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对人类做出了哪些贡献?

如题所述

说起孔子,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他是咱们中国古老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世尊称为圣人。孔子的儒家自相影响着整个中国,甚至影响到世界,这思想同时也是中国文化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么对于人类历史的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文化上的贡献

我国公元前841年前没有文字史料,是孔子编修的《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把上古文化和文明传承下来的。在孔子时代至今的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中,儒家文化一直是中华文化的主线。孔子是中华上古文化的传承人以及5000年中华文化的奠基人。

观念上的贡献

在历史上夏代尊天命,商代信鬼神,到了西周周公开始制礼作乐,明德慎罚,转向注重礼乐文明。这是中华文化和文明的一大飞跃。孔子不言所谓有意志有灵验的天命和鬼神,而对西周的礼乐文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孔子是引导中国从有神论向无神论观念转变的第一人。

文学上的贡献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据《史记》记载:古者,诗三千余篇,经过孔子整理删定形成了流传至今的《诗经》版本,又叫《诗三百》,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新篇章,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极其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孔子是中国文学史上开创新篇章的第一人。

哲学上的贡献

《易》原本是一部筮(shì)占之书。孔子使《易》这部筮占之书成为大道之源,成为中国哲学之源。孔子作的《易传》由《易》的筮占功能转变到《易》的德义层面上来,其中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等观念已成为人类求变向上的思想基础和中国哲学的宝贵财富。孔子是改造《易》使《易》转向哲学,引发易学革命的第一人。

史学上的贡献

孔子编撰的《春秋》是记载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22年)下至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共二百四十二年鲁国历史的第一部史书。这部《春秋》仅仅一万余字却记载了二百四十二年的历史,可谓言简意丰。《春秋》为我国两千多年史学的发展创立和奠定了基础,应该说中国史学之父不是司马迁而是孔子。孔子开修史之先河,是为我国史学奠基的第一人。

教育上的贡献

在历史上,孔子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私人学校,在设坛办学、教书育人方面遐迩闻名。

孔子办学是政治家办学。他所选编设置的六种教材——《诗》、《书》、《礼》、《乐》、《易》、《春秋》是为培养多方面人才服务的。孔子注重文、行、忠、信的教育,把弟子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进行教学,取得了新的成就。

更为可贵的是,孔子办学主张有教无类,实行全民教育。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孔子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一套完整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论。

德育上的贡献

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道败德失的春秋末期。他不但告诉人们学做人、学文化、学技艺等方面的知识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方面的方法,而且提出了以中华十大传统美德(简称中华十德)——仁、义、礼、智、信、忠、孝、勤、公、省为内容的伦理道德观念。孔子是中国乃至世界的道德先师。

体育上的贡献

孔子一向重视体育锻炼。射和御是孔子开设的六门课程中的两门必修课。射是射箭,御是驾车。作为先生的孔子很重视射箭,他本人的技艺也很高。为了强健身体,孔子不但重视体育,而且注重营养卫生。同体育锻炼相统一,孔子注重养生之道,为后世逐渐形成的养生学铺设了道路。

美育上的贡献

所谓美育,就是培养人的审美能力、审美情操和审美兴趣的教育。孔子是把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并列一起纳入教育内容的第一位先师。从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中我们看到,孔子的诗教、乐教除了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从政本领之外,还有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审美修养和审美情趣之意。

政治上的贡献

尽管孔子的政治生涯比较短暂,但是政绩卓著。孔子倡导道德政治。孔子始终把人际的友善、家庭的和美、邻里的和睦、社会的和谐、人民的福祉、国家的太平摆在重要位置。他提出了仁者爱人的政治主张。

孔子所说的德治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法治是道之以政,齐之以刑。孔子在教化世人、稳定社会、安邦治国方面为后人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时空跨越两千多年,回过头去再看孔子,就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孔子高瞻远瞩,他提出的仁政德治主张,他提出的小康和大同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政治上做出了重大贡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