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中可以表示相同意思的词

例如 表职场变动:迁,转,移,出,调
表率领:率,将,制
等等

我,余,吾
.讽、谏、谤、说、讥
.去、往、赴
疾、病、忧、患

  然

  ⑴用在词后,作词尾表示状态。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样子”。例:①虎见之,庞然大物也。②康肃忿然曰。③杂然相许,其妻疑曰。④夫子喟然叹曰。⑤而当日之情形憬然赴目。

  ⑵然而,但是。例:①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②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③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④然君之职分难明。⑤然群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⑥然是说也,余尤疑之。⑦然睹促织,隐中胸怀。⑧袁人大愤,然未有以报也。⑨观袁守虽得民,然自喜轻上。

  ⑶是的,对的。例:①然之。命李忠义帅突将三千为前驱。(然之:以之为然)②植然其言及圣门,门吏阻住。③吴广以为然。乃行卜。④成然之。早出暮归,提竹筒丝笼。⑤然,诚有百姓者。

  ⑷如此,这样。例:①遂开门纳众,及里城,亦然。②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③子墨子曰:“然,胡不己乎?”④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⑤惟博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之信然。⑥后这为人君者不然。⑦ 使之然也。⑧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⑨其去则然,其来则不然。⑩此亦不然矣。

  ⑸用在句末,“像......一样”。例: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然后」相当于现代汉语“然后”,“然后才”,表示承接。例: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⑵然后导以取保,出居于外。⑶否则三缢加别械,然后得死。⑷然后皇上与康先生之意始能稍通。⑸然后得一夕安寝。⑹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⑺然后以六合为家。⑻然后渡扬子江。⑼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⑽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11)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

  「然则」相当于现代汉语“既然这样,那么......”,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例:⑴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⑵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⑶然则成于下之得。⑷然则诸侯之地有限。⑸然则废衅钟与?⑹然则一羽之不举,不为用力焉。⑺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⑻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

  「然而」相当于现代汉语“(虽然)这样,可是......”。表示转折。例:⑴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⑵然而隐忍以行。⑶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者】

  (一)助词。
  1.指人、物、事、时、地等。“……的”,“……的(人、东西、事情)”。
  ①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触龙说赵太后》)
  ②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
  ①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
  ②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3.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
  ①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
  ②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黔之驴》)
  4.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
  ①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5.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6.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不必译出。
  ①近者奉辞伐罪。(《赤壁之战》)
  ②古者以天下为主,??汀?
  ③远者数世,近者及身。
  7.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
  ①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赤壁之战》)
  ②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语气词。
  1.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所
  ⑴处所,地方。例:①持童抵主人所。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③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④乐土乐土,爰得我所!⑤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⑥某所,而母立于兹。⑦此何所也?

  ⑵用在动词或者“介词+动词”之前,组成名词性词组,相当于“......的事、物”? “......的地方”、“......的人”等。例:①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②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③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④荆柯有所待,欲与俱。⑤此疾之所由生也。(所由生:产生的缘由。)

  「所以」

  ⑴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是用来......的"等。例:①吾知所以人距子矣,吾不言。②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⑵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例: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②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③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④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所谓」所说的。例:⑴郦道元所谓环水也。⑵此所谓战胜于朝廷。⑶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⑷汉高祖所谓“某业所就,孰与仲多”者,其逐利之情,不觉溢之于辞矣。

  「所在」

  ⑴到处。例:石之铿然有声音者,所在皆是也。

  ⑵所在之处,处所。例:①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②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③宫阙山陵之所在,去之茫茫。

  何
  ⑴什么。例:①子何而往?(何:凭什么。)②大铁椎,不知何许人。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⑵怎么样。例:①如太行、王屋何?②其如土石何?

  ⑶哪里。例:①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何往:到哪里。)②却看妻子悉何在。③豫州今欲何至?④何由知吾可也。

  ⑷多么。例:①水何澹澹,山岛竦峙。②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③作计何不量!

  ⑸为什么。例: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者二者之为,何哉?②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③安陵群不听寡人,何也?④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⑤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⑹怎么。例:①若为佣耕,何富贵也?②徐公何能及君也?

  ⑺作语助词相当于“啊”。例: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

  [8]何:通“呵”,喝问。例: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

  「何如」怎么样,怎样。例:①吾欲之南海,何如?②今日之事何如?③君谓皇上何如人也?④痛定思痛,痛何如哉!⑤求,尔何如?

  「何消」哪用得着。例:这自然,何消吩附。

  「何若」如何。怎样。例:此为何若人。

  「何尝」并非。例:你说的何尝不是。

  「何为」

  ⑴什么是。例:何为“护官符”?

  ⑵怎么会?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

  ⑶作什么。例:①客何为者?②敬杰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

  「何意」

  ⑴什么意思。例: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如何意?

  ⑵岂料,哪里料到。例: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何由」

  ⑴如何。例:长夜沾湿何由彻。

  ⑵什么原因。例:致之何由?由于疾病。

  ⑶从什么地方。例:何由知吾可也?

  「何乃」怎么能。例:何乃太区区!

  「何得」怎么能。例: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

  「何加」有什么益处。例:万钟于我何加焉!

  「何曾」有什么益处。例: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

  「何其」多么。例:何其衰也!

  (乃) 在文言文中常用作副词和代词。

  一、用作副词

  1.表示相承关系,相当于“就”、“于是”、“才”。例如:(1)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活板》)——打算印刷,就拿一个铁框子放在铁板上,(然后)才(在铁框子里)密密地排上字模。

  (2)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政事顺利,百姓和乐,许多(以前)废置的事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整岳阳楼。

  2.表示判断语气的,相当于“是”或“本来是”。例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应当立为国君的本来是公子扶苏。

  3.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却”、“竟”、“竟然”。例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桃花源中人)问(渔人)如今是哪朝哪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和晋了。

  二、用作代词“乃”用作第二人称代词,一般作定语,相当于“你”、“你的”。例如: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示儿》)——宋王朝的军队北伐收复中原的时候,祭祖时不要忘了告诉你的父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2-10
我,余,吾
.讽、谏、谤、说、讥
.去、往、赴
疾、病、忧、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