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Hofmann(1985)提出:“细胞内核的出现和大生物的产生,是里程碑式的演化事件”。世界各国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发现,证明中、新元古代生物界的真正代表是宏体生物(陈孟莪,1989),并认为早已由胞内物质的生化进化改变到以生物体形学的进化为主的阶段,显示了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即由原核到真核、由无性繁殖到有性繁殖以及由细胞群体到组织分化)等的进化趋势。Hofmann和Chen Jinbiao(1981)在蓟县剖面的串岭沟组、团山子组中发现了最早的宏体化石;遗迹化石发现的时代更早,高健、宋天锐(1985)在昌平常州沟组中部即发现了约18亿年前的动物遗迹化石。这些真核生物的出现无疑已开始对中元古代的沉积作用产生了影响。
通过对燧石和现代蓝藻的模拟实验(吴庆余等,1986),证明了真核生物对水体化学条件的影响,并影响当时水体中的化学或生物化学沉积作用。在类似于前寒武纪的大气条件下,真核藻类的光合作用可提高水体的pH值,并导致硅质矿物的溶解,从而控制了某些层状燧石的形成,特别是富含有机质层状燧石岩的形成(赵澄林,1980)。
多少年来,对长城系串岭沟组宣龙式铁矿中鲕状赤铁矿和肾状赤铁矿的大量研究(朱世兴,1980;陈志明,1981;侯奎等,1983;杜汝霖等,1992;赵东旭,1994)越来越清楚地表明,它们是有机—无机相互作用成因的,当时的低等菌藻参与了铁矿的成矿作用(萧宗正,1981)。尽管在铁矿的成因上尚有不同的认识,如蓝藻是直接参与生成铁质核形石或藻鲕,还是通过化学或生物化学作用形成的产物,但都认为宣龙式铁矿不是单纯直接以胶状氧化铁沉积成矿的,而是通过藻类的化学和生物化学作用成矿的。由于教学和科研的需要,经笔者多次考察证实,宣龙式铁矿层中的肾状结构具有清晰的叠层石构造,鲕粒结构中具有清晰的暗色辐射带,均为化学和生物化学沉积作用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