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该怎么办?

我是一名中专的学生.学校是读2年实习一年的,那时学校分配了一个工作.就开始上班了,现在都出来工作1年多了.因为某些原因把工作辞了.现在回去学校拿毕业证.好重新找工作.但是因为有一科没及格.所以要重新考了及格了过了才能拿到..但是我肯定考不过.因为那么久没摸过书了.没拿过笔了.而且看书也不晓得考什么地方..我该怎么啊..?

大学生就业难成了问题,学者和专家说是大学生“头脑还缺乏市场经济意识”,认为“大学毕业生树立‘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劳动最光荣’的就业观念,才是改变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办法。”官方则说“不要盲目夸大就业难度 ,大学生应自觉调整期望”。

恕我直言:我们现在思考问题太“现实”,眼光不深刻;许多专家、学者和领导者很不负责任。我认为不应该从大学生方面去找原因,这不是问题所在;问题在另一个方面,是一个需要最高领导人来解决的,关系于生产发展模式和教育之本的大问题。

为什么大学生就业难?

首先,根本的问题是,教育与生产相脱离。我国现在生产模式是“世界加工厂”,主要需要的是廉价劳动力的“血汗工人”和有经验的技工,是体力劳动者,而大学教育培养的是高价劳动力的脑力劳动者。

所以,要说“头脑还缺乏市场经济意识”,那不是大学生,而是指责大学生的专家、学者和领导者自己。但这不是我们认识问题的出发点,我们认识问题的出发点应当是:中国不应该是大学生供过于求,需要降低大学生的价值体现,而是要尽快改变我国的生产模式,使大学生的价值能够充分体现;使中国能够自主创新,发展生产。

党中央一再强调发展自主创新经济,但大学生就业难却成了问题,这种情况说明发展自主创新经济还没有落到实处,还是停留在文件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大学生就业的实际,可以检验党的发展方针。

第二,重要的问题是,教育之本是育人。教育产业化要“正义”,说法可以不改,但含义要矫正:教育产业化是为社会生产人才。那种为学校、校董和一些教授生产利润,应该叫做“教育资本化”;现在许多学校名曰“产业化”,实质资本化。教育改革要拨乱反正,要改变对学校乱扩大升级,对学生“广种薄收”的状况;要根据社会发展的进程需要,决定学校培育人才的结构,各专业的高、中、低人才要有比例。

第三是观念问题。中国是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国家。因此,中国的教育应当是“公有制为主体”,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教育不应该是个人的投资,而应当是社会对发展的投入,是一种社会积累。教育费用应当由国家、社会承担,从物质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为祖国、为社会“回报”而学习的思想观念。

教育费用由国家、社会承担之后,还缩小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劳动力的生产价值的个人差别。这不仅有现实的意义,而且有很深远的意义。

总之,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以及其他的问题,我认为很重要的是,我们现在要改变思想方法。

1、产业结构调整与高校人才模式的不协调

一个国家的产业的发展过程大致是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保持稳定,第三产业的必中不断上升过程。我国目前正处在产业结构调整的阶段,工业企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资本及技术密集型产业逐渐成为工业的主体。产业结构的调整会带来了经济的波动会导致经济主体对新岗位的需求及对原有岗位技能的新要求。由于大学培养的人才周期为四年,这就增加了毕业生就业时的风险。在产业调整导致的社会需求多样化的情况下,很多学生在就业时所面临的社会需求和四年前大不相同。另一方面,高校往往对社会的需求反应不敏感,这造成了学校在人才培养机制上难以和社会需求同步发展,从而形成学生的知识体系落后于社会需求的现象。总之,在传统部门就业基本饱和,高兴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程度有限的情况下,就业出现紧张局面是不可避免的。

2、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

二元经济结构是中国传统经济的产物,是中国经济的典型特征。其主要表现是城乡之间人口流动受到控制,城镇经济高速发展。目前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对就业产生了两方面的冲击。一方面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对城市的就业机会造成挤压。另一方面农村的经济发展潜力大,人口容量大,但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落后,经济长期处于缓慢发展状态,不经不能吸纳就业人口,反而对就业造成压力。如果不打破城乡二元分割体制,就无法实现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无法形成农村经济对就业人口的吸引力。就业人口的单方向流动,必将对城市就业状况造成巨大压力。

3、扩招政策

依据发展经济学家托达罗的观点,在政府可控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果不加限制的扩大中高等教育将会加大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农村人口的教育学历愈高,其向城市转移的预期收入就愈高,不加区别地发展教育事业,会加剧劳动力的迁移和城市失业。因而应当减少发展教育事业方面的过度投资,特别是在高等教育方面更应如此。
不可否认我国过去由于经济基础差,本科生教育的发展速度慢,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大学的扩招政策可以看做是高等教育的“补偿性发展”。但关键是如何补偿,从目前的本科生教育规模、教育质量和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的矛盾来看,现行的“补偿”是“过度补偿”,没有充分考虑到我国实际情况,实际上已经是一种超速发展。

4、高校教育环境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经济主要靠政府干预,高校培育人才也很少考虑市场的需求。在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逐渐显现出来。 高校的专业设置也应该根据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及时的调整。而实际上,由于办学惯性的影响,在招生与就业已经走上市场化的今天,一些高校的教学体制并没有从传统的计划经济的体制中走出来,其专业设置没有做到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核心的办学理念上来,从而造成了就业与需求脱节。另一方面,一些学校不顾自身实力盲目开设热门专业,造成培养的专业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够,从而造成学生毕业时的就业困难。第三,一些高校只注重考试成绩,而忽视课堂教学效果,造成一些本应该培养学生能力的课程,变成了理论课。讲课变成了照本宣科的说课的现象也很普遍。这些现象都是大学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这样也就加剧了大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较差,适应社会的时间延长等问题的程度。

(二)、内部因素—学生自身的原因

第一、大学生缺乏对自己的学业规划,往往对自己所学的课程缺少宏观的认识,和对专业核心课的重点掌握。难以结合自身条件培养一技之长。同时,大学生对自己社会角色定位不准确、普遍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发展方向、职业目标模糊,从而不能理性的面对就业问题。
第二、大学生对就业的高期望值是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对就业的高期望值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及其家庭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大学生就业方向应该是一些待遇好、体面的工作。另一方面我国的高等教育学费已经占到了比较富裕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87.46%,更是农村人居收入的2.5倍以上。高等教育俨然已经成为一种消费,这也必然会导致大学生就业时的高期望值。

二、大学生如何科学、理性的面对就业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在事物的发展变化中,内因起决定作用,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大学生要充分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挖掘自身潜力,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自信、从容的面对就业。
大学生在大学校园里成长、成才应基于两个基本点:第一,基于所学专业理论与科研能力的提高;第二,基于适应社会和市场挑战的竞争意识与实践精神的培养。
第一,基于所学专业理论与科研能力看的提高。它要求学生必须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基础理论掌握得扎实牢固,同时还要有意识的去钻研本学科某一领域的问题,提出自己观点。之所以提出这样的观点,是因为现在的大学教育是“通才”教育,是为了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这就涉及到一个“宏”与“专”的问题。我的看法是在“宏”的基础上进行“专”的培养。大学只注重“宏”的培养,事实上这是不利于学生顺利就业的。因为学生就业后所从事的都是某一具体领域的具体工作,而大学所学知识仅仅是让学生形成比较宽的知识面和基本概念,但要想从事具体工作还要继续学习,这无疑就延长了学生工作后创造价值的时间。“什么都懂一点,但又不能马上独立承担某一方面的工作。”这句话是对大多数毕业生的真实描绘。而所谓的“专”也就是我前面提到的“核心竞争力”,“人有我有,人无我有”是智者的谋略。当然在“专”的问题上还会涉及到选择研究方向的问题,有的同学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我所学的专业并不是我喜欢的,怎样去深入研究呢?”。这就要考虑到个人的兴趣、爱好的问题。我的意见是可以在保证本专业成绩合格的同时发挥自己的特长,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举个例子来说,我的一个朋友是学财务管理的,但他对网络营销十分的感兴趣,于是在课余时间学习了市场营销的知识,做网络营销方面的研究。他经营的个人博客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访问量达到了89万多人次,而且提出了“博客盈模式”和“个人媒体圈”的营销理念。这一观点被《新文化报》、新浪网、搜狐网等多家媒体报道,而求还凭借这个项目参加了“挑战中国”创业大赛全国108晋级赛。可见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一定要基于一定的学业基础,这个学业基础可以是学生所学的专业,也可以是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核心竞争力=学业+兴趣取向。二者必须统一不可偏废。
第二,基于适应社会和市场挑战的竞争意识与实践精神的培养。在复杂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仅仅是就业博弈中的一个棋子,如何在博弈中取得优势地位,获得就业与发展的机会,忧患意识显得尤为重要。市场经济下资源配置遵循价值规律的作用。优胜劣汰法则同样作用于大学生就业这一环节。大学生从走进校园的那一刻起,就应该为自己的学业和将来的职业做长远的考虑。不少大学生将自己“禁锢”在大学的环境里,人为地与社会中断接触,这样对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因为任何知识都要在实践中得到检验,而当今社会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如果学生不注重实践精神的培养,单纯的只凭借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去找工作,那么被淘汰的危险系数是非常高的。大学生只有心存竞争意识、忧患意识通过社会实践、社会实习不断的接触社会,将所学知识与社会实际需求结合,拓展自己的综合素质才能为将来融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积累成功的资本。
适应社会和市场挑战的竞争意识与实践精神的培养,需要从两个层次出发。第一,校园层次。学生在学校期间应该积极的参加社团活动,锻炼自己的组织、表达等方面的能力。这个时代已经不再是“好学生”时代了,仅仅凭着一张优异的成绩单必不一定能在求职中得胜。因为,如今企业关注的是你的加入能够给企业带来的效益的明显提高或企业价值的提升。对于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任何一个企业都不愿意为你适应企业的工作而花费时间和资金进行再次培养。所以对于从学校到社会这个角色转变的的成本,更多的需要学生自己来承担。谁的角色转变的成本小,谁能以最快的速度为企业带来效益,谁就能在求职就业中占有优势。如何来缩短适应社会的时间,减小角色转变的成本呢?笔者认为通过在校的学生活动培养自己多方面的能力及综合素质,这是最直接有效的途径。第二,社会、市场层次。今天,大学与市场的矛盾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突出。突出的矛盾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诱因。大学生需要为走出校园早做准备。社会、市场层次的竞争意识与实践精神的培养包括对所学专业的社会调查、与专业相关的实习经历,也包括前面提到的在保证本专业成绩合格的基础上对自己兴趣的问题所做的研究。通过这些活动及经历使大学生了解社会,逐步的适应社会环境。从而发现自己的专业和兴趣爱好在现实的社会条件下的取向,为最终确定自己的职业取向打下基础。同时,社会实践、实习经历本身也是对大学生适应能力和坚韧品质和思维方式转变的最好锻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10-31
你要努力加油,你不要还没有尝试就认为自己不行,你一定行的,首先,你可以认真复习,学习,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把这一科考好,培养足够的信心.如果实在不行那也不能气馁,要相信天下之大,一定可以有你干的事情.你工作了一年多,说明一定会有一些工作的经验,那么你不是一无所有,凭着这些经验和你勤劳的双手,难道你不能找到一个适合的工作吗?加油,要对自己有信心,你一定行的!!!
第2个回答  2007-10-31
找个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把自己先稳定下来,然后再去增加知识
第3个回答  2007-10-31
饭要一口口的吃,事要一件件的做。
现在既然决定要拿证,那么就一门心思把原来课程捡回来,才1年多而已。
我工作都10年多了,一样要去读本科——文凭者东西啊~~~
第4个回答  2007-10-31
努力学习,考试一定能通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