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原创命题背景材料怎么找

如题所述

问答题审问技巧1、要弄清试题的设问对所考查的知识范围的限定。2、要弄清试题设问所规定的试题的类型试题的类型不同,组织答案的方式或一般格式便不同。【例】航天界专家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在经过前四次无人飞船的试验后,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但这仅仅是载人航天的第一步。在此之后,我国再发射载人飞船,会将飞船的一个太空舱留在太空轨道,使之成为空间实验室;通过多次发射,多个太空舱在太空对接,便可以形成真正的空间站;再向前发展,中国人探测月球甚至火星,也将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回答: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的?(10分)【参考答案】①前几次无人飞船实验是“神舟”七号成功发射的前提和基础。②“神舟”七号是在前几次无人飞船实验基础上引起的质变。③从“神舟”七号到空间实验室,再到空间站、探测月球等,是在新质基础上不断量变、质变的过程。【解析】“×××(这是材料)是如何体现×××(这是试题要考查的理论)的”,这是近年来高考文综试题中常见的一种类型题,这种类型题的答案的每个要点应当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材料(对材料要加以概括,而不能一味的抄材料),二是理论,实现材料与理论的有机对接或一一对应,既不能仅仅回答理论,也不能理论与材料两张皮(先罗列理论后罗列材料,或反之)。在【例3】的答案的每一个要点中,前部是对材料的概括,后部是量变和质变的关系理论,组织答案的思路、格式特点鲜明。3、要弄清试题设问的角度一般说来,政治试题的设问角度有三种: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4、要弄清试题设问规定的认识对象这里应当包含两层含义:在多个认识对象的情况下,不能遗漏了试题设问所给出的认识对象;在单一认识对象的情况下,则要认真解读该认识对象本身的结构。第一,准确解读出试题设问所给出的全部认识对象,不能有遗漏。能否做到这一点直接决定着考生组织答案的完整性,如果遗漏了试题设问规定的认识对象,那么,考生组织的答案就必定残缺不全,或者答案组织没有逻辑性。【例】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发展农村经济,党和政府根据农村实际推行了包括家庭承包制、科技兴农及减免农业税等一系列兴农富民的政策。试分析这些政策的哲学依据。(12分)【参考答案】①30多年来,党和政府根据中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实际情况,提出并实施一系列改革措施,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根据我国农村生产力落后而公有制程度过高的情况,进行生产关系改革,实行家庭承包制,体现了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规律的深刻认识。③振兴农业,不仅要靠政策,还要靠科技,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原理。④生产力的发展最终要体现在人民利益的满足上,减免农业税体现了“以人为本”、利为民所谋的价值追求。【解析】“这些政策”是试题的设问所规定的认识对象,从试题可以看出:家庭承包制、科技兴农、减免农业税,都是这些政策的内涵,是试题的设问所规定的认识对象,这些是显性的。但是“这些政策”的另一个隐性的内涵是:“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发展农村经济,党和政府根据农村实际推行了”“一系列兴农富民的政策”。其中“根据农村实际”体现的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道理,“改革开放以来”是一个时间概念,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实施了“一系列兴农富民的政策”,则显然是因时而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的体现,这样参考答案的①便自然生成了。许多考生在解读试题的设问时没有准确的把握、甚至根本没有把握这个认识对象,结果用大量的篇幅回答认识的发展,根本没有这个要点。从试题的参考答案看,②对应“家庭承包制”,③对应“科技兴农”,④对应“减免农业税”。四个圈基本上对应四个认识对象,答案具有很强的逻辑性。第二,准确解读试题设问规定的认识对象本身的结构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只要能够把试题设问规定的认识对象本身的结构认识清楚,然后按图索骥,就可以找到答案,而不需要认真解读试题给出的材料或情景。【例】:2009年夏季,北京等地为缓解当地旱情,采用了许多人工增雨的措施,明显增加了降水。试分析“人工增雨”体现的哲学道理。(8分)【参考答案】①事物运动是有客观规律的。②人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解析】试题设问规定的认识对象是“人工增雨”,只要认真分析这个认识的对象,就可以发现解答问题的思路和角度(这符合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则),“人工增雨”体现的哲学道理,自然蕴涵于“人工增雨”之中。“人工”是讲人的作用,用哲学语言表达即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增雨”既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的目的和动机(这体现了人们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也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效果。由此,我们就不难看出这样三条哲学道理:①人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②事物运动是有客观规律的。③有意识的利用和改造自然是人的本质能力的体现。其中后两点是从唯物论角度说的。5、要弄清试题设问所规定的行为主体同样的事情,行为的主体不同,行为的方式、依据便不同,试题的答案也会不同,因此,不能弄清试题设问所规定的行为主体,组织的答案就可能南辕北辙。【例1】目前我国农民工已突破1亿人,农民工工资被拖欠、工伤事故多、超时加班、子女就学难等问题已引起社会关注,请你就“怎样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提出三条建议。【参考答案】可从以下方面提出建议: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和监督检查力度,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增强用人单位的法制意识和道德素质;提高农民工自身的维权意识等等。(言之成理,酌情给分)【例2】2009年以来,东南沿海地区的“民工荒”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一大焦点,理论界指出,这是大量非公有制中小企业长期漠视农民工权益的一种“报应”。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9年9月8日发布的《关于民工短缺的调查报告》显示:工资待遇长期徘徊、劳工权益缺乏保障是导致民工短缺的主要原因。结合材料三,试从职工和企业两个方面,说明如何维护和保障非公有制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参考答案】根据材料,从非公有制企业员工看,劳动者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1分)第一,要珍惜自己的权利,不管受雇于谁,都没有改变国家主人翁的地位,都受国家法律保护。第二,要敢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权益受损应当敢于依法到有关部门申诉1分)从非公有制企业自身看:应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与职工签订规范的劳动合同,依法按时足额支付职工工资,工资标准、加工工资标准以及用工时间等必须符合规定;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参加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要保障职工依法参加和组建工会的权利;要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法,营造安全良好的用工环境和劳动保护条件等。(3分)(以上答案的四层涵义只需要回答3层就可以得3分。若考生的答案超出参考答案的范围,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但本小点最高不能超过3分)【解析】这两个题都是如何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答案却有很大的差别,这除了试题给出的材料有差异外,很重要的原因是行为的主体不同:【例1】的行为主体较宽泛,包括国家(立法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也包括企业和农民工自身,而【例2】的行为主体则被限定为企业和职工(农民工)。6、要弄清试题设问标注的分数试题的设问本身规定了命题对考生的要求,而试题设问标注的分数同样是命题对考生的要求,它所规定的是试题对考生组织答案的详略以及答案格式的要求。因此,同样的类型题,在不同的分数下,组织答案会有较大的差别。【例12】:根据材料回答问题表1我国农民收入来源及构成(单位:元/人)图表略注:技术性统计误差有四舍五入造成根据表1简要说明农民收入结构变化的状况。(3分)【解析】如果我们仅仅从试题的设问看,这个小题的答案中至少应包含这样一些内容:①农民收入结构的变化是什么,或者说有哪些变化。②农民收入结构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如果按这个思路解答本题,那么,答案的规模必定是较大的,但从设问的分数看,本题的答案不会是很长的,这样考生就可以断定,本小题只需要回答出农民收入结构的变化是什么,或者说有哪些变化即可,而不需要对这些变化作说明(尽管试题的设问中有“简要说明”的要求)。从设问类型上看,这个题与例8相似,但从答案的组织看两题很不同,例8答案的每个要点中不仅回答出哲学依据是什么,而且还用材料加以分析或印证,因为,仅仅指出或罗列哲学理论是不能拿到12分的。注:这是我的复习笔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