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应该常备的药品有哪些?

如题所述

1、感冒药:

可备酚麻美敏片、维C银翘片。感冒是自限性疾病,一般不用药物治疗,多休息、多喝热水也可以自愈,但服药可缓解症状,所以口服感冒药通常是家庭药箱的常见成员。

2、解热镇痛药:

常见的有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芬片。该类药物主要用于缓解感冒后发热、头痛、关节痛等症状。

3、止咳化痰药:

可备氢溴酸右美沙芬片、蛇胆川贝枇杷膏;化痰药物可以选择盐酸氨溴索片、乙酰半胱氨酸颗粒等。




4、止泻药:

可备口服补液盐散、蒙脱石散。前者能预防和纠正腹泻导致的脱水;后者是高效消化道黏膜保护剂,具有改善肠道的吸收和分泌功能,能有效阻止病原微生物的攻击。

5、助消化药:

如多酶片、健胃消食片等。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第一,根据家庭人员的组成和健康状况备药,注意老人、小孩与孕妇的用药;严禁混入家庭成员过敏的药物。

第二,选择不良反应较少的非处方药(OTC药)。

第三,选择疗效稳定、用法简单的药物,如口服药、外用药等。

第四,选择常见病、多发病用药。家庭备药一般只是作为应急或方便,无需面面俱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家庭常备药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4-03

1、日常治疗感冒药物,可以选择酚麻美敏片,维C银翘片等,有小孩的家庭可以备用一些小儿感冒药,比如愈酚伪麻口服溶液、健儿清解液等。如果出现发热,建议选用解热镇痛类药物,比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制剂等,也可选择蒲地蓝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柴黄颗粒等清热解毒的中成药。

2、如果呼吸道感染诱发咳嗽,可以选用急支糖浆、川贝枇杷膏等止咳化痰药物。如果是儿童咳嗽,可以备用氨溴特罗口服液、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等儿童用药。

3、为缓解腹胀等症状,可以选择吗丁啉、多酶片等常用药物,也可选用保和丸、健胃消食片、大山楂丸等中成药。对于便秘的患者,可以备用麻仁丸来进行润肠通便;如果是儿童,可以备用王氏保赤丸或乳果糖。如果腹泻,可以选用益生菌制剂调节肠道的微生态环境,蒙脱石散止泻保护胃肠道粘膜。如果是夏天受凉引起的腹泻,可以选用藿香正气液等中成药。如果家中孩子消化不好、容易积食,可以选择四磨汤口服液等中成药。

4、如果是过敏引起的荨麻疹,或是突发过敏症状,家中常备的抗过敏药物可以选用氯雷他定或西替利嗪,但如果过敏症状用药后没有缓解,或是既往曾发生过严重的过敏反应,或是家族有严重过敏反应史,建议及时前往就近医院就诊。如果是小年龄婴儿使用抗过敏药物,需征询专业医师的意见。

5、建议家庭常备体温计以备怀疑发热时测量体温。家中有小孩子容易磕碰,可以常备冰袋以冰敷,并备用创可贴,无菌棉签,无菌纱布,医用胶布,75%消毒酒精,安尔碘等常用工具和消毒药物。

扩展资料:

在选择药物时尽量选择不良反应较少的非处方药,以疗效稳定,用法简单的药物为宜。用药时需谨慎,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除此之外,还要根据不同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在专科医师的建议下准备一些特殊药物。

关于药物储存,有的药物储存条件特殊,比如需要放冰箱保鲜层,建议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存储,切勿大量存储药物。注意将药物放置在儿童够不到的地方,避免儿童误服。建议药物分类放置,避免在紧急情况下出现“用错药”的状况。

参考资料:人民网-家庭药箱放什么?这些常备药物你需要知道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3-31

1、感冒药。通常,口服感冒药是家庭药箱的常见成员,可备酚麻美敏片、维C银翘片。感冒是自限性疾病,一般不用药物治疗,多休息、多喝热水也能自愈,但服药可缓解症状。需要留意的是,很多感冒药含有相同成分,一定要仔细看说明书,避免重复用药,严格按推荐剂量和用法服用。

使用中成药时最好能分清风热感冒、风寒感冒或流行性感冒,不同类型使用的药物不同。

2、解热镇痛药。常见的有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片,可缓解感冒后发热、头痛、关节痛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有胃病、消化道溃疡病史的人慎用。疼痛症状明显加重或出现新的疼痛症状,以及连续用药3天仍无法缓解症状的患者,要去咨询医生。

3、止咳化痰药。止咳可备氢溴酸右美沙芬片、蛇胆川贝枇杷膏;化痰药物可以选择盐酸氨溴索片、乙酰半胱氨酸颗粒等。

针对干咳,氢溴酸右美沙芬是唯一一种非处方中枢性镇咳药,市售的有糖浆和片剂。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也选用中成药止咳,但中医讲究辨证施治,缺乏辨证往往很难起到作用。

4、止泻药。一般可备口服补液盐散、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散能预防和纠正腹泻导致的脱水。蒙脱石散是一种高效消化道黏膜保护剂,同时可改善肠道的吸收和分泌功能,有效阻止病原微生物的攻击。

腹泻患者最好在发病初期就医,诊断是感染性还是功能性,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是由于食物中毒、消化不良还是受冷。

5、通便药。乳果糖不会被人体吸收,可以通过促进结肠蠕动,缓解便秘,尤其适宜老年人、孕产妇、儿童及术后便秘者。但便秘不应单纯依赖药物治疗,还应从改变生活方式、改善饮食习惯入手。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健康网-家庭常备七类药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4-25

家中应常备哪些中成药?医生直言:这5种,家中不妨常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