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包含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与应用指南,标志着我国会计制度与国际标准的接轨。这一体系的建立,通过《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号》、《第2号》和《第3号》的补充,旨在解决准则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自2007年1月1日起,上市公司开始全面采用企业会计准则,随后的2008年,这一范围扩大至中央国有企业、非上市银行业金融机构、非上市保险公司及部分地方国有企业。预计到2010年,准则将在大中型企业中普及,对于提升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会计工作的规范化具有长远影响。
本书以企业会计准则为基石,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特别注重会计实务知识。内容结构涵盖了《会计》科目,包括总论、货币资金、金融资产等12个章节,内容详实,如货币资金的管理、金融资产的分类等。编写模式遵循国际惯例,每章均有主要内容概述和小结,配以适量练习题,便于教学和学习。
作为会计专业本科生和专科生的教材,本书同样适合会计实务工作者使用,提供实用且全面的会计准则知识和实践指导。
《中级财务会计》内容简介: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的企业会计准则,标志着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从2008年1月1日起,企业会计准则扩大了实施范围,包括中央国有企业、城市商业银行等非上市银行业金融机构,非上市保险公司,以及部分地方国有企业等,2009年至2010年,还将进一步扩大准则实施范围。预计3至5年时间,企业会计准则将在我国大中型企业全面实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对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和会计工作水平具有长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