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春秋战国文化形成的原因和特点的理解?

如题所述

  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变动,大混乱,大变革时期。剧烈的社会变革,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造成了文化上井喷式的大发展。春秋战国时代随着新工具的采用(代表为铁质农具的广泛使用)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旧的生产方式的解体(井田制的瓦解,井田制是土地所有制形式,也是生产方式)以奴隶制为代表的西周-东周奴隶主贵族政权的瓦解,新兴地主阶级(军功地主)取代了旧的奴隶主贵族(个人观点其实是以自耕农-军功地主为主体的亚细亚生产模式取代封建农奴制)新的社会阶层出现(军功地主-自耕农,自由手工业者,商人)各思想流派也应运而生形成百家争鸣的格局,并成为中华民族的思想来源。
  1儒家代表了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要求(历史书上的,个人观点其实是封建农奴制下的封建贵族)要求复礼(恢复周礼,也就是维护封建农奴制)
  2法家则提出了以法治为主体的权,术,势,体现出新兴的地主阶级要求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以法立国,以个人能力取代血统关系取得政治权力。经济上保障土地私有。(最经典的就是商鞅的商君书)
  3道家则是对剧烈社会变革产生恐惧,逃避心理的人群的想法。
  4墨家学派体现出小工商业者,社会下层民众对社会安定的需求。
  5随着春秋战国时期战争规模的扩大,战争形式的变革,战争主体的变化,迫切需要用科学的规律指导战争,取得胜利,兵家也就应运而生了。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各思想流派正是代表当时各社会阶层的政治需要,和现实要求而出现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1-28
(一)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繁荣的原因。
1.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农具、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新的封建生产方式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新兴的地主阶级为巩固政治地位,也大力发展生产。这样,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为文化的繁荣奠定了物质基础。
2.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奴隶制的瓦解和封建制的形成,奴隶主贵族的势力进一步削弱,封建地主阶级逐步掌握了政权,阶级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新旧势力的剧烈斗争,促进了学术思想的活跃,涌现出一大批人才。  总之,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革,成为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繁荣的前提和条件。

(二)春秋战国文化特点: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争鸣,呈现出群星灿烂、盛况空前的局面,是我国古代史上光辉的一页。研究这一段丰富多彩的历史,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年)的百家争鸣。其内容包括:1、“学在官府”局面的打破,使学术下到民间,形成诸子百家;2、百家争鸣从鲁国儒墨显学之争,到儒墨杨三家鼎立的局面;3、以儒家向法家转化为特点的魏的西河之学;4、以属楚文化的陈、宋为中心的老庄学派为道家的右翼;5、齐稷下学宫的黄老之学则是道家的左翼;兼容并包的稷下之学,使百家争鸣发展到高潮,其中有田齐法家、阴阳家、兵家、名家等;在争鸣中各家也相互影响,6、《吕氏春秋》的杂家之学,反映了百家趋于融合。
比较重要的思想有一下:
老子的政治主张是“无为”,他的理想社会是“小国寡民”的社会。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仁者,爱人”,维护周“礼”,主张贵贱有序。教育方面提倡“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
韩非提出“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
第2个回答  2011-11-27
春秋战国形成的原因:东周以后就进入了春秋,其实进入春秋以后,周天子已经没有多少权利了,他只能依靠各地诸侯,各地诸侯之所以不杀周天子取而代之,是因为周天子再怎么说也是名誉上的天子,谁先动手,正好给别的诸侯带到小辫子,然后遭到各地诸侯讨伐,被灭国,所以就出现周天子安稳坐名誉主席,诸侯混战争霸
春秋战国文化特点:百家争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