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解质--:在水溶液或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
2.强电解质--:在水中或在熔融状态完全电离的电解质.
3.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不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即有一部分是分子形态存在的。这部分分子形态的电解质对溶液的导电性没有贡献。
4.电离度——弱电解质在溶液里达电离平衡时,已电离的电解质分数占总分子数(包括电离和未电离的)。电离度主要是针对弱电解质而言的,同种电解质的电离度,受温度,浓度等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温度越高,电离度越大,浓度越稀,电离度越大。因为电离过程是个平衡,温度升高和浓度减小,平衡都向电离的方向移,所以电离度就会变大,即溶液中电离的部分占总的比例就会变大。便是要注意的是,电离度增大,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却不一定增大。因为,对于浓溶液来说,随着溶液被稀释而浓度减小,电离度增大使得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的速度比溶液由于稀释而使得溶液中离子浓度减小的速度快,所以这时,离子浓度是随着电离度增大而增大的;可是,当溶液稀释到一定程度后,电离度增大所多出来离子的速度比溶液稀释造成的离子浓度减小的速度小,所以这时,溶液电离出来的离子总数目是增大了,可是离子的浓度却减小的,因为体积增大太多了。
有了这几个概念,这道题不就好解了吗。
A 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A中把水说成了乙醇,应该说,在水中可以完全电离的是电解质是强电解质。
B 的说法是错误的。上面解释电离度的时候已经讲的很明确了,当溶液稀释到一定程度,再稀释的话,电离度增大,这没错,溶液中离子的数目增多,这也没错,可是离子的浓度却是减小的。
选项C看似正确,实际是有问题的。为什么呢?从电离度的定义和影响因素可以看出,在同等条件下,电离度的大小可以用来表示弱电解质的强弱。可是,选项C,恰恰少了前面的一句,所以这就不对了,因为即使一种弱电解质在一定的条件下比另一种弱电解质的电离度大,也不一定比后者强,因为条件不同吗,就没法比较。
选项D是正确的选项。因为弱电解质的确是多为一些弱极性化合物(在这里极性强的物质是指,阴离子对应的原子得到电子的能力特别强,而阳离子对应的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非常强,所以它们结合后,共用的电子几乎是归前者完全所有的;而弱极性化合物,则是说明,阴离子对应的原子得到电子的能力和阳离子对应的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差不多,它们结合后,共用的电子确实是共用的),一般在溶于水时能电离(但电离度相对较小,即电离不完全),在熔融状态则不电离。这是正确的。
综上,要搞清楚了概念和影响因素,化学就不难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