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险单位交了15个月可以领多少失业金?

如题所述

根据中国现行的《失业保险条例》,单位应该为其职工每月缴纳失业险费用,费率为工资总额的1%-1.5%。其中单位应缴纳费用的比例为2/3,职工应缴纳费用的比例为1/3。假设某职工每月工资为5000元,单位每月按照1.5%的费率缴纳失业险,那么单位每个月需要缴纳75元,职工每个月需要缴纳37.5元。

在单位连续缴纳失业险费满12个月后,该单位的职工在失业后即可领取失业金,但失业金的具体金额是根据该职工的缴费年限和工资标准来确定的。一般来说,失业金的计算公式为:失业金=本人缴存月数×个人月缴费额×失业保险待遇比例。

按照最近实行的失业保险待遇标准,失业金的最高标准为上一年度全省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的80%。以江苏省为例,2021年江苏省全年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07,374元,那么失业金的最高标准为107,374×80%÷12=4,516.46元/月。

因此,如果某个职工单位缴纳了15个月的失业险费用,并且其个人缴费标准和失业保险待遇比例都符合最高标准,那么他在领取失业金的时候最高可以领取4,516.46元/月的失业金。当然,实际领取的金额还需要根据该职工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和计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3-31
中国失业险的具体政策和标准因地区而异,一般情况下失业金的数额由失业人员在过去12个月的平均工资和所在地区的失业保险金上限来确定。
以北京市为例,2019年北京市的失业保险金标准为1742元/月,失业人员可以领取最长12个月的失业金,每月金额为上一年度该城市职工平均工资的50%。如果单位交纳的失业保险费为失业人员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的1%,那么一个人交满15个月的失业保险费,失业期间可以领取最长6个月的失业金,每月金额为上一年度该城市职工平均工资的50%。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标准和计算方法可能随着时间和地区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具体金额还需要根据当地的政策和实际情况进行计算。
第2个回答  2023-03-31
失业金的具体计算标准和领取金额因地区和个人缴纳情况而异,可以参考当地社保政策或者咨询当地社保部门。一般来说,失业金的领取金额是根据个人缴纳的失业保险费和缴费时间来计算的。失业保险费的缴纳由个人和单位分别承担,缴费时间越长,领取失业金的金额就越多。根据《失业保险金暂行办法》,失业金的领取期限为最长12个月,具体金额则根据个人的实际缴费情况和所在地区的失业补助水平计算。因此,对于一个单位缴纳了15个月的失业保险费的个人来说,具体可以领取多少失业金,需要参考当地的政策和规定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