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300万以上的顺治通宝有哪些

如题所述

顺治通宝没有价值300万的。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二” 80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户” 8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一” 10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右“户” 3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右“工” 3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工” 12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光背“连水治”250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右“同” 4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浙” 5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福” 20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阳” 17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左“延” 40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延” 250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右“延” 45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南” 500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右“宣” 5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宣” 15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右“宁” 5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昌” 16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右“东” 3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右“荆” 8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荆” 20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河” 3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同一厘” 60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东”上下“一厘” 130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东一厘” 5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福一厘” 50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户一厘” 5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工一厘” 5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江一厘” 30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原一厘” 12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宣一厘” 12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蓟一厘” 13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浙一厘” 10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河一厘” 10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昌一厘” 10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阳一厘” 15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十二种监局 4元。

顺治通宝楷书大样背上“福” 500元。

顺治通宝楷书折二背宝泉局 5000元。

顺治通宝楷书折二雕母背“原” 20000元。

顺治通宝楷书折十背“十一两” 5000元。

拓展资料

顺治通宝是清世祖顺治年间(1644-1661年)所铸钱。

顺治元年,在北京于工部、户部开设宝源局、宝泉局铸币,后随着天下统一,在各地开设钱局,钱币上用楷书写着“顺治通宝”。

顺治通宝的成分红铜七成,白铜三成。

一千铜钱称为一串。

顺治通宝重初定位每文一钱,后改为一钱二分、一钱四分、一钱二分五。

顺治通宝的币型未能统一,按照背文可分为五种,也就是“顺治五式”。

公元1644年,清军攻入关内,清爱新觉罗·福临至北京,即皇帝位,改元顺治,成为清世祖。

在北京设铸钱局铸钱,于工部、户部开设宝源局、宝泉局,后随着天下统一,在各地开钱局,并铸“顺冶通宝”。

在清军刚入关时,允许明钱流通,但不久即严禁使用明钱及其它古钱,独行清钱。顺治年间对制钱成分有明确规定,即铜七成,白铅(锌)三成,为合金,称之为“黄铜”,一千铜钱称为一串,年铸一万二千串称为一卯即每开一期的额定数称为“正卯”,正卯以后凡有加铸数称为“加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18

只要是顺治通宝,就到不了300万,无论品相多好、顺治哪年产的、甚至大型雕母钱都到不了。最贵的顺治通宝都到不了3万块。30万买个顺治通宝,都可以告卖家诈骗了。

顺治距离现代年代很近,顺治统治中国十多年,留下来的顺治通宝铜钱很多,物以稀为贵,所有顺治通宝价值有限,也就几千元到几百元之间。

扩展资料:

《顺治通宝》

公元1644年,清军攻入关内,清爱新觉罗·福临至北京,即皇帝位,改元顺治,成为清世祖。在北京设铸钱局铸钱,于工部、户部开设宝源局、宝泉局,后随着天下统一,在各地开钱局,并铸“顺冶通宝”。在清军刚入关时,允许明钱流通,但不久即严禁使用明钱及其它古钱,独行清钱。顺治年间对制钱成分有明确规定,即铜七成,白铅(锌)三成,为合金,称之为“黄铜”,一千铜钱称为一串,年铸一万二千串称为一卯即每开一期的额定数称为“正卯”,正卯以后凡有加铸数称为“加卯”。

1644年十二月铸顺治通宝,面文楷书直读,按背文分为五式,一式仿明钱,光背,径2.4厘米,重3.6克,二式汉字钱仿会昌开元,铸局各于穿上下左右。计22字,工户同福临东江宣原陕蓟昌西河宁广浙荆延阳云襄。径2.5--2.6厘米,重3.8--4.5克,三式权银一厘钱,穿左一厘,穿右铸局名。工户同福临东江宣原陕蓟昌西河宁广浙之十七字,径2.6厘米,重4.4克,五式为满汉文钱:临宁原同宣江东河蓟浙陕昌十二局,径2.8厘米,重4—5克。二式未见西广,一厘米同福江较少。另有合背钱,仿明制记重,记值当十大钱,径4.8厘米,重20克以上。顺治钱奠定了有清一代钱币基础,为嗣后各代所沿袭。

参考资料:顺治通宝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05

没有顺治通宝是值300万的。顺治通宝的宝源宝泉局的普品市场价格大致在10元上下,如果是各省铸币局或者其他特殊版本(比如:背荆、背上宣、背上昌、背阳、背廷、背上工、背东一厘、背同一厘、满文宝泉折二、背十一两等)的价值较高,具体的价格要看钱币而定。

扩展资料:

顺治通宝是清世祖顺治年间(1644-1661年)所铸钱。顺治元年,在北京于工部、户部开设宝源局、宝泉局铸币,后随着天下统一,在各地开设钱局,钱币上用楷书写着"顺治通宝"。顺治通宝的成分红铜七成,白铜三成。一千铜钱称为一串。顺治通宝重初定位每文一钱,后改为一钱二分、一钱四分、一钱二分五。顺治通宝的币型未能统一,按照背文可分为五种,也就是"顺治五式"。

公元1644年,清军攻入关内,清爱新觉罗·福临至北京,即皇帝位,改元顺治,成为清世祖。在北京设铸钱局铸钱,于工部、户部开设宝源局、宝泉局,后随着天下统一,在各地开钱局,并铸"顺冶通宝"。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词条 顺治通宝(加链接)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30

只有大型雕母钱

拓展资料:

关于顺治通宝

顺治通宝是清世祖顺治年间(1644-1661年)所铸钱。顺治元年,在北京于工部、户部开设宝源局、宝泉局铸币,后随着天下统一,在各地开设钱局,钱币上用楷书写着“顺治通宝”。顺治通宝的成分红铜七成,白铜三成。一千铜钱称为一串。顺治通宝重初定位每文一钱,后改为一钱二分、一钱四分、一钱二分五。顺治通宝的币型未能统一,按照背文可分为五种,也就是“顺治五式”。

1644年春夏之交,摄政王多尔衮率清军马队入山海关,驱逐李自成,他的侄儿清世祖,在天下中枢北京定都,开始了对清朝中国长达268年的统治,货币的历史也为之一变。

入关之前,清太祖努尔哈赤在盛京(今沈阳)建立后金政权,就曾铸行“天命通宝”,在铸钱方面已初具经验了。天命钱相比之下要比明代崇祯钱厚重得多,反映出满人当时的经济实力。天聪是皇太极的年号,以此为名铸造的年号钱叫作“天聪汗之钱”,是满人在经营辽沈时通用的主要货币。 顺治帝入主中国时,长期战乱之后的社会残破,社会经济正进入恢复时期。百废待兴,但财用紧张,当时的流通货币仍是明钱。

另外,农业和手工业水平的逐渐提高,商品流通的日益活跃,加之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和对外贸易的进一步扩大,又呼唤着新货币的产生。在此期间,对于造何种钱行世,代理幼子问政的多尔衮经过一番慎重的考虑,决定仿明代铜钱形制铸“顺治通宝”,与前朝“崇祯通宝”一并行用。随后先在京师试铸钱,揭开铸钱序幕。其后十几年里,又在全国设立铸钱局27家,颁式开铸新朝钱币-楷书对读的汉文“顺治通宝”。顺治一朝,此钱只通行平钱一种,定制为红铜七成,白铜三成搭配鼓铸。

“顺治通宝”是明清以来最重的制钱,无论成色、样式还是分量都成为定制,对后继年号钱影响很大。

顺治通宝_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7-03-06
只有大型雕母钱,我怕雕母钱都到不了300万的价。你还真不怕说!!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