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宣宗屡次谦让二弟朱高煦,为什么最后却将二弟烤死了呢?

如题所述

朱高煦,明成祖朱棣的第二个儿子。一生都在觊觎皇位,幻想终将一日会龙袍加身,坐北朝南,拥有天下。朱高煦“强力善骑射”,作战还算勇猛,对明朝有功,尤其是在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屡次救朱棣于危难之中,深受朱棣赏识。

建文二年,燕王朱棣与李景隆所部在白沟河展开殊死搏杀。朱棣势弱兵败,大将张玉为保护他撤退,力战至死。朱棣身陷重围,眼看即将被俘。霎时,朱高煦率军及时赶到,数次冲杀,奋死救出朱棣。

此役,在朱棣的靖难之役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经此一战,朱棣成功扭转战局,吹响了反攻的号角。朱高煦在此战中立下奇功。建文四年,朱棣又一次在浦子口被建文帝打败,再次面临绝境。千钧一发之际,朱高煦单骑杀到,朱棣如释重负:“吾力竭矣,儿当鼓勇再战。”于是,朱高煦亲率援军,杀出重围,大破朱允炆的军队。朱棣虎口逃生,对朱高煦的救驾之功大加封赏,封朱高煦为云南汉王。

还曾私下对他说:“世子屡病,尔自当勤勉!”这相当于告诉朱高煦,东宫储君迟早是你的。《明史》载:“帝起兵时,次子高煦从战有功,许以为太子。”但朱高煦居功自傲,桀骜不驯。他受封,但不去封地。朱棣授朱高煦为汉王后,他打死都不去,“我何罪,处我荒徼?”认为云南是蛮荒之地,“我堂堂太祖之后,怎可入此蛮夷之境?”

朱棣没辙,只好给他换个地方,把他的封地改到青州。朱高煦依然耍赖:“我何罪,处我瘠土?”其实,朱高煦之所以不去封地,是他惦记着太子之位,与封地无关。朱高煦还擅养死士三千,到处为非作歹。因手下士兵掠人财物,他甚至亲手斩杀大将徐野驴。他还常对旁人炫耀:“靖难之战,非我死力,燕之为燕未可知。”

朱棣忍无可忍,为平民愤,只得削其王位,下狱囚禁。太子朱高炽仁慈,多次上奏朱棣赦免朱高煦。于是在永乐十五年,朱棣将朱高煦迁往乐安。至此,朱高煦由准太子变为藩王,再被贬为庶人,而后侥幸保住藩王封号。但朱高煦并未吸取教训。在宣宗时期,他野心毕露,对皇位的渴求几近疯狂。首先,他派人伏杀朱瞻基。洪熙元年,明仁宗朱高炽病逝,太子朱瞻基回宫继位。

朱高煦于半路埋伏杀手,欲伏击朱瞻基,但因走漏风声,计划失败。朱瞻基登基后,不但没有降罪,反而厚赏与他。意思是说,都是一家人,适可而止就得了。但朱高煦终究控制不住自己那颗贪婪的心,最终还是反了。宣德元年,朱高煦联合靳荣,高举反旗,向他一生梦寐以求的皇位发起了最后的冲锋。宣宗朱瞻基得信后,长叹一声:“皇叔终于还是反了!”于是御驾亲征。平叛大军抵达乐安后,朱瞻基对他的皇叔可算仁至义尽,两次传信于朱高煦。只要他缴械投降,可既往不咎。

朱高煦迫于压力,不顾手下劝阻,秘密从小路出城,投降宣宗。宣宗带着朱高煦,班师回朝。朝臣群情激愤,纷纷上奏处死朱高煦,但宣宗只是派于谦在殿前责骂了朱高煦,随后将其羁押。忽一日,宣宗想起前往狱中探望他的皇叔。此时的朱高煦不知是被关傻了,还是脑袋被驴踢了,居然伸脚绊倒了宣宗。宣宗大怒,新仇旧恨涌上心头,命人将朱高煦倒扣在数百斤的铜缸里,周围堆放木炭,将朱高煦活活烤死。最终,朱高煦尸骨无存,灰飞烟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