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背需要引起重视吗?

耳背又称为耳朵听力下降,可以由以下几种疾病引起:
1、外耳道疾病:如耵聍栓塞、急性外耳道炎、霉菌性外耳道炎,均可以引起病人出现听力下降,同时伴有耳闷、耳鸣等情况;
2、中耳疾病:如急性中耳炎、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以及耳硬化症等;
3、外耳道和中耳肿瘤:可能引起声音传导受到障碍,引起传导性的听力下降;
4、内耳疾病:如突发性耳聋,病人在72小时之内突然出现耳朵听力下降,同时伴有耳闷和耳鸣的情况;
5、其他:如药物性聋、噪声性聋,以及随着年龄增长形成的老年聋或梅尼埃病等,均可以导致听力下降,极少数病人可能有听神经瘤,也可以出现听力下降。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很容易受到耳背的青睐。耳背的出现会给老年人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严重的话还有可能会引起耳聋的发生。所以对于耳背,老年人应该引起重视,在平时的生活中,积极预防是关键。那么,老人要如何预防耳背呢?

1、经常给耳朵按摩:老年人在平时的生活中可以经常给耳朵按摩,有助于促进耳朵周边的血液循环,可以每次坚持给耳朵按摩3-5分钟,每天坚持3次,相信对于耳背可以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2、不要经常挖耳朵:耳朵里面的分泌物会使耳朵发痒,让人忍不住用手去掏耳朵,其实这样容易引起耳朵发炎,如果用力不当还有可能会对耳膜造成一定的伤害。老年人在平时的生活中可以多补充点维生素和鱼肝油,对于耳朵发痒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3、避噪音:老年人如果长时间接触噪音,耳朵容易处于疲劳的状态,会使耳朵的微细血管处于痉挛状态,从而引起内耳供血不足的发生,进而会对听力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老年人一定要尽量避免噪音的干扰。
4、多吃含维生素高的食物:维生素不仅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而且还可以预防老年人耳背的发生。所以老年人在平时的生活中可以多吃含维生素高的食物,比较常见的有:花生、核桃以及蔬菜等等。
5、不要乱用药:俗话说得好:“是药三分毒”,很多药物对耳朵都会带来一定的损害作用,比如:卡那霉素、新霉素等等,所以老年人在平时尽量要服用,可以适当的补充一些锌元素和铁元素,可以预防耳背的发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2-22
耳朵背可不是什么好的征兆,这种情况一般最容易出现在老年人身上,突然出现的耳朵背要引起重视,必须及时进行解决,否则可能导致耳聋的严重后果。听力出现了障碍,必须得搞清楚原因,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解决。那么,耳朵最近有点背怎么办?下面咱们来看看解决方法。

尽量避免使用耳毒性抗生素

老年人可适量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D及维生素E,而尽量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因为这些药物很容易引起听力损害。

控制高血压预防老年性心血管疾病

老年人,尤其是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一定要少吃饱和脂肪性饮食,以降低高血压的发生率。一旦发现高频听阈下降,应服降胆固醇药、血管扩张剂等,以免引发耳蜗微血管病变。

改掉挖耳习惯进行耳穴按摩

经常用耳勺、火柴棒掏耳朵,容易碰伤耳道,引起感染、发炎,还可能导致鼓膜损伤。常按摩耳垂前后的处风穴(在耳垂与耳后高骨之间的凹陷处)和听会穴(在耳屏前下方,下颌关节突后缘凹陷处),可以增加内耳的血液循环,有保护听力的作用。每天早晚各按摩一次,每次5—10分钟。

远离噪声锻炼

老年人倘若长时间接触机器轰鸣、车间喧闹、人声喧哗等噪声,会导致内耳的微细血管经常处于痉挛状态,内耳供血减少,听力急剧减退,甚至引发噪声性耳聋。所以,老人不要在马路边晨练,尽量少进行噪声过大的文艺活动,如打鼓、击掌等,而应坚持慢跑、舞剑、散步等活动,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改善内耳的血液供应。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12-31
耳朵背可不是什么好的征兆,这种情况一般最容易出现在老年人身上,突然出现的耳朵背要引起重视,必须及时进行解决,否则可能导致耳聋的严重后果。听力出现了障碍,必须得搞清楚原因,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解决。那么,耳朵最近有点背怎么办?下面咱们来看看解决方法。
尽量避免使用耳毒性抗生素
老年人可适量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D及维生素E,而尽量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因为这些药物很容易引起听力损害。
控制高血压预防老年性心血管疾病
老年人,尤其是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一定要少吃饱和脂肪性饮食,以降低高血压的发生率。一旦发现高频听阈下降,应服降胆固醇药、血管扩张剂等,以免引发耳蜗微血管病变。
改掉挖耳习惯进行耳穴按摩
经常用耳勺、火柴棒掏耳朵,容易碰伤耳道,引起感染、发炎,还可能导致鼓膜损伤。常按摩耳垂前后的处风穴(在耳垂与耳后高骨之间的凹陷处)和听会穴(在耳屏前下方,下颌关节突后缘凹陷处),可以增加内耳的血液循环,有保护听力的作用。每天早晚各按摩一次,每次5—10分钟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12-22
耳鸣是生活中的常见病,很多患者会出现轻微或短暂的耳鸣情况,但有大部分的患者都不重视,其实耳鸣的出现,给患者的日常生活都带来了极大的影响,需要及时的治疗,否则会带来非常多的危害,给患者的健康带来较大隐患。那么,耳鸣的危害都有哪些?
1、影响听力
非常响的耳鸣能够干扰所听的内容,常常听到声音但分辨不清别人在说什么。
2、影响睡眠
耳鸣在夜深人静时特别响亮,使人难以入睡。即使你睡觉,也很浅。有人说,人睡不深,耳鸣会把人吵醒(耳鸣能像外界声音一样把主人吵醒),因为半夜醒来后,耳鸣仍然响个不停,让人坐立不安,失眠。
3、影响情绪
长期严重耳鸣会使人心烦、烦恼、担心、焦虑、抑郁等情绪变化。有些人宁愿听不到,也不愿有耳鸣。
4、影响工作
因为听不到别人的讲话,特别是领导和老师的讲话,耳鸣的痛苦很大,但往往别人不明原因,所以工作效率下降,对工作和学习失去兴趣。
5、对家庭生活的影响
长期因耳鸣而就医和服药,造成经济损失甚至巨大的经济压力。如果家人不理解,会影响家庭和谐。
6、影响社交活动
因为言语理解力差,听不清别人讲话,自己又紧张、烦躁、苦闷,久之则不愿参加社交活动。
耳鸣给日常生活带来的影响是很大的,为了避免耳鸣造成伤害,只有在生活中做好预防措施,如果患上了耳鸣就应该及时的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治疗,以免耽误治疗的最佳时间,从而引发其他疾病的出现。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1-12-22


“耳背”会导致很多不良后果,比如性格会慢慢变孤僻、古怪。由于缺乏与人的沟通交流,老人的思维能力会变迟钝,易患抑郁、老年痴呆症。人体听到声音,大脑接收到声音信号才会兴奋; 而听不到声音,意识则会处于不兴奋的状态,大脑就失去活力,对外界的刺激反应减慢;大脑需要耗费更多能量来处理声音,因而会牺牲一些本来用于处理记忆和思维的能量,长期下来就导致老年人思维和记忆力下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