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读记》的作者是,文章选自______

如题所述

作者:林海音,文章选自《城南旧事》。

选自:

1.《中国当代散文名家名篇赏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上海市语文书-六年级第一学期(试用本) 2008年版6月第四版(11.25元)

3.鄂教版语文教科书九年级下册选入(第一单元第一课)

扩展资料:

此文以“窃读”为线索,以放学后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的时间顺序和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读书两个场景的插入,细腻生动地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表现了“我”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文章的主干是一个故事,由两次“窃读”组成。第一次被老板发现,遭到拒绝。第二次是得到一个好心店员的理解,主动提供书本。如果仅仅写这样两个过程,文章有趣、动人程度也就很有限了。但是,文章采取了另外一种办法,显得十分动人,相当有趣。

林海音,女,(1918~2001),原名林含英。原籍台湾省苗栗县。 

林海音于1919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阪,不久即返台,当时台湾已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其父林焕父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小英子即在北京长大。曾先后就读于北京城南厂甸小学、北京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任《世界日报》记者。

不久与报社同事夏承楹结婚。1948年8月同丈夫带着三个孩子回到故乡台湾,任《国语日报》编辑。 

林海音2001年12月1日因中风、肺炎、败血症病并发在台北振兴医院病逝,享年83岁。

作者虽然是书香门第出身的知识分子,但她小说里的人物却不局限于这个狭小的范围之内。她关心广大的社会,擅长描写形形色色的社会众生相。

她小说里的人物大都是市民阶层的群相,而中心人物则是各种各样的妇女。她致力于刻画中国妇女的勤劳、贤达、温柔、善良的美德,更擅于表现她们心灵的桎梏和命运的悲剧。夸张一点说,她的每一篇小说都离不开妇女的悲剧。 

她的作品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和社会意义,对台湾文坛也有一定的影响。 全书在淡淡的忧伤中弥漫着浓浓的诗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窃读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1-19
作者林海音,选自《英子的心》(不是《城南旧事》!)
第2个回答  2016-10-25
窃读记选自什么
第3个回答  2015-11-05
题干不全,缺少条件不能作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