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中国年轻人月工资不到三千,你同意吗?

如题所述

网传视频显示,在谈到一些年轻人抱怨收入太低不敢消费的话题时,中航基金副总经理兼首席投资官邓海清表示,现在很多年轻人真的很不像话,没有钱花了就觉得是父母给得太少,或者觉得企业、老板给的工资太低。其实很少有年轻人去反思,可能是因为自己的专业素质、个人能力和水平不够,所以才有那么低的工资。
“对中国的很多的年轻人来讲,其实你干的这点活,可能在泰国或者在越南,人家只要你的一半的工资就能干和你一样的活。”邓海清说。
中新经纬就此事联系邓海清,邓海清回应称,“我是正常参加论坛的发言,其他的倒也没有什么。”此外他还建议记者“看一下完整视频”。
对此,有网友表示“专家说得有道理但不多”,也有网友表示年轻人抱怨工资低没有错,努力获得高工资正是为了不向父母要钱,还有网友说“我能力不够,不代表所有年轻人能力都不够”。
图源:微博
诚然,现在有不少人觉得钱不够花,那目前大家的收入到底是多少?你的收入又在什么水平呢?
月入1万是什么水平?
上海北京能挣能花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83元,比上年名义增长5.0%(以下皆为名义增长),以此计算,全国居民人均每月可支配收入为3073.58元。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283元,增长3.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33元,增长6.3%。
居民可支配收入,指居民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即居民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既包括现金收入,也包括实物收入。
从中位数来看,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31370元,增长4.7%,中位数是平均数的85.1%。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45123元,增长3.7%,中位数是平均数的91.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7734元,增长4.9%,中位数是平均数的88.1%。
分省份来看,2022年,全国31省份中共有8个省份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别是上海、北京、浙江、江苏、天津、广东、福建和山东。其中,前七名的省份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4万元。
数据显示,2022年上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610元,位居全国第一,距离8万元仅一步之遥,北京以77415元紧随其后。位居第三的浙江省2022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0302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低的两个省份是贵州和甘肃,分别为25508元和23273元。
以此计算,排名前三的上海、北京、浙江2022年人均每月可支配收入分别为6634元、6451元、5025元。
从消费来看,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538元,同比增长1.8%。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0391元,增长0.3%;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632元,增长4.5%。
最爱“买买买”的是人均收入最高的上海,2022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46045元,其次是北京,为42683元,排名第三的浙江是38971元。以此计算,排名前三的上海、北京、浙江2022年人均月消费支出分别为3837元、3557元、3248元。
2022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在3万元以上的还有江苏、广东、天津、福建,分别为32848元、32169元、31324元、30042元。人均消费支出最低的两个省份分别是青海和西藏自治区,分别为17261元和15886元。
调查:2021届大学毕业生月收入4900元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的“中国大学生追踪调查”,无论是高职院校、重点本科院校、非重点本科院校毕业生还是大学毕业生总体上来说,2018届-2021届毕业生的月收入都呈现增长趋势。
以2021届为例,总体上看,2021届大学毕业生的工作月收入为4900元。其中,高职院校毕业生月收入为3919元,非重点本科院校毕业生月收入为5959.12元,重点本科院校毕业生月收入则为7407.59元。
也就是说,月入1万不仅远高于2022年全国居民月均可支配收入,也几乎是2021届大学毕业生工作月收入的两倍。
图源:《社会蓝皮书:2023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社会蓝皮书:2023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指出,对于想尽早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大学生来说,他们预期未来自己工作收入与福利会更少,因此不愿意接受当前不满的工作,而会去继续寻找让自己满意的工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3-19
中国年轻人月工资不到三千的说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为这个数字并不能代表所有年轻人的经济状况。虽然一些年轻人的薪资水平确实很低,但也有很多年轻人薪资水平较高,甚至高于平均水平。
此外,月工资水平还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地区、行业、职位等。在不同的城市、行业和职位中,月工资水平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评估年轻人的月工资水平。
总的来说,中国年轻人的月工资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不能简单地用一个数字来概括。需要更全面地了解年轻人的经济状况和就业情况,以便更好地解决相关问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