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看待“搭子”的存在?

如题所述

3月27日,“搭子成为一种新型社交关系”这一词条冲上微博热搜,它提到“搭子,浅于朋友,重于同事或同学,主打一个垂直细分领域的精准陪伴”。实时讨论里,有人说,“搭子”是亲密关系的平替,反映出潜在的“情感降级”;也有人反驳,它分明是亲密关系的提纯版,是符合这一时代下人们心理需求的良性陪伴。
将生活中需要重复的事件进行切割,分发给不同的人,形成“饭搭子”“球搭子”“追剧搭子”等等,或许就能拼装成互联网时代下某个个体的社交网络。这样的社交关系并不孤独,亦无深交,就像浸泡在温水之中,人们不愿离开这样的温水。彻底的静默太过冰凉,和“搭子”的相处可以缓冲消极事件对个体的影响;但人们也不愿意让水沸腾,害怕伴随更深关系而来的矛盾或摩擦灼伤自己。
于是,“搭子”成为了极佳的解决方案。成长于或浸润于互联网环境的人们,很难做到各方面都契合和投缘,或许在线下的有限接触中十分相似,但在精神世界里却是完全没有共同话题的个体。而组成“搭子”不同,只要在某一细分领域拥有相似的脾性和爱好,并且控制着分寸不要越界,就能收获愉悦舒服的时光,排解心中的焦躁或压抑情绪。

从这个视角来看,“搭子”相较于真正的亲密关系,具有更低的“造价”,承担更小的风险,确实可以称得上是一种亲密关系的“平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搭子”是情感降级的产物。它不仅仅是对一段良性亲密关系的追寻,亦是人们在这个时代渴望保持完整自我倾向的投射,这是它和“消费降级”“审美降级”的根本不同。聚时彼此陪伴,散时保持独立自我,抛开了一切不必要的价值观磨合,用情感降级去定义“搭子”无疑是有失偏颇的。
即便“搭子”有其存在合理性和必然性,笔者仍然希望大家偶尔尝试去“越界”。社会化媒体平台经常出现博主分享自己和朋友在某件事上的摩擦,高赞评论大多分为两种,对事情甚至当事人进行是非判断,或者建议“别把他们看得太重”。但事实上,对事情和人进行简单粗暴的是非判断会造成关系的恶化,进而导致对亲密关系的不信任和畏惧,得出“别把他们看得太重”的结论。主动接纳一个人作为朋友在现在的时代变得愈发困难,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面对熟悉的“搭子”曾悄悄地伸出过更深一步的触角,但最后还是退守“安全区”。
社交时代的孤独很轻易地辐射到每一个人,MIT著名心理社会学家Sherry Turkle说:“我们对技术的期待越来越多,对彼此的期待却越来越少。手机与各种社交网络让人觉得永远不会一个人独处,但实际上我们却越来越孤独。”温水钝化了孤独感,但并不代表它不存在,人们不妨在温水中稍稍伸出触角,尝试与他人建立更丰富的精神联系,即使并不契合,也会产生碰撞,碰撞产生回响,回响击碎孤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