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收账款的会计分录(应收账款)

如题:(没搞懂)
企业售给大发公司B产品1000件,销售发票中记录每件售价150元,合计150000元,增值税25500元,价税合计175500元,B产品每件生产成本80元,该批销售商品已预收对方定金50000元,其余货款尚未收到。答案如下:
(1)反映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预收的定金已反映在预收账款账户的贷方,(是不是意味着曾经的会计分录为借银行存款或现金50000,贷预收账款50000)收入实现后,应按款项的实际数额借记该账户,并反映实现的收入和应交的增值税,会计分录如下:
借:预收账款——大发公司 175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50000
应交税金——增值税(销项税) 25500
以后收到其余货款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预收账款。
(2)结转主营业务成本,应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主营业务成本 80000
贷:库存商品 80000
我没有搞懂的是:
预收账款明明只收了50000,为什么此处的第一步要作预收账款175500呢
为什么第一步的会计分录不是这样的:
借:预收账款 50000
应收账款 125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50000
应交税金——增值税(销项税)25500

预收货款的会计分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22

1、收到50000定金:

借:应收账款 175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50000

应交税金--增(销) 25500

借:银行存款 50000

贷:预收账款 50000

2、收到余款:

借:银行存款 125500

预收账款 50000

贷:应收账款 175500

实务中只在预收账款挂账核算这笔业务,而理论的方法却要再应收和预收两个科目挂账核算。单看这一笔交易是很清楚的。可是如果是一堆的业务交杂在一起,就很容易弄混。

扩展资料:

预收账款按应收账款方式进行控制。按具体客户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具体可采用如下方式:1、区域分布/具体客户模式;2、合约结合具体客户模式;3具体客户模式,对客户不多的企业,采取具体客户模式进行明细核算。预收账款是负债类科目,是指己方预收对方的账款,而实际的货物还没有发出!

1、销售未实现时,

借: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贷:预收账款

2、销售实现时,

借:预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不单独设“预收账款”科目的企业,预收的账款在“应收账款”科目核算。

1、在“应收账款”的贷方登记收到的预收款数额:

借: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贷:应收账款

2、发出货物开出发票时: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若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还应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小规模企业不需要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预收账款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常用会计分录大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3-01-08

一、预收账款账务处理

1、收到预收账款:

借:银行存款

贷:预收账款

2、收到剩余货款:

借:预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银行存款

贷:预收账款

3、预收账款不多的企业,将预收款项记入“应收账款”贷方

收到预付款项: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收到剩余货款: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二、预收账款不多的企业,可以不设“预收账款”科目,预收款项通过“应收账款”科目核算。

资产负债表上

应付账款项目期末数=应付账款贷方余额+预付账款贷方余额

预付账款项目期末数=应付账款借方余额+预付账款借方余额

扩展资料:

1、借方发生额(表示预收账款减少)

与收入同步确认的应收未收款项、已核销坏账客户确认恢复付款能力、从“应收账款”科目转入、从“其他应收款”科目转入、因应收票据到期未付款而转入、帖现商业汇票到期未付款转短期贷款、代购货单位垫付的包装费运杂费保险费;

2、贷方发生额(表示预收账款增加)

预收客户之预付款项、收到的营业款项、预收的商业汇票、以存货清偿应收账款、以股权清偿应收账款、以债权清偿应收账款、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清偿、已经确认之坏账损失、因债务重组损失的款项、“应收账款”或“其他应付款”科目转入。

3、期末余额

预收账款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向购货单位预收的款项,期末借方余额属应收账款性质,反映企业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预收账款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4
其实第一步严格意义上来说应该是
收到50000定金:
借:应收账款 175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50000
应交税金--增(销) 25500
借:银行存款 50000
贷:预收账款 50000
收到余款:
借:银行存款 125500
预收账款 50000
贷:应收账款 175500

但是,事务操作中可能会像答案那样简化处理。
收到50000定金:
借:预收账款——大发公司 175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50000
应交税金——增值税(销项税) 25500
收到余款:
借:银行存款 175500
贷:预收账款——大发公司 175500
这样操作的好处:1、实务总共只用做两笔分录,而理论的方法要做三笔。
2、实务中只在预收账款挂账核算这笔业务,而理论的方法却要再应收和预收两个科目挂账核算。单看这一笔交易是很清楚的。可是如果是一堆的业务交杂在一起,就很容易弄混。
实务中讲究用尽量少的科目去核算,最注重的是清爽。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1-11-15
为什么第一步的会计分录不是这样的:——为了方便,就在一个预收账款科目里核算追问

是不是意味着,预收账款的借方就是应收账款,所以会存在预收账款转应收账款的问题?

追答

是的。两个科目都用,不利于对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