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鸟先飞 勤能补拙的事例

如题所述

1、司马光警枕励志

司马光是个贪玩贪睡的孩子,为此他没少受先生的责罚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谆谆教诲下,他决心改掉贪睡的坏毛病,为了早早起床,他睡觉前喝了满满一肚子水,结果早上没有被憋醒,却尿了床,于是聪明的司马光用园木头作了一个警枕。

早上一翻身,头滑落在床板上,自然惊醒,从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读书,坚持不懈,终于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写出了《资治通鉴》的大文豪。

2、陈平忍辱苦读书

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

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3、匡衡凿壁偷光

西汉时期,有一个特别有学问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时候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凿通了邻居文不识家的墙,借着偷来一缕烛光读书,终于感动了邻居文不识,在大家的帮助下,小匡衡学有所成。在汉元帝的时候,由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推荐,匡衡被封郎中,迁博士。

4、车胤囊萤照读

车胤,字武子,晋代南平(今湖北省公安市)人,从小家里一贫如洗,但读书却非常用功,车胤囊萤照读的故事,在历史上被传为美谈,激励着后世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囊萤照读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从我们要给大家讲的这个有趣的故事,你一定会明白。

5、梅兰芳

我国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梅兰芳曾说过:“我是个笨拙的学艺者,没有充分的天才,全凭苦学。”其实他说的一点不假。梅兰芳年轻的时候去拜师学戏,师傅说他长着一双死鱼眼睛,灰暗、呆滞,根本不是学戏的料,不肯收留他。

然而,天资欠缺不但没有使梅兰芳灰心、气馁,反而促使他变得更加勤奋了。他喂鸽子,每天仰望着天空,双眼紧跟着飞翔的鸽子,穷追不舍;他养金鱼,每天俯视水底,双眼紧跟着遨游的金鱼,寻踪觅影。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梅兰芳的眼睛终于变得闪闪生辉,含情脉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陈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匡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车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司马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梅兰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8-06
辛勤是才能的基础。俗话说,熟能生巧,勤能补拙。咱们的学生学习上不去,就怨自己脑子笨、基础差,认为反正也学不好。思想上一旦套上这样的枷锁,对学习就会丧失信心。俗话说:天才出于勤奋。人脑越用 越灵,人手越用越巧。事实证明,只要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即使原来基础差,也可以赶上去,获得良好的学习成绩。

我国著名数学家张广厚在少年时代刻苦学习的故事,会对大家有所启发。 张广厚上小学时,由于算术成绩特别差,因此,没考上初中,但他并不灰心,他相信只要勤奋学习,一定能克服知识上的缺陷,把学习搞上去。于是他仔细检查了自己学习上的毛病,特别是数学学不好的原因。经过几个月的苦练,他的学习成绩有了显著的改变,并以优秀的成绩考上了中学。在中学阶段,他的学习更加勤奋了,读完中学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最后在数学方面刻苦钻研,成了国际公认的大数学家。张广厚上小学连算术都考不及格,但以后却成为著名的数学家,这件事十分生动地说明了一个道理——勤能补拙。

童第周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生物学家、教育家、中国实验胚胎学研究的创始人之一。
童第周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也是国际知名的科学家。他从事实验胚胎学的研究近半个世纪,是我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创始人。
童第周出生在浙江省鄞县的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由于家境贫困,小时候一直跟父亲学习文化知识,直到17岁才迈入学校的大门。
读中学时,由于他基础差,学习十分吃力,第一学期末平均成绩才45分。学校令其退学或留级。在他的再三恳求下,校方同意他跟班试读一学期。
此后,他就与“路灯”常相伴:天蒙蒙亮,他在路灯下读外语;夜熄灯后,他在路灯下自修复习。功夫不负有心人,期末,他的平均成绩达到70多分,几何还得了100 分。这件事让他悟出了一个道理:别人能办到的事,我经过努力也能办到,世上没有天才,天才是用劳动换来的。之后,这也就成了他的座右铭。
没有电灯,他们就在阴暗的院子里利用天然光在显微镜下从事切割和分离卵子工作;没有培养胚胎的玻璃器皿,就用粗瓷陶酒杯代替,所用的显微解剖器只是一根自己拉的极细的玻璃丝;实验用的材料蛙卵都是自己从野外采来的。就在这简陋的“实验室”里,童第周和他的同事们完成了若干篇有关金鱼卵子发育能力和蛙胚纤毛运动机理分析的论文。
解放以后,童第周担任山东大学副校长的同时,研究了在生物进化中占重要地位的文昌鱼卵发育规律,取得了很大成绩。
到了晚年,他和美国坦普恩大学牛满江教授合作研究起细胞核和细胞质的相互关系,他们从鲫鱼的卵子细胞质内提取一种核酸,注射到金鱼的受精卵中,结果出现了一种既有金鱼性状又有鲫鱼性状的子代,这种金鱼的尾鳍由双尾变成了单尾。

梅兰芳年轻的时候去拜师学戏,师傅说他生着一双死鱼眼睛,灰暗,呆滞,根本不是学戏的材料,拒不收留.天资的欠缺没有使梅兰芳灰心,反而促使他更加勤奋.他餵鸽子,每天仰望长空,双眼紧跟着飞翔的鸽子,穷追不舍;他养金鱼,每天俯视水底,双眼紧随着遨游的金鱼,寻踪见影.后来,梅兰芳那双眼睛变得如一汪清澈的秋水,闪闪生辉,脉脉含情,终於成了著名的京戏大师.

闻名世界的大发明家爱迪生,上小学的时候被老师称为"智能低下的人",只上了三个月的学就被迫离开了学校.但他并不因此而丧失信心,反而以顽强的意志勤奋学习,最后终於成了举世闻名的大发明家.
类似由於勤奋而弥补了笨拙,甚至取得巨大成就的人,古往今来是举不胜举的.
由此可见,一个天资笨拙的人,只要勤勤恳恳,做到"人一能之已百之,人十能之已千之",就能变得聪明起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30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然他小时候的天赋却不高。有一天在家读书,对一篇文章重复不知道多少遍了,还在朗读,因为,他还没有背下来。这时候他家来了一个贼,潜伏在他的屋檐下,希望等读书人睡觉之后捞点好处。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见他睡觉,还是翻来复去地读那篇文章。贼人大怒,跳出来说,“这种水平读什么书?”然后将那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
贼人是很聪明,至少比曾先生要聪明,但是他只能成为贼,而曾先生却成为毛泽东主席都钦佩的人。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伟大的成功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3-11
宋朝的陈正之患有先天智力发育不良症,所以看上去傻头傻脑的。有一次,老师教大家学一篇几百字的文章,其他同学很快便会背了,而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认识了几十个字。许多内容浅显的文章,别的同学读几遍就能倒背如流了,他却读几十遍、几百遍都还是结结巴巴、吞吞吐吐的。就因为这样,他经常受到老师的教训、同学的讥笑,人们就给他起了一个外号——“陈傻子”。

  陈正之没有灰心,更不自暴自弃。他心里十分清楚自己笨,就想方设法,左思右想,想出了“以勤补拙”的好办法。在学习时,别人读一遍,他就读三遍四遍,甚至九遍十遍;别人用一个时辰读书,他就用上几个时辰埋头苦读。他坚持一句一句地读、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天天如此,从不间断。跟老师读《诗经》,他就一段一段地读,直到读懂为止。每学完一章,他又把整篇文章串起来读。白天读,夜晚读,一直读到全部弄懂,背下来为止。从此以后,老师、同学不再鄙视他,而是对他刮目相看了。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陈正之坚持不懈地努力,不仅博览群书,还养成了锲而不舍的好习惯,学问与日俱增。“有志者,事竟成”,陈正之终于成为我国宋代一位著名的博学之士,人们从此尊称他为“陈学者”。

图片
故事里的智慧

图片
图片
  勤,离不开劳。勤的基本要求是“习劳苦”。因此中国人把“勤”“劳”并称。勤要求人们事事耐得劳苦,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吃苦耐劳”。勤又表现为一种奋发精神,故后来又将“勤”“奋”并称。勤又与有恒、惜时等品质相联系。一个勤劳、勤奋的人,势必会珍惜时间,并做持之以恒的努力。“勤能补拙”“业精于勤”,勤奋可以弥补天资的不足,而天资却永远无法弥补懒惰的缺陷。一个天资不足的人,只要勤奋,勇于实践,敢于探索,就能滴水穿石,为社会做贡献。任何一件事情,都不是轻易就能取得成功的。我们必须丢掉幻想,力戒侥幸心理,做好吃苦的思想准备,兢兢业业,勤奋不懈。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惰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