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是什么?

当今时代,我国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具体可概述为以下三个方面!1继往开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用于创新,实现中华名族的伟大复兴。3积极努力,为世界和平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事业作贡献!

   21世纪青年与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人类社会已经跨入了21世纪,21世纪是我们中华民族复兴的世纪,我们是生长在这个伟大时代的青年和大学生,幸逢盛世,既是无限幸福,值得羡慕的一代,又是责任重大、任务艰巨的一代。党的十六大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十八大提出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放在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我们党执政能力的主要任务之一。
在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样化和经济全球化是两大历史趋势,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世界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和平为主流的外部环境,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激烈竞争,新科技革命的浪潮,使中国面临着一次重大的机遇和前所未有的挑战。只有紧紧抓住机遇,沉着应对挑战,我国才能在新世纪实现经济发展、赶超先进国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1.关心国家大事,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正处于并且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邓小平同志曾告诫我们:“中国搞四个现代化,要老老实实地艰苦创业。我们穷,底子薄,教育、科学、文化都很落后,这就决定了我们还有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对此,江泽民同志也明确指出:“必须看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我国生产力和科教、教育水平还比较落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城乡越来二元经济结构还有改变,地区差距的趋势尚未扭转,贫困人口还为数不:人口总量继续增加,老龄人口比重上升,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我们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经济体制和其它方面的管理体制还不完善:民主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正是历史的需要,国家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
2.把握自身发展的机会,认识国家的发展机遇。世纪之交的年代,往往潜藏着巨大的历史机遇。比如,美国就是在19世纪和20世纪交替之时,抓住了机遇,用4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跨越式发展,从而成为当今世界头号强国。今天,我们中国也面临着20世纪和21世纪交替的年代,能不能抓住这个极好的机遇,也用大约40年的时间,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三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个重要战略机遇期。一、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我国有极大的可能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的国际环境和良好周边是可以实现,这有利于我国集中精力搞建设。二是从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来看,世界科技革命进程加快,我们可以抓住新科技革命产业化的环节,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实现跨越式发展。特别是我国已加入世贸组织,能够在更大程度上直接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这对我们利用世界先进技术、资金、市场和管理经验来加快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三是从国内来说,我国在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并取得了伟大成就的基础上跨进21世纪,历经探索,我们已经形成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采取了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分阶段有步骤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找到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责任已一步步落到我们年轻一代身上。我国要发展,就必须对外开放。而与外国人打交道,还得学会竞争,并且在竞争中努力取胜。
3.21世纪中国面临的严峻挑战。国际环境的挑战,知识经济的挑战,经济发展前景及社会就业的挑战,经济安全、金融安全和信息安全的挑战,增强科技能力的挑战、人口的压力与挑战,人才的压力与挑战,能源的压力与挑战,资源的压力与挑战,财富与分配的挑战,基础设施建设的挑战,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挑战等。具体包括综合国力竞争的挑战,新技术革命的挑战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加入世贸的挑战。
4.时代在召唤年轻人去坚定地履行新的历史使命——认真学习科学技术文化。我们大学生是青年中有较多机会接受现代科学技术教育的一部分人,是“科教兴国”战略的受益者,“科教兴国”已成为我国全民族的意志和共同目标,而高校又是“科教兴国”的主力军,肩负着为社会输送全面人才,为经济建设服务的重大责任。我们在受益的同时,也应是“科教兴国”的实践者和完成者,应当义不容辞地挑起振兴祖国科技事业、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的重担,从而成为祖国振兴的中坚力量。我们中国人已经错过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良机。我们必须把学会自己培养政治和业务全面发展的人,在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衡量标准,不仅要看其智力因素即知识水平,更要看德育的种种表现。“德”的标准是很宽泛而实在的。但真正佩称为人才的,至少首先是一个合格的公民,必须遵守国家法律,履行基本的社会道德。 当代大学生,只有努力使自己成才,将来才能服务于社会,贡献于社会,这是我们成才的根本方向和既定要求。一个人道德品质不好,与社会格格不入,他的智商再高,也很难对社会做出贡献。
因而我们当代大学生必须深刻地认识到我国的基本国情,历史机遇和严峻的挑战,认识自己的不足和落后,才能奋起直追,实事求是地行使我们的历史使命。“五四”时期,青年学生们纷纷将“救国、救民”作为自己的最高使命,如今爱国的表现已不再是救国,而是兴国、强国。当代生产力对科学技术的依赖越来越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国家间的较量日益转向科技创新能力的制衡,一个国家的技术单凭模仿、引进已不能保证经济的真正优势,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我们理应担负起振兴祖国科技事业的历史重任,努力使我国尽早地屹立于世界强盛民族之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3-04
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与成材目标摘 要:本文简要论述了大学生肩负的历史使命以及应确立的成材目标。关键词:大学生;历史使命;成材目标 大学生是中国青年中的优秀群体。他们的成长成材,影响和决定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明确大学生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成材目标,是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1 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是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近代,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和软弱,中华民族遭受了不尽的屈辱。新中国成立后,中华民族重新站立起来,开始了社会主义的实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华民族勇敢而自信地面对国际竞争,为实现祖国的繁荣和富强而努力奋斗着。这就是大学生所处的历史时代,他们义不容辞地承担着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具体说包括以下五点:1.1 担负着继往开来的重任大学生是继往开来的一代。所谓继往就是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文化,继承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所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所谓开来,就是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逐步摆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发达状态,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这样的历史进程,至少需要百年的历史,它需要几代,十几代人的不懈奋斗,而重任自然落在一代代青年大学生身上。1. 2 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当今科技的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速度。以激光技术为例, 1958年,激光产生的原理尚是一篇论文。两年之后,美国得到了世界第一束人造激光。几年后,激光技术被广泛应用并大显身手,从精细的眼科手术到摧毁洲际导弹,从传送图像到获得全身摄影,速度之快令人始料不及。有人做过这样的分析,近30年来,人类所取得科技成果,比过去的2000年的总和还要多。有人预测到2003年,人类的科学技术知识大概要在现在的基础上翻一番;到2020年将比现在增加3~4倍;到2050年将是现在的5倍。科技应用于生产的周期越来越短,也就是说经济发展中科技的成分逐渐增加,科技已成为第一生产力。目前,以生物、信息、材料等为先导的新技术革命正在全面展开。大学生是掌握先进的科技文化的群体,他们具有抢占科技“制高点”的能力。谁率先抢占了科技发展的“制高点”,谁就抓住了机遇,就能在竞争中掌握主动,就能迅速地发展。新的科技革命,为各国家各民族的发展提供了机会,也提出了挑战。因此,大学生必须敏于关注世界新科技发展动态,结合专业特长,在新的技术革命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力争站在科技发展的前沿。1.3 扩大中国对外开放的成果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也不能忽视中国的存在和影响。中国自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逐渐打开国门,通过改革开放走向世界,世界也由此走进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成功地引进了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建立了一批经济特区,扩大了对外贸易,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践证明了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对外开放已成为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大学生将以其掌握的先进文化和知识,成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成果的主力军。他们可以通过对外的文化交流、科技合作等形式,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将人类发展中的先进成果引入中国,也将中国介绍给世界,使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1.4 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者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已被世界人民所认同。可持续发展对于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十分贫乏的中国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归根结底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公民素质的提高,这就决定了大学生是我们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力量。因此,大学生要认真学习可持续发展的有关理论和方法,结合自己的专业,为最大限度地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及协同发展献计献策。1.5 做改革的先行者改革是我们在社会主义事业进程中,遇到问题和挫折时,进行的自我修正,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举措。综观历史,青年学生历来是改革的先行者,他们对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有极大的热情,但由于经验不足也会出现良莠不分的情况。因此,青年大学生首先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沿着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前进。其次,要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利用社会实践等形式,积极投入到经济建设中去,为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和实施经济的持续发展战略尽智尽力。2 大学生的成材目标和要求从根本上讲,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问题,如政治发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6-12 21:55
展、经济发展、科技和教育发展等,都是人的全面发展这一主题在不同领域、不同层面上的展开。因此,全方位地提高自身的素质,是大学生成材的关键。大学生成材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2.1 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是大学生成长成材的第一要素,要求大学生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其次,要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把强烈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情操转化为自己的行动,真正树立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以“为人民服务”为内核、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最后,大学生要不断加强自身的政治修养,通过自我批评和自我反省等方式,自觉抵制和消除各种错误思想的干扰。2.2 高层次的科学文化素质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包括基础文化素质和专业文化素质两大方面。基础文化素质的基本要求是,扎实地掌握数、理、化、中文、外语、计算机、写作等基础文化知识;专业文化素质的具体要求是,懂得本专业的基础理论,了解其发展动向。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获得主要通过学习,要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而学习的目的,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要有刻苦学习的毅力和虚心的学习风格。2.3 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德智皆寄于体,无体即无德智。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必须有强健的体魄,这是工作之本。此外,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即坚强的意志毅力、和谐的人格、乐观积极的态度、奋发进取的精神及承受挫折的能力等等。健康的身心素质首先来源于对健康新概念的认识,还要有正确的锻炼方法,遇到问题,要积极进行咨询,并按要求进行治疗或校正。总之,大学生应成为21世纪所要求的,在思想、道德、文化、身心素质得到全面发展的人才。

希望对您有帮助哈~~
第2个回答  2019-01-22
维护社会稳定,保卫国家安全,保证人命安居乐业~哈哈,藐视,这是武警的使命~~大学生嘛,就是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吧
第3个回答  2019-01-09
当代大学生承担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第4个回答  2019-08-13
(1)继往开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勇于创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积极努力,为世界和平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做贡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