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三年级上第9课两首古诗及作者的有关资料

如题所述

夜书所见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叶绍翁 王维
萧萧梧叶送寒声, 独在异乡为异客,   
江上秋风动客情。 每逢佳节倍思亲。
知有儿童挑促织, 遥知兄弟登高处,
夜深篱落一灯明。 遍插茱萸少一人。
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靖逸,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丽水)叶氏。生卒年不详。
王维,字摩诘,原籍太原祁县(今属山西),父辈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0-11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因身在异乡,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写下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以直抒思乡之情起笔,而后笔峰一转,将思绪拉向故乡的亲人,遥想亲人按重阳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想念诗人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诗中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名句,打动了无数游子离人的思乡之心。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字摩诘,原籍太原祁县(今属山西),父辈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进士及第,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王维的诗明净清新,精美雅致,李杜之外,自成一家。王维又是杰出的画家,通晓音乐,善以乐理、画理、禅理融入诗歌创作之中。苏轼称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著名代表。他生于公元701年,死于761年,唐朝诗人,外号“诗佛”。今存诗400余首。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靖逸,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丽水)叶氏。生卒年不详。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如《游园不值》
第2个回答  2011-10-11
夜书所见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叶绍翁 王维
萧萧梧叶送寒声, 独在异乡为异客,   
江上秋风动客情。 每逢佳节倍思亲。
知有儿童挑促织, 遥知兄弟登高处,
夜深篱落一灯明。 遍插茱萸少一人。
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靖逸,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丽水)叶氏。生卒年不详。
王维,字摩诘,原籍太原祁县(今属山西),父辈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 回答者: 彩幻の梦 | 三级 | 2011-10-9 18:53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因身在异乡,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写下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以直抒思乡之情起笔,而后笔峰一转,将思绪拉向故乡的亲人,遥想亲人按重阳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想念诗人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诗中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名句,打动了无数游子离人的思乡之心。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字摩诘,原籍太原祁县(今属山西),父辈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进士及第,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王维的诗明净清新,精美雅致,李杜之外,自成一家。王维又是杰出的画家,通晓音乐,善以乐理、画理、禅理融入诗歌创作之中。苏轼称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著名代表。他生于公元701年,死于761年,唐朝诗人,外号“诗佛”。今存诗400余首。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靖逸,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丽水)叶氏。生卒年不详。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如《游园不值》
第3个回答  2011-10-21
叶绍翁:(生卒年不详) 字嗣宗,号靖逸,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叶氏。南宋诗人。他是江湖派诗人,诗以七言绝句最佳,写景抒情,字句精丽,长于白描。有的写江南水乡景色,颇饶风味;有的写田家的生活片断,平易含蓄,词淡意远,耐人寻味。《游园不值》最为著名,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叶绍翁的诗都收在诗集《靖逸小集》中。另外,他还著有《四朝闻见录》,其中杂叙南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轶事,颇有史料价值。

王维:(701—761) 字摩诘,太原祁(今属山西)人。其父迁居蒲州(今山西永济西)。盛唐诗坛上极负盛名的诗人。又因官至尚书右丞,所以人称王右丞。晚年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优闲生活。有《王右丞集》。

王维擅长各种诗体,尤以五言律诗和绝句著称。前期诗歌,富于进取精神,讥刺贵戚宦官,谴责纨绔子弟,反映边塞生活,抒写游侠意气,情调慷慨激昂,充满浪漫主义豪情。后期诗歌,因世途险恶,崇奉佛教,而以描写田园山水景物、表达闲情逸致、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为主。不过最能代表他艺术成就的还是山水田园诗。他的山水田园诗不但数量多,而且状物精细传神,语言清新凝练,色彩鲜明如画。与孟浩然齐名,称“王孟”。王维除诗作优美外,还擅图画,是当时著名画手,这种特长也增强了他诗歌的艺术魅力。宋代大诗人苏轼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说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所评极为精当。

重阳节: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在我国古代思想中,“六”为阴数,“九”为阳数,九月初九日正好是两个阳数相重,所以人们把它叫做“重阳”,也叫做“重九”。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汉初。汉初皇宫中,每年九月初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到了东汉时,民间又有了重阳登高的风俗,重阳节因此又叫“登高节”。之后,每逢农历九月初九,插茱萸、登高和饮菊花酒,便成了历代相传的风俗。

茱萸:是一种可以做中药的植物果实,《本草纲目》说它气味辛辣芳香,性温热,可以治寒驱毒。因为出产于吴地(今江浙一带)的茱萸质量最好,所以又叫吴茱萸,也叫越椒。古人认为佩带茱萸,可以辟邪去灾。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