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通过古代诗歌知识(例如:平仄,对仗)来选择古诗中缺失的句子

如题所述

  律诗的平仄
  平仄,是律诗中最重要的因素。其规则一直应用到后代的词曲。我们讲诗词的格律,主要就是讲平仄。
  平仄是诗词格律的一个术语。所谓平仄,是就语言的声调而言的。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构成了汉语的声调。面高低、升降则是主要的因素。拿普通话的声调来说,共有四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阴平声是一个高平调(不升不降叫平);阳平声是一个中升调(不高不低叫中);上声是一个低升调(有时是低平调);去声是一个高降调。
  古代汉语也有四个声调,但和今天普通话的声调种类不完全一样。古代的四声是: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按照传统的说法,平声应该是一个中平调,上声应该是一个升调,去声应该是一个降调,入声应该是一个短调。有一首歌诀,名为《分四声法》:
  平声平道莫低昂,
  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
  入声短促急收藏。
  这种叙述虽然不够科学,但它也让我们知道了古代四声的大概。
  什么字归什么声调,在韵书中很清楚。我们应该特别注意的是“一字两读”的情况。有时候,一个字有两种意义(往往词性也不同),同时也有两种读音。详例不举,读者可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进行甄别。

  知道了什么是四声,平仄就好懂了。诗人们把四声分为平仄两大类,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上去入三声(仄,按字义解释就是不平的意思)。如果让这两类声调在诗词中交错着,那就能使声调多样化,而不至于单调。古人所谓的“声调铿锵”,虽然有许多讲究,但是平仄谐和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平仄在诗词中交错的规则大致可概括为两句话: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在对句中是对立的。这种平仄规则在律诗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一) 五律的平仄
  五言的平仄只有四个类型,而这四个类型可以构成两联。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由这两联的错综变化,可以构成五律的四种平仄格式。其实只有两种基本格式,其余两种不过是在基本格式的基础上稍有变化而已。
  1、仄起式
  中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
  中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
  另一式:
  中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
  中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
  2、平起式
  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
  中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
  中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另一式:
  平平仄仄平,中仄仄平平。
  中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
  中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二) 七律的平仄
  七律是五律的扩展,扩展的办法是在五字句的上面加一个两字的头。仄上加平,平上加仄。试看下面的对照表:
  1、平仄脚
  五言仄起仄收:OO仄仄平平仄
  七言平起仄收:平平仄仄平平仄
  2、仄平脚
  五言平起平收:OO平平仄仄平
  七言仄起平收:仄仄平平仄仄平
  3、仄仄脚
  五言平起仄收:OO平平平仄仄
  七言仄起仄收:仄仄平平平仄仄
  4、平平脚
  五言仄起平收:OO仄仄仄平平
  七言平起平收:平平仄仄仄平平
  因此,七律的平仄也只有四个类型,这四个类型也可以构成两联,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由这两联的平仄错综变化,可以构成七律的四种平仄格式。其实只有两种基本格式,其余两种不过在基本格式的基础上稍有变化而已。
  1、仄起式
  中仄平平仄仄平,中平中仄仄平平。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仄仄平。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仄仄平。
  另一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仄仄平。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仄仄平。
  2、平起式
  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仄仄平。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仄仄平。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
  另一式: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仄仄平。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仄仄平。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
  (三) “粘对”规则。
  律诗的平仄中有“粘对”的规则。所谓对,就是平对仄,仄对平。也就是上面所说的:在对句中,平仄是对立的。

  1、 五律的“对”,只有两副对联的形式,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2、七律的“对”,也只有两副对联的形式,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如果首句用韵,则首联的平仄就不是完全对立的(因为韵脚必须
  是平声韵。下同)。这样,
  五律的首联就成为:
  A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或者是:
  B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七律的首联就成为:
  A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或者是:
  B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所谓“粘”,就是平粘平,仄粘仄;后联出句第二字的平仄要
  跟前联对句的第二字相一致。也就是说,“第三句跟第二句相粘,第五句跟第四句相粘,第七句跟第六句相粘。”
  粘对的作用,是使声调多样化。如果不“对”,上下两句的平仄就雷同了;如果不“粘”,前后两联的平仄就又雷同了。违反了“粘”的规则,就叫“失粘”;违反了“对” 的规则,就叫“失对”。
  明白了“粘对”的道理,既可以帮助我们背诵平仄的歌诀(即格式),又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长律的平仄(不管长律有多长,也不过是依照“粘对”的规则来安排平仄罢了)。
  (四)孤平的避忌
  孤平是律诗(包括长律、律绝)的大忌!不仅在写律诗的时候要注意避免孤平,而且在词曲中有用到同类句子的时候,也注意避免孤平。
  在五言“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一字必须用平声,如果用了仄声字,就是犯了孤平。因为除了韵脚之外,就只剩一个平声字了。
  七言是五言的扩展。所以,在“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三字必须用平声,如果用了仄声字,也叫犯了孤平。
  有一种特定格式的平仄,与正常格式有些区别。虽然也很常见,但鉴于过多探究会影响我们学习的进度,在这里就不再详细说明。只大概地做些介绍,以便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律诗的全貌。在五言的“平平平仄仄”和七言的“仄仄平平平仄仄”句型中,可以分别使用另一个格式,就是“平平仄平仄”和“仄仄平平仄平仄”来代替。这种特定的平仄格式,习惯上用于第七句,而且一定要避免犯了“孤平”。
  (五)拗救
  凡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叫做“拗句”。前面一字用“拗”,后面必须有“救”。所谓“救”,就是补偿。比较常见的有三种情况,分别是“本句自救”、“对句相救”和“可救可不救”。
  一般来说,前面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后面应该在适当的位置上补偿一个平声。下面分别将这三种常见情况做一说明:
  1、“本句自救”。在该用“平平仄仄平”(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的地方,如果第一字(七言第三字)用了仄声,第三个(七言第五字)补偿一个平声,以免犯孤平。即换成“仄平平仄平”(七言“仄仄仄平平仄平”)。
  2、“对句相救”。 在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如果第四字(或者三四两字)用了仄声,就在对句的第三个字改用平声来补偿。这样就成了“中仄中仄仄,中平平仄平”。七言则成为“中平中仄中仄仄,中仄中平平仄平”。
  3、“可救可不救”。 在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如果第四字没有用仄声只是第三字用了仄声,而七言(平平仄仄平平仄)的第六字没有用仄声只是第五字用了仄声。这叫“半拗“,可救可不救。
  由此看来,律诗一般总是合律的。有些律诗看似不合律,其实是用了“拗救”,仍旧合律。这种拗救的做法,以唐诗较为常见。后来讲究音律的苏轼、陆游等也也精于此道。我们今天不必模仿,最好按照规定格式填写。
  关于律诗的平仄,相传有这样一个口诀,叫做“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是针对七律(包括七绝)来说的。意即第一、第三、第五字的平仄可以不拘,第二、第四、第六字的平仄必须分明。至于第七字,因为韵脚的格式所限,自然也是分明的。如果就五言律诗来讲,应是“一三不论,二四分明”。(这个口诀对初学者来说简单明了,可以帮助记忆。但它分析问题是不全面的,容易引起误解。所以,最好不用这个来学习格律)
  三、 律诗的对仗
  古代的仪仗队是两两相对的,这就是“对仗”这个术语的由来。
  诗词中的对偶,叫做对仗。所谓对偶,就是把同类的或对立的概念并列起来。对偶可以句中自对,也可以两句相对。一般讲的对偶,指的是后者。在对偶句中,前句叫“出句”,后句叫“对句”。
  对偶是一种修辞手法,它的作用是形成整齐的美。对偶的一般规则是“相同词性的词两两相对”。
  律诗中的对仗有它特定的规则:
  1、 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是相对的;
  2、 出句和对句同一位置的字不能重复。
  (一)对仗的种类
  词(指的是字或词组,非诗词之词)的分类是对仗的基础。按照
  律诗的对仗规则,概括起来,词大约可以分为以下九类:名词、动词
  形容词、副词、数词(数目词)、代词、虚词、颜色词和方位词。
  同类词互为对仗,应该特别注意几点:1、数目自成一类,“孤”、“半”、“单”、“双”等字也算是数目;2、颜色自成一类;3、方位自成一类,主要是“东、西、南、北”等字;4、不及物动词常跟形容词相对;5、连绵字只能跟连绵字相对,不同词性的连绵字一般也不能相对;6、专有名词只能与专有名词相对,比如人名对人名,地名对地名。
  名词中还可以细分为以下一些小类:天文、地理、时令、宫室、器皿、服饰、形体、植物、动物、人伦、人事等。
  (二)对仗的常规
  1、对仗的常规是“中两联对仗”。古人把律诗的第一、二句叫做首联,第三、四句叫做颔联,第五六句叫做颈联,第七八句叫做尾联。对仗一般用在颔联和颈联,即第三四句和第五六句。这就叫做中两联对仗。
  2、首联的对仗可用可不用。如果首联也用了对仗,实际上全诗便用了三联对仗。五律首联对仗的较多,七律则较少。主要原因是五律首句不入韵的多,七律首句不入韵的少。
  3、尾联一般是不对仗的,但也有少数的例外,最后两句一气可成,是一种流水对(详见下文)。
  4、律诗固然以“中两联对仗”为原则,但特殊情况下,也可以一联对仗。这种单联对仗的形式,常见的是用于颈联。
  5、长律中,只有尾联不用对仗,首联可用可不用,其余各联必须对仗。
  (三)对仗的讲究
  律诗的对仗,有许多规则与讲究,下面谈谈比较重要的和常见的几种。
  1、 工对
  ⑴凡同类的词相对,叫工对;
  ⑵同一小类的词相对,更是工对;
  ⑶句中自对而又两句相对,算是工对;
  ⑷在一对联中,只要多数字对得工整,就是工对。超过了这个限度,就不是工整了,而是纤巧。
  同义词相对,似工而实拙。“反对为优,正对为劣。”同义词相对自然比正对更劣。在一首诗里,偶然用一对同义词作对不要紧,多用就不合适了。如果出句与对句完全同义,或基本上同义,叫做“合掌”,则更是诗家大忌!
  2、 宽对
  宽对和工对之间有邻对,即邻近的事类相对。形式服从于内容,诗人不应该为了追求工对而损害了思想内容。如果需要,完全可以用宽对或者邻对。比如天文对时令,地理对宫室,颜色对方位,同义词对连绵字等等。
  更宽些的,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这些是最普遍的情况。
  再宽一点,就是半对半不对了。首联的对仗本来就可用可不用,所以,首联半对半不对当然是可以的,如果首句入韵,半对半不对的情况就更常见。颔联的对仗相对颈联没那么严格,因此,半对半不对在颔联中也是比较常见的。
  3、 借对
  如果一个词有两个(以上)的意义,在诗中用的是甲义,但是同时借用它的乙义来与另一词相为对仗,这就叫做借对。
  有时候,借对不是借义,而是借音。借音多见于颜色对,如借“篮”为“蓝”,借“皇”为“黄”,借“沧”为“苍”,借“珠”为“朱”借“清”为“青”等。
  4、 流水对
  对仗,一般是平行的两句话,它们各有独立性。但也有一种对仗是一句话分成两句说,出句独立起来没有意义,或者意义不完整。这叫流水对。上文中提到的是其形式,此处说明其含义。
  总之,律诗的对仗不像平仄那样严格,在写诗时运用对仗有更大的自由度。艺术修养较高和文学底蕴厚重的诗人,如果能够成功运用工整的对仗来更好地表达思想内容的话,当然更好。如果无原则地追求对仗的工整纤巧,就有些得不偿失,乏善可陈了。
  四、 律绝
  律绝跟律诗一样,用平声韵脚入韵,而且要依照律诗的平仄讲究粘对。
  下面,先将律绝的几种格式分别列举:
  (一) 五言律绝
  1、 仄起式
  中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
  另一式:
  中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
  2、 平起式
  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
  中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另一式:
  平平仄仄平,中仄仄平平。
  中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二) 七言律绝
  1、仄起式
  中仄平平仄仄平,中平中仄仄平平。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仄仄平。
  另一式: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仄仄平。
  2、平起式
  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仄仄平。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
  另一式: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仄仄平。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
  跟律诗一样,五言律绝首名以不入韵多见,七言律绝首句以入韵
  为常见;五言律绝以仄起为常见,七言律绝以平起为多见。
  律绝也必须依照韵书的韵部押韵,首句也允许用邻韵入韵。
  律绝也要避免孤平。
  律绝原则上可以不用对仗。如用对仗,常在首联。尾联也有用对仗的,但相对少见。首尾两联皆对仗,即通篇对仗的也很少见。
  律绝也可以用那种特定的格式,由于在前面律诗中对这种特定的格式未作详论,此处也应浅尝辄止,不作细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2-24
被楼上吓着了 - -!
古诗都是押韵的,一般颔联末句不押韵,首联、颈联、尾联末句都是押韵的···
然后再是看对仗、平仄,一般排在1、3、5的字可不论平仄,而排在2、4、6的字平仄要工整。
不过最好的辨别方法还是看词性,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等,这些说的都是律诗,比较简单。
如果不是律诗,那也可以根据情景来辨别如: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去和处在古文中都是一个韵母,可知两句都在末尾,松下问完童子后总不能接云深不知处吧···
第2个回答  2012-03-08
估计在百科中早就有详细介绍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