现在你的厨房里有皮薄膘肥的肉,你的马栏里有健壮的骏马,可是老百姓面带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尸体,这等于是在上位的人率领着禽兽来吃人。

  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译文】对别人恭敬的人不会侮辱别人,自己节俭的人不会抢夺别人。

  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译文】桀和纣的丧失天下,是由于失去了百姓的支持;他们的失去百姓的支持,是由于失去了民心。获得天下有方法:获得了百姓的支持,便获得天下了;获得百姓的支持有方法:获得了民心,便获得百姓的支持了;获得民心有方法:他们所希望的,替他们聚积起来;他们所厌恶的,不要加在他们头上,如此罢了。

  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译文】贤明的君主在规定百姓的产业时,一定要使他们上可以养父母,下可以养妻子儿女,好年成能丰衣足食,遇上荒年也不致饿死。

  发挥自己的思想,不局限于书本
  尽信《书》,不如无《书》。
  【译文】完全相信《书》,那还不如没有《书》。
第3个回答  2012-01-02
孔子的思想主要是“仁”简单说就是“爱人”,即对人尊重和同情,具有很高的品德修养。(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等。)
1孔子的教育观:有教无类:他主张教育的对象不分贵贱, 要一视同仁, 开平民教育之先河。
因材施教 :在教学方法方面,提出“因材施教”,对现在的教育都有莫大影响。
学思并重:在治学方法上, 主张学思并重, 认为“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均衡发展:孔子教导学生, 重视德、智、体、美的均衡发展要求全面。
2孔子的天命观::敬鬼神而远之。相对于天命鬼神而言,孔子更注重人事,强调人的主观努力,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地位,具有现实意义。

孟子的思想主要是“仁政”,他是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简单说就是民本思想,把人民看作是国家政治的根本。(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1性善学说: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四心就是人类文化规范——仁、义、礼、智的萌芽和根本。
2理想人格:古时的伟人的思想品格人们都可以拥有,如“人皆可以为尧舜”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等等。
第4个回答  2012-01-03
孔子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也就是追求富贵不得损害社会秩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