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的先后称霸顺序

如题所述

春秋五霸采用《史记索隐》说法,即: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春秋五霸称霸顺序: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齐桓公—尊王攘夷: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齐桓公召集诸侯国在葵丘会盟,“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周王室也派人参加,正式承认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宋襄公—春秋大义:公元前650年至637年在位。齐桓公死后,齐国发生内乱,宋襄公率领卫国、曹国和邾国等四国人马打到齐国,齐人里应外合,拥立齐孝公,宋襄公因此声名鹊起。

    晋文公—制霸中原:公元前636年-前628年在位。晋文公请来周襄王,并召集齐、宋等国在践土(今河南广武)和诸侯会盟。史称:“践土会盟”。周天子策封晋文公为“侯伯”(诸侯之长),并赏赐他黑红两色弓箭,表示允许他有权自由征伐。晋文公正式成为霸主,开创了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

    秦穆公—称霸西戎:生卒于公元前682年—前621年。秦穆公达成秦晋联盟后,逐渐灭掉西方戎人所建立的国家12个(有说20个)。秦穆公对戎人的胜利,周王特加祝贺,并赐金鼓,希望他擂鼓继续向戎人进攻;周襄王时出兵攻打函谷关以西的国家,开辟国土千余里,因而周襄王任命他为西方诸侯之伯,遂称霸西戎,为日后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石。

    楚庄王—问鼎中原:公元前613—公元前591年在位。公元前598年,楚庄王率军在邲(今河南郑州)与晋军大战,打败晋军。中原各国背晋向楚,楚庄王开始成为中原霸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0-09
“春秋五霸”称霸先后顺序:齐桓公(公元前681年称霸)→宋襄公(公元前643年称霸)→晋文公(公元前632年称霸)→秦穆公(公元前623年称霸)→楚庄王(公元前597年称霸)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5-18
称霸顺序:
齐桓公:公元前685年~公元前643。
宋襄公:公元前650~公元前637。
晋文公:公元前636年~公元前628。
秦穆公:公元前659年~公元前621。
楚庄王:公元前613 年~公元前591。
拓展:
产生原因:春秋时期,天子衰,诸侯兴,周王室势力衰微,权威不再,已经无法有效控制天下诸侯。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天下,开启了激烈的争霸战争,相互之间合纵连横、东征西讨,前后共有数位诸侯依次成为霸。春秋五霸是春秋时期特定阶段的历史产物,此时的诸侯争霸战争,为之后的战国时期的兼并统一战争做了先期准备。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1-10-11
说法很多。我想正牌的五位霸主是 1 齐桓公,2 晋文公 ,3 楚庄王 ,4 吴王阖闾 ,5 越王勾践 ,都是强大到傲视天下 ! 也出现许多小霸主,比如最先强大郑庄公(东周初期,最先出现),连强大的齐国都追随着它东征西伐。 宋襄公(出现在齐桓公之后),也算小霸主,原因是其爵位高,讲仁义,视仁义高过生命,可是偏偏国家太弱,还没上位便被楚国拉下马。 还有个就是秦穆公(出现在晋文公后面),他只是在西戎称霸,中原的晋国与楚国还在大打南北拉锯战呢,中原没他的事,所以也只是位小霸主。
第4个回答  2011-10-09
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 秦穆公和楚庄王,我们现在也可以春秋五霸来指代当时的这五个国家(诸侯国),后来晋分为三国,就是燕赵韩,加上其他的4个国家,即为后来的战国七雄,最后被秦始皇一统,结束诸侯国的时代,希望能对你有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