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在校期间不宜创业吗?

如题所述

他们仍把大学看成是“私塾”,把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仍然理解为是对“四书五经”的背诵。以他们的标准,大学生只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搞创业就属大逆不道、不务正业了。上大学是“读书”,这没错。但“读书”的涵义和方式早已发生了变化并仍在继续发生变化。大学生需要博览群书,还需要有大量的时间从事实验、实习、实训和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对大学生而言,上图书馆是读书,上实验室同样是“读书”;在教室里是读书,到车间实习同样是“读书”;听教师讲解是读书,深入社会做调研同样是“读书”。创业是创办和经营企业的“实战”,是真刀真枪的实践,是真金白银的产出。从能力训练、经验积累、社会资本获得、理论实践结合的角度和层面去理解,谁能否定创业不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实习实训?谁能否定创业不是一种新的并且是同样有效的“读书”的方式?尤其是在培养应用性人才的高校,“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的时间安排原本就是五五开,也就是说在校大学生至少有一半时间要用于动手操作、实践训练。谁都知道职业技能、职业素养不是光读几本书就完事的,而是要有大量的动手操作和实践训练。可以说,实践是学习,甚至是更好的学习。目前大学生就业能力不强或者说就业待遇不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校期间有效的实践训练不够。培养就业人才,可以花一半时间用来实践训练,凭什么说培养创业人才就只能学理论而不能付诸实践呢?创业,说白了,就是为自己创设一个工作岗位,并没有那么神秘。要在这“岗位”上立足、谋生、发展,光靠读几本书、听几门课、考几次试也是不够的,同样需要有大量的实战训练。巴菲特说过:“你真的能向一条鱼解释在陆地上行走是怎么一回事吗?在陆地上行走一天的经验胜过一千年的空谈。同样,实际管理一家企业一天的实践胜过一千年的空谈。”没有训练,就不可能有创业能力的获得;没有实战,就不可能有创业的成功。要实施真正的创业教育,就必须鼓励大学生在校期间从事不是模拟而是实战的创业实践。遗憾的是,目前的大学创业教育,就是耍耍嘴皮子,动动笔杆子,纯粹的空谈。但就是这样误人子弟的“空谈”却被许多人理解为是大学的“正道”,是大学的应有状态,是值得肯定和倡导的“做学问”的方式。更让人遗憾的是,许多大学生连“空谈”都不会,上课“睡觉”,下课“游戏”,纯粹的瞎混鬼混浪费青春。许多人对此不闻不问,视而不见,对忙于创业的大学生却横竖不顺眼,吹毛求疵,横加指责。大学允许什么,倡导什么,批评什么,已到了黑白颠倒、是非混淆的地步!一个人只要充分利用时间,理论学习和创业实践是可以做到两全其美、彼此促进的。一个想成为企业家的学生,是有足够的时间既创业又读书的。一年中,不要说课余时间,就是节假日寒暑假加起来就要超过半年时间了。把节假日寒暑假利用起来创业,坚持三到四年,即可让自己成为一名有成就的“老板”了。实践表明,创业的学生遇到的问题更多,困难更大,更渴望得到书本知识,更渴望得到理论上的指导,因而真正创业的学生总是更要学,更想学,而且也往往学得更好。创业和读书不是矛盾的关系,而是相得益彰的关系。同样可以说,创业是学习,甚至是更好的学习。当然,鼓励在校大学生创业,并不是要每个大学生都去创业。人们没有要求玫瑰和紫罗兰散发出同样的芳香,人们也不应该要求每个大学生走同样的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