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的风俗

要多

1、每逢农历正月十五的晚上,在海南海口市琼山区府城将举行一年一度风情独具的府城元宵换花节。

2、每年农历二月初九至十九,海口市龙华区新坡镇和全省不少地方,举行一次为期四天的冼夫人文化节(原称军坡节)。这是纪念冼夫人而举行的民间奉祀活动。

3、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是黎族青年男女追求爱情和幸福的传统佳节。海南黎族、苗族都有欢度“三月三”的习俗。

4、每年中秋为儋州民间歌节。歌节的主要活动内容是儋州山歌、调声对歌比赛和“赏月”等项目。

歌节一般由一个村的一组男青年与另一个村的一组女青年各排成一列,面对面地进行对歌。每个队都有领头歌手,负责起调、领唱、指挥与选择歌词。对歌,一般先由男方歌手领唱,后由女方歌手唱答,队形可随时变化。歌手们手舞足蹈、男唱女答、互不相让。比赛不受时间限制,以“唱倒”对方为止。

5、黎族一般实行土葬,葬俗因地区、方言不同而存在差异。在五指山腹地,人死后,则鸣枪报丧,男人用独木棺葬于本村氏族公共墓地,外村嫁来的女子,则需抬回其娘家由娘家料理丧事,并葬在娘家的墓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海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4
  海南岛有丰富的民间文化,衍生了许多独特的民间节庆活动。

  换花节:每逢农历正月十五的晚上,在海南琼山市将举行一年一度风情独具的。是琼山府城一年一度的独具风味的大盛会,换花节原是琼山特有的民间节日,历史悠久,但是以前换的是香,而不是花,意在香火不绝,如今传统的换香变成了换花,其活动的形式、规模、范围、区域也逐年扩大,形成了凝聚着友谊、美好、幸福、欢快为一体的新的娱乐。

  军坡节:每年农历二月初九至十九,琼山市新坡镇和全省不少地方,举行一次为期四天的。这是纪念冼夫人而举行的民间奉祀活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是黎族青年男女追求爱情和幸福的传统佳节。

  三月三:海南黎族、苗族都有欢度的习俗。每年3月下旬或4月上旬(农历“三月三”期间)均举行海南国际椰子节,它是融旅游、文化、民俗、体育、经贸于一体的大型旅游文化节庆活动。

  儋州民间歌节:每年中秋为儋洲民间歌节。歌节的主要活动内容是儋州山歌、调声对歌比赛和“赏月”等项目。

  海南欢乐节:每年十一月下旬举办的“海南欢乐节”。

  古万洲婚姻习俗:古万洲所在地就是今天的万宁。古万洲的婚姻习俗很有讲究,从订到结婚要以历几个比

  较复杂的过程:
  第一步是"定礼"。必须送槟榔,凡是女子受聘某家就叫做"吃某氏槟榔";
  每二步是"纳币"。这里包括送银元礼物到女方,同时,将男女生辰八字写在红纸上,请算命生先推算,男女双方是否"相克"如不相克,则可订婚,
  第三步是"择吉清期"。也就是选择吉祥之日成婚。在择吉之时,还需向女方送聘礼,可以送金、银首饰、手镯、钱物,也可送猎、酒、米等。结婚日期一般由男方提出。如果女方家中无丧事或重大变故,一般不能拒绝;
  第四步是"成婚"。
  结婚的这天,新郎必须亲自来接新娘,新娘坐八抬大花娇,并请乐队吹吹打打举行大宴,亲朋好友前来祝贺,并送钱为礼物,新娘到了新郎家后,先"拜堂", 拜堂行三跪九叩首大礼,然后在上吃"合登酒",酒喝三杯就行,到夜晚入洞房。第二天夫妇双双到大堂上拜见新郎父母,第三天"回门",即新夫妇回访娘家,拜见岳父岳母。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0-23
那些节日什么的网上都能查到,那些不说,我来说下作为东北人的我在与海南男友的生活中的一些风俗吧。。
男友是在湖南上的大学,所以不会对海南的风俗特别尊崇,但是每逢过节过年去男友家都会有很多讲究跟风俗。。比如说过年吧~他们对祖上特别恭敬,一般堂屋都有祖上的照片还有一些香火灶,基本上过年那几天都要烧香在无内外都摆好几次的小桌跟酒,还会放鞭炮来叫祖上吃还放鞭炮送走。。大年三十那天晚上,家里最大的儿子(女儿不可以)都要扫那些灶,这个时候女人都不能进出,只能呆在小屋里,大年初一还要拿着饭团、酒、肉到村里的祖先(每个村都有一个大家的祖先)那里恭敬,当然也不能少了鞭炮。。大年初一还是初二吧~一整天不能动刀,也不能动扫把扫地,还有用滚烫的开水洗脸。。。等等等等吧~~~我都在这里过了五个年了,还是很不习惯。。。
东北老家过年的时候都是一家人全亲戚都聚起来喝酒唠嗑到12点,再整点放鞭炮,放完还会包饺子吃,再喝酒还是打个麻将之类的。。。但是在海南过年,就感觉好累呀。。。哎呀呀
离题啦~~
第3个回答  2021-03-21

第4个回答  2013-04-01
海南苗族的斗牛活动海南苗族的斗牛活动海南苗族的斗牛活动海南苗族的斗牛活动 海南苗族的斗牛活动是在锣鼓喧天的盛况下进行的。这一天,各个苗家寨子精心挑选最好的牛参加比赛。比赛那天,斗牛场上,人山人海。男女老少穿上最考究的服装前往观看。场中央的栏杆中有几十头群众自家养的公牛,头头体壮膘肥。在开始斗架之前,牛的主人请牛喝糯米酒,更使公牛凶狠。开始时,牛眼用树叶掩盖,牵到场地中后揭开,两牛照面后怒目相视。主持斗牛的人一声令下,牛离开了主人,开始互相进攻,对撞牛角,进行决斗。周围的人热烈呐喊助威,调皮锣打鼓。经过激烈的角逐,斗上几个回合就可见分晓,败者或许败下阵来,或许当场死去。也有两败俱伤的。最后剩下优胜者。获胜的公牛身披红绸,角装银饰,昂首挺立、活像一位真正的英雄,张开大嘴,吼叫了几声。人们这时将三尺六寸的红绸布挂在牛犄角上,以示奖励。紧接着绕场一周,在鞭炮声中回寨。还摆庆功酒,喜庆斗牛胜利,奖励养牛有功的人。海南苗族斗牛不仅是一种娱乐活动,还是养牛技术的比赛,从而可促进养牛活动。 黎族传统节日黎族传统节日黎族传统节日黎族传统节日““““三月三三月三三月三三月三””””的传说的传说的传说的传说 黎族人民举行“三月三”盛会已有很久的历史,清人张庆长的《黎岐纪闻》就有些记载:“男女未婚者,每于春夏直交齐集于旷野间,男弹嘴琴(口哨),女弄鼻宵,交唱黎歌,有情投意合者,男女各渐进凑一处,即定配偶。”而今黎族同胞还保持着“三月三”古风的传统节日。 每年这一天,村村寨寨的男女老幼都挟带着糯米酒、粽子、竹饭板,从四面八方赶到这里聚集。白天,小伙子到溪里抓鱼,姑娘在仔边烤鱼并将烤鱼和粽子一起放在洞口祭拜;晚上,在熊熊的篝火旁,在热烈的萧、鼓等乐器奏鸣声中,未婚男女欢歌起舞,谈笑游乐,互唱山歌,倚歌择配,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播下了爱情的种子。黎家的故乡在五指山下,每年三月三,回到故乡,深深体会到“甜不过黎家糯米酒、美不过黎家三月三”。 在篝火旁,小伙子载歌载舞,姑娘则不动声色看着听着,如果不中意就以山歌做答;如果喜欢上那个小伙子,便从夜幕中悄悄走出来,到溪边深情地吹鼻萧,小伙子闻到悠悠萧声,情切切,意浓浓,来到姑娘身边,同他一起吹鼻萧唱情歌,直到黎明。正如他们所唱的情歌那样,“五指山上藤咬藤,藤咬藤来根连根,哥爱妹来藤咬藤,妹爱哥来根连根。” 改革开放后,古老的民俗注入了崭新内容,民族文化更显得丰富多彩了。三月三已经成了海南民族风情的组成部分。 苗乡村寨有趣的酒礼酒俗苗乡村寨有趣的酒礼酒俗苗乡村寨有趣的酒礼酒俗苗乡村寨有趣的酒礼酒俗 “拦路酒”:苗斋背山面水,山上古木参天,溪畔水车成群,幢幢木楼从山脚修到山腰。遇有客人进寨,粗民便在崎岖的山路上设置拦路酒,热情对客人唱拦路歌,劝客人喝拦路酒。这拦路酒,少则三五道,多则十多道,最后一道设在寨门口。寨门是座小巧玲珑的木楼,一对牛脚酒杯悬于门楼正中,两位身着盛装的村姑或是身穿古装的寨老,双手捧着牛角杯,向来客一一敬酒,如果客人动手接牛角,则那沉甸甸的一牛角酒就属于你了。 “踩铜鼓酒”:进入苗寨,先不进屋,而是被带到用鹅卵石仿铜鼓鼓面纹饰铺成的铜鼓坪上,众人身着民族服装,在铜鼓坪上围成圆圈,顿地为拍,踏着节奏缓慢的鼓声跳舞,习称“踩铜鼓”,也离不开酒。先将酒水喷在鼓身上,意为给铜鼓敬酒。然后由“上有父母、下有儿女的有福之人”手持牛角酒杯,依此向敲铜鼓及踩铜鼓的男女老少敬酒。先敬老人,再敬中年人,再敬青年人。在敬青年人时,先敬插银角的,后敬戴银帽的,再敬平装的。站在一边看的,也会被敬酒。 “进出门酒”:跳罢喝罢酒,众人散去。寨老带你到各家各户去观光,村民叫“闹寨”。寨中小路,全用小石块铺成人字形。房前屋后,坎上坎下,都以卵石和形状相似、大小相当的石块镶嵌、垒砌,处处反映出这个古老民族一丝不苟的办事精神。无论客人进入谁家,都会受到热情接待。客人光临,主人不时忙沏茶,就是忙舀酒,有“跨一道门槛喝一碗酒”的习俗,这便是进门酒。当你不得不离开这些好客的主人时,还需要在出门之前喝“出门酒”。这进门酒、出门酒,只准主人敬客人,不准客人敬主人,真是“只准掐架,不得还手”。 另外还有“敬客酒”、“姐妹酒”、“送客酒”、“交杯酒”、“定亲酒”、“贺年酒”等等,趣味神韵俱足 海南十八怪: 一,三个蚊子一盘菜,腿还伸在盘子外。 二,三个老鼠一麻袋。 三,三条蚂蟥一皮带。 四,文昌人的脑袋半边晒。 五,斗笠当锅盖。 六,蚂蚁树上把窝盖。 七,老太太爬树比猴快。 八,大姑娘象老太,老太象妖怪。 九,裤衩子当做帽子戴。 十,短裤穿在长裤外。 十一,臭鱼烂虾一道菜。 十二,臭水沟里洗白菜。 十三,大姑娘抱着孩子谈恋爱。 十四,人不穿鞋牛穿鞋 十五,牛头下雨牛尾晒。 十六, 牛比警察还厉害。 十七,牛车跑得比火车快。 十八,一条裤子穿三代。 一怪:三条沙虫一碗菜 解读:沙虫,又称“海肠子”,是一种高蛋白的补品。儋州的光村滩涂资源丰富,盛产沙虫。出产的沙虫以个体适中、肉质肥厚脆嫩而闻名。海南人喜用香菜或生菜加上三条沙虫进行红烧,既味道鲜美,又显示出此菜之档次。另外,“三色沙虫”已经成为海南的知名菜肴。红、青、白三色鲜明清雅,味鲜香浓,嫩滑脆爽,带有微辣味,口感甚佳。 二怪:树根包在树皮外 解读:在海南的热带雨林中,奇形怪状的树根、盘根错节的藤蔓,互相缠绕,构成蜘蛛网状的天然屏幕,非常壮观。尤其是榕树,它们的种子被鸟或别的动物带到某些植物的树冠上,在那里发出新芽,并利用卷须附生在寄主的树干上,随后,它们长出气根紧紧将寄主围住,并不断向下扩展,直至伸入地下变为正常根系。之后,这些根继续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生长越来越快,网状的根系开始膨胀,结合成网状茎,形成了“树根包在树皮外”的现象。 三怪:老太爬树比猴快 解读:海南盛产椰子香蕉,这些果树高大且直。很多海南人从小学会爬树,采摘椰子香蕉,以至练就了轻健身躯,熟练的动作;所以,即使到了六七十岁年纪,还始终保持着这种上下自如熟练灵巧的爬树本领。到椰乡去做客,若主人是女的,她会招呼你在椰绳网床上歇脚,忙扛着竹镰去摘一颗幼嫩的椰果给你解渴;若主人是小伙子,他就会赶紧跑到椰林里三下两下地爬上一二十米高的椰树上摘椰果。 四怪:一条蚂蝗当腰带 解读:以前海南山蚂蟥多,在雨季更多,当地人常劝游客们,尽量不要选择刚下完雨上山,平时在热带雨林行走时避免踏入有腐叶的水边。上山可绑好腿或穿防护袜。被咬住不要用手去扯,可用香烟去烫!而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耕地和林地减少了,山蚂蟥已少见了。 五怪:牛头下雨牛尾晒 解读:海南天气阴晴不定,时雨时晴;而且两地相隔不远,气候便截然不同。“牛头下雨牛尾晒”就是说海南气候的多变,又有不怕下雨之意。特别是海南万宁与陵水交界处的牛岭,这种气候现象最为明显。 六怪:头上斗笠当锅盖 解读:海南的斗笠大致有三个品种:罩笠、罩头坡笠和越南笠。罩笠外形像一般的草帽,帽顶是平的,笠沿处有约1.5厘米的垂边。罩笠是用薄片竹篾和蓑叶编成的,表面还刷有一层亮亮的桐油。罩头坡笠的顶是尖的,笠沿很宽大,它也是用竹篾和蓑叶编成的,但分刷油和不刷油两种:刷桐油的罩头坡笠被称为“笠中之王”,做工精细,可做嫁妆;不刷油的做工较粗而大,可供平时劳动使用。有人戏称:“坡笠能当锅盖,海南的一大怪”。越南笠是20世纪80年代从越南传入海南的,它的形状像个漏斗,是用竹条和蓑叶编成的,越南笠轻巧便宜,很快在海南市场上畅销起来。海南日照强烈,人人出门都戴着大斗笠,由此形成了海岛独特的一道风景。 七怪:火车没有牛车快 解读:海南多山,地形崎岖,日本人侵略时留下的窄轨铁路速度极慢。如今,粤海铁路已开通一周年多了,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条跨越海峡的铁路通道,待环岛铁路全线开通运营后,将会彻底改变“火车没有牛车快”的现象。 八怪:青石板上煎鸡蛋 解读:海南终年气温高,日照多而强。盛夏的太阳尤其强烈,火辣辣的阳光将人们身体内的水分不停地逼出来。把鸡蛋打在灼热的青石板上可煎熟来吃。 九怪:水果越臭越好卖 解读:这里的菠萝蜜、芒果、木瓜等著名水果在成熟前期和成熟后均有一股很臭的味,没有这种臭也就没有它们的香。 十怪:挡车牛群爱耍赖 解读:海南牛多,在公路上成群的牛根本不把汽车当回事,甚至面对汽车卧地不起。 十一怪:摩的堵门把人拽 解读:在市区,摩的生意蛮旺,往往会出现抢客的情况。(拉一趟两元) 十二怪:老头再穷有人爱 解读:很早就听说海南的少数民族有抢男人的习俗,远方来的男人被抢进门就强迫你享她们贡献的“福”,当个她们认为称职的男人。(仅仅是传说,可不要当真) 十三怪:姑娘象老太,老太象妖怪 解读:黎族的习俗,黥身纹脸。 十四怪:三个蚊子一盘菜四个老鼠一麻袋 解读:海南有很多好吃的蚊子和老鼠都吃的很胖。 十五怪:不生孩子没人爱 解读:海南人重男轻女。 十六怪:牙齿长得比刀快 解读:吃槟榔多,牙齿好,吃嘛嘛香。 十七怪:臭水沟里洗白菜 解读:海口以前的环境污染。 十八怪:大姑娘抱着孩子谈恋爱 解读:黎族的试婚也有说是因为家里女孩子要照顾弟弟妹妹,只好谈恋爱也抱去。

http://wenku.baidu.com/view/9595536b58fafab069dc0295.html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