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的艺术魅力何在?大部分人都喜欢看小说。

如题所述

散文的艺术魅力:
1.散文有强烈的能引起读者共鸣的东西。散文无论是描述人间万象,还是刻画自己的内心世界,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毫不隐蔽自己的观点和个性,并倾注了作者全部的思想感情和创作热情。在散文作品中,可以感到作者的心灵为我们敞开,倾诉衷肠,我们可以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去聆听作者的娓娓讲述,并和作者一起欢笑、哭泣。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些名家名篇---朱自清的《匆匆》,高尔基的《海燕》,冯骥才的〈珍珠鸟〉等,至今仍是脍炙人口,广为传诵。从某种意义上说,散文不仅是作者的“独白“和”自传“,更是作者思想心灵和大时代的脉搏,和人民群众的精神思想需求紧密相连的产物,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最真实的情感,散文的这种率真和坦白,在引起读者的共鸣的同时,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2.散文的意境更能引发读者的想象,从而产生共鸣的快感。我们写文章一定都有这样的体会,总是选取和自己的思想感情相一致的景物,构成一个特定的抒情背景,以此为依托,来倾吐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悟,寄予美好的希望和追求。比如都市隐侠大哥写的散文〈〈杨柳依依〉〉,就是以杨柳为依托,通过对柳的历史文化渊源的追溯,从美学的角度,引用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写柳咏柳赞柳的佳文名句,赋予了柳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美学意蕴,最后,进一步引深主题,用柳的柔美坚韧,刚强团结的品性寓意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吃苦耐劳,团结一心,勇于拼搏奉献的可贵品质.文章立意高远,主题深刻, 语言优美隽永,是篇优秀的散文作品! 这种拟人的写法,让我想起了矛盾的<白杨礼赞>和陶铸的<松树的品格>等经典佳作!看了以后让人引起很强烈的感动和共鸣.这些在读散文时产生的共鸣和快感,读者发自内心的会心的笑容,都充分体现了散文的艺术魅力。
3.散文优美的文字,深刻的思想,迷人的笔调,也是散文的艺术魅力所在。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在〈〈跋寓山注二则〉〉中说,“文章不事铺张,不事雕绘,意随景到,笔借目传”,此话形容散文,最合适不过。散文自有一种淳朴之美。特别是作者袒露无隐,真情表白的文字,让读者有一种促膝交谈的自然亲切感。比如都市隐侠大哥写的散文〈〈美的消逝〉〉就很具代表性。作者在这篇散文里,直抒胸臆,爱憎分明,对美的留恋和痛惜,对丑的憎恶和鞭挞;对世事无常的无奈和伤怀,对自我的责问和反省……..读这篇散文,我们仿佛在听作者讲述自己曾有的一段岁月和在那个岁月里发生的故事,我们也不知不觉地与作者一起走进了他的生活,走进了他的内心,感受作者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这一切都深深打动了读者的心灵,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由于作者的真性真情真知真见,以及作者朴素自然的表达和娴熟的文字功底,以及散文笔调所营造的情韵和气氛充分符合散文的写作要求,才会如此打动人心,取得了好的艺术效果.
4.散文的节奏,韵味,长短句子的配置和文风,笔墨的纯净也使散文独具艺术魅力.
总之,散文,从表面看,散乱无章,其实是”形散而神不散”,仔细阅读,不难发现其中的苦心和酝酿.加上隽永的文字,美妙的意境,深刻的感悟,自然平和的讲述,真诚的告白…..看似平淡,实则深透,这一切,都使散文散发着永久的魅力!!
对比散文与小说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有很大的不同,散文讲求的是创作出一种意境,这种意境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那么他就需要读者有很深厚的文学功底去揣摩作者创作的这个意境,去领会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意图,小说可以简单的说就是一种叙事,他讲的就是一个故事,而作者通过这个故事所要传达的东西人们在阅读之中往往很明显就感觉得到,小说就比散文来得直白.而人们喜欢读小说的原因:1.在现在的中国人们的文学修养并不算高,那么读散文就显得有些深奥,所以人们更愿意读浅显易懂的小说.
2.小说比散文故事性更强,读来也更为引人入胜,现在的很多人在闲暇之余太过无聊才去看书,那么故事情节更为有趣的小说当然也就成了人们的首选了3.人都是有惰性的,很多人都不喜欢思考,所以人们相对而言更喜欢看小说,就是因为小说浅显易懂,不需要过多的用脑,很多作者都给你明确说出来了,而看散文则需要人们去不断的思考,去揣摩作者的意图,这对大多数人而言无疑是种痛苦.终上所述,小说比散文无疑更为流行,更为为大众所喜好,更有社会市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10-13
第2个回答  2007-10-13
a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