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前期中国社会结构的特征

如题所述

近代前期,中国人民的近代化探索主要表现在向发达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从技术—制度—思想等方面由浅入深,逐步深入.虽然最终没有实现国家富强的目的,但客观上有力的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一. 近代化的主要领域及内容
政治领域 政治上的民主化和法制化,实现政治民主化

经济领域 经济上的工业化和机器化,发展资本主义

思想领域 思想上的民主科学理念,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思想以及政治制度

军事领域 创办新式军队和军事工业

外交领域 由传统的闭关锁国转向近代外交

社会生活领域 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精神面貌、衣食住行随着社会变革与经济的发展都在
发生着深刻变化

二. 中国近代化探索中各历史事件的地位和作用
事件 地位 作用

洋务运动 近代化的奠基时期 经济上创建近代工业企业,采用机器生产
军事上引进近代武器,创建新式军队
教育上,发展新式教育,学习西方近代科技
思想上,有利于人们思想上的解放

戊戌变法 思想启蒙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辛亥革命 近代化的里程碑 政治上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
经济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思想上,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思想启蒙运动不断深入,新文化运动蓬勃开展
社会生活上,废除旧的社会陋习,发展近代社会习俗
阶级结构上,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

新文化运动 思想解放 近代史上彻底的思想解放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
的统治地位,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三. 中国近代化探索为什么没能取得成功?
近代中国要想实现国家富强,必须完成两大历史任务:一是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民主,完成民族民主改革;二是实现国家富强.其中民族独立是实现国家富强的前提,实现国家富强是民族独立的最终目的.
中国近代各阶级和阶层的近代化探索都没能解决民族独立这个根本前提,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因此,近代化的探索不可能实现中国的真正富强.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具体因素:①基础薄弱,资金、技术、人才和思想准备不足;②缺乏必备的政治前提和安定的国际国内环境;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低;④思想保守落后;⑤庞大的人口和短缺的自然资源的限制等
四. 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启示
中国近代化的历程艰难曲折,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器物到政治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的过程,即由表及里,层层递进,逐渐深入,近代各阶层的救国探索都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过程,推动了中国的进步和发展;要学习先贤们以天下兴亡为己任,不屈不挠、奋发图强的精神;民族独立是实现近代化的前提;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等.
五. 近代前期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的主要特点
1、探索具有广泛性.近代前期的主要社会阶级,包括地主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中的许多政治派别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探索活动.这是由于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外国的侵略对各个阶级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各阶级在反对外来侵略、维护国家利益方面必然有一致性的一面
2、具有普遍的向西方寻找真理的特点(只有义和团例外).这是因为外国的侵略不仅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也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从闭关锁国和妄自尊大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看到了西方的先进与中国的落后这一现实
3、探索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在学习西方的内容上具有不同的层次.从学技术到学经济政治、从学立宪到学共和,就有许多层次.造成这一特点的原因不仅在于时间上的差异和对西方认识上的差异,更主要的是阶级地位的差异
4、具有继承性.前后提出的各种救国方案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既有量变,又有质的飞跃.如地主阶级洋务派就是继承了地主阶级抵抗派“师夷长技”的思想,但又有一定的变化.在维护封建统治的这一点上是一致的,因而是量变.而早期维新派又是由洋务派转化而来的,他们也继承了洋务派学习西方技术的思想,又发展成为学习西方的政治和经济,这就是质的飞跃,他们不是要维护封建统治,而是反对封建统治
5、具有一定的阶段性.从鸦片战争到《辛丑条约》的签订,反封建和反侵略基本上是分开进行的,是以反侵略为主,而且是直接与外国侵略者进行斗争.原因在于这一时期中外反动势力时战时和,以战为主,外国对华侵略的主要方式是直接的、公开的武装侵略.《辛丑条约》签订以后,反帝反封建斗争结合在一起,突出表现为中国人民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斗争.因为《辛丑条约》签订以后,反动政府成为帝国主义侵华的工具,帝国主义采取以华制华的政策,利用其代理人进行侵略,中国社会两大矛盾趋于合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1-21
近代中国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特征:从政治角度看,主权遭破坏,列强干涉中国内政,中央机构半殖民地化;从经济角度看,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经济日益殖民地化。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指近代中国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形态。半殖民地,是相对于完全殖民地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有自己政府的独立国家,实际上政治、经济等社会各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在社会发展形态上是历史的沉沦;半封建是相对于完全的封建社会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实际上社会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壮大,在社会发展形态上是历史的进步。半殖民地是从国家的政治地位上看的,半封建是从社会经济结构上看的。半殖民地是促成半封建的原因,半封建又是半殖民地的基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