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端午节要撞鸡蛋

如题所述

端午节吃蛋是传统习俗,每年大人都会制作一个“蛋兜”,装上熟鸡蛋,挂在孩子的脖子上出去玩耍。蛋兜的样子像一个小网兜。孩子们会选择一个看起来皮厚一些的鸡蛋,用看起来比较结实的一头去撞其他小伙伴的熟鸡蛋,先被撞破蛋壳的一方算输。民间传说吃蛋可以增强心气,因为蛋的形状像心,民间普遍认为吃了鸡蛋可以使心气精神不亏损。端午节吃蛋一方面是为了祈求吉祥,希望一年不生病,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改善生活。
关于端午吃蛋的民俗,民间流传着一段传说:很久以前,天上有个瘟神,每年端午都会来到人间传播疾病,受害者多为孩子,轻则发烧厌食,重则卧床不起。母亲们对此非常担忧,纷纷到女娲娘娘庙烧香祈祷,求她保护后代。女娲得知此事后,找到瘟神告诉他:“我的嫡亲孩儿,你不得伤害。”瘟神知道女娲法力强大,不敢违背,就问:“不知娘娘下界有多少嫡亲孩儿?”女娲微笑回答:“我的孩儿众多,这样吧,每年端午这天,让我的嫡亲孩儿在衣襟前挂上一个蛋袋,挂有蛋袋的孩儿,你不得胡来。”这年端午,瘟神又下界,只见孩子们胸前都挂着一个小网袋,里面装有煮熟的咸蛋。瘟神以为都是女娲的孩子,所以不敢动手害人。这样,端午吃蛋的习俗逐渐流传开来。
扩展资料:
1. 茶蛋:江西西南昌地区,端午节要煮茶蛋和盐水蛋吃。蛋有鸡蛋、鸭蛋、鹅蛋。蛋壳涂上红色,用五颜六色的网袋装着,挂在小孩子的脖子上,寓意着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无事。
2. 盐蛋:据说,在煮粽子的锅里同时煮些鸡蛋、鸭蛋、鹅蛋,吃过蘸糖的甜粽之后,再吃蘸盐的蛋“压顶”,这样就能一夏天不生疮;把粽子锅里煮的鸭蛋、鹅蛋放在正午时阳光下晒一会儿再吃,可以整个夏天不头痛。
3. 蒜蛋:河南、浙江等省农村每逢端午节这天,家里的主妇起得特别早,将事先准备好的大蒜和鸡蛋放在一起煮,供一家人早餐食用。有的地方,还在煮大蒜和鸡蛋时放几片艾叶。早餐食大蒜、鸡蛋、烙油馍,这种食法据说可避“五毒”,有益健康。
4. 白煮蛋:端午早晨,东北一带是由长者将煮熟的鸡鸭鹅蛋放在儿童的肚皮上滚动,然后剥皮让儿童吃下。妈妈、奶奶还会拿温热的鸡蛋在小孩小肚子上滚几滚,边做边说“一年不会肚子痛”一类的话。在这一天,出嫁了的姑姑也会给侄子送来煮熟的鸡蛋,送来一年的祝福。
5. 咸鸭蛋:端午节吃咸鸭蛋也是一大习俗,俗话有云:“要吃咸蛋粽,才把寒意送。”因为端午节过后预示着炎热的夏天来临,动植物生命活动进入旺盛阶段,再加上气候潮湿,病虫细菌活跃,容易引发众多疾病。端午节吃咸鸭蛋,可以祛毒,利于保持身体健康。
6. 皮蛋:端午节除了盐蛋,武汉人还喜欢吃皮蛋。皮蛋的原材料可以是鸡蛋、鸭蛋、鹌鹑蛋等,成品以有松花的松花蛋为佳。在东南沿海地区,端午节这天,还有“立蛋”的习俗:在端午这一天正午12点试着把鸡蛋立起来,据说立蛋成功时许下的心愿一定会实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