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这篇文章的具体内容

93岁的奶奶第三次脑梗后被送进了医院。医生对我们说,奶奶没救了。他们连病房都没有让奶奶住,直接送观察室。在那样的情况下,我和父亲达成了一致——医院放弃但我们不放弃。老话说,生病的人能够吃得进东西就好办了,奶奶深度昏迷,根本... 好象是2006年6月18日新民晚报的内容

主持人的话:

读书的时候,朱自清的《背影》是必背的课文。多年以后,文中那个头戴黑布小帽,身穿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抱着橘子穿过铁道,爬上月台的身影,恍若同自己熟悉的某个身影重叠起来了。那便是父亲,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第一个可以依赖的男人。今天是父亲节,让我们向所有的父亲致敬!

1 父亲教会我对生命的尊重

云生 30岁 市场策划

我是今年5月结婚的,结婚后短短的几星期里,我和妻子每天下班回家只忙两件事:烧饭、洗衣服,这两件事情够我们忙到半夜11点。当自己被家务纠缠得辛苦时,我不禁感慨,真不知道过去的那么多年里,我的父母为了我们家,为了我,是怎样的劳碌。

事实上,在我生命的前20年,我一直都认为我的父亲不是个称职的父亲。外婆去世的时候,我们一家去公墓给外婆的骨灰下葬。站在父母身后,我忽然发现他们的头发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白了。那一刻我忽然有点担心,担心哪天我会失去他们。

我对父亲的态度彻底改变是在去年。93岁的奶奶第三次脑梗后被送进了医院。医生对我们说,奶奶没救了。他们连病房都没有让奶奶住,直接送观察室。在那样的情况下,我和父亲达成了一致——医院放弃但我们不放弃。老话说,生病的人能够吃得进东西就好办了,奶奶深度昏迷,根本无法进食。爸爸买来蔬菜在水里煮熟榨出汁,把一些天然的维生素片、蛋白粉等磨碎,混在蔬菜汁里,用针筒一滴一滴喂到奶奶的嘴里。在爸爸的努力下,奶奶奇迹般地康复起来。她从深度昏迷中醒来,开始会说话,最后,当奶奶可以起床时,她终于出院了。奶奶出院后,父亲就带着家里那条12岁的老狗搬到奶奶的住处寸步不离地照顾她。今年5月18日,我30岁生日那天,我举行了婚礼。之前,爸爸告诉奶奶,孙子要结婚了。奶奶说,那我给他200块红包。当爸爸将这个话告诉我的时候,我们都激动得要哭了——奶奶从深度昏迷到有了清晰的逻辑思维,这是多么大的奇迹。

婚礼上,我对所有的亲朋好友说,我很庆幸自己生在这样的一个家庭。我从母亲那里学到怎样为人处世,从父亲身上学到对生命的尊重。我告诉大家,父亲对别人不求回报的付出,对我影响特别大。现在的我,心里充满感恩,因为在我身边,最亲爱的人——父母、奶奶都还健康,还能够让我有时间和他们度过以后的时光。这是我生平第一次向父亲表达自己对他的感激。我想,父亲节这天,我会和父亲一起坐下来聊聊,分享一下我新婚的幸福,以后的日子,我也还有许多事情要向父亲请教。

2 他哭了,于是我知道他是那么爱我

珊珊 20岁 学生

爸爸是个很传统的人,对我很严格,他坚信任何坏毛病、坏习惯只要痛打一顿,就能让我记牢不再犯。所以,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常常因为啃手指甲这样的小事挨打。

记得那是我初中时,有一次,和父亲约好放学在车站见。可是,我上完课以后和同学一起去吃饭了。回家后,看到的是父亲因为生气和焦急而有点变形的脸。他在车站等了我很久,联系不上我,还以为我出了什么意外。那是父亲最后一次打我。后来,父亲再也没打过我,连中考失利都没打我。他说,人大了,就算做错事也不能随便打了。

高考时,我考取了北京的学校。爸爸妈妈一起送我去北京。真到要离开家去另一个城市读书的时候,我忽然觉得特别难过,一路上我一直在哭。爸爸妈妈帮着我把被褥、脸盆、热水瓶等行李送进寝室,帮我支好了帐子,放好所有的东西,就要去赶傍晚的火车回上海了。我拉着妈妈的手送他们去学校门口,妈妈一个劲地抹眼泪,嘱咐我要吃好穿暖什么的,忽然我听到爸爸的声音有点不对头,回头一看,居然发现他眼睛红红的,哽咽着说不出话来。大概是他不愿意我看到他这个样子,所以把我往寝室推,叫我不要送了,有空多打电话回家。这是我至今为止唯一的一次看到爸爸哭。在那一刻我忽然意识到,他是那么爱我的呀。

我知道爸爸很牵挂我,虽然每次打电话回家,他都只说两句就把电话交到妈妈手里。可是我知道他的惦念。不过,今年5月份他生日的时候,我还是忘记给他打电话了。幸好6月份还有一个父亲节,这几天我一直在想该在那天给他发个什么信息,或者打个电话说点什么。你也知道,和爸爸说话跟和妈妈不一样,太煽情的那种,说不出口的。

3 “用老子的钱读书,不许抽烟”

田野 37岁 运营总监

有件事情,直到父亲去世后很久,我才意识到。父亲是个性格暴躁的人,教育孩子时总信奉棒打出孝子,打起我们来下手一直很重。所以,从小我都和母亲更亲近,母亲却说我像父亲,我也想不到原来自己跟父亲那么像。

记得我要离开家去峨眉上学那天,我爸和另一个同学的爸一起去搞了一辆可以坐40多个人的大巴,专程送我们去火车站。偌大的车上就我们4个,加司机才5个人。到了火车站以后,我们又和其他几个同路的同学碰了头。我爸看见他们在抽烟,就专门把我拉到一边说:“今后你挣了钱了,要抽烟要干嘛我不管,现在你是用老子的钱读书,就是不许抽烟!”多的话一句没有,也没有说什么好好读书啊,或者保重什么的。后来,整个大学四年,我几乎没有碰过香烟。

就是在母亲说过那句话后,我反省自己,发现自己身上留下了许多父亲的烙印。父亲退休前,朋友不多,尤其是在单位上和领导的关系很僵,他很看不上那些官腔十足的人,而别人也都认为父亲性格孤僻难以相处。我并不孤僻,但我继承了父亲的耿直,对于那些爱打官腔的人也十分看不惯。最重要的是,父亲从小就教我要自立,能自己完成的决不依靠别人,这些年来我也一直都是这样做的。我想,这是他留给我的最大财富吧?

4 我曾是没爸的孩子

晓易 26岁 律师

我出生在一个单亲家庭,在我还不记事的时候,父母就离婚了。二三岁的时候我完全不懂事,那个时候觉得家的概念就是有一个妈妈和一个小小的我。而对“爸爸”这个词的理解就是,那是如同“叔叔”、“伯伯”之类的一种对熟悉的成年男性的称呼。童年的记忆里,这个叫“爸爸”的人隔一两个星期就会来看我,带我出去玩。

这种无忧无虑的日子,在小学时戛然而止。一次,班上一个男生揭露了我“单亲家庭”的背景,并说我是“没爸的孩子”。我这才意识到,我的家庭和别的孩子的家庭不一样,也重新认识了那个叫“爸爸”的男人的身份。不过,由于从小家里就只有我和妈妈,我养成了独立的习惯,所以,虽然遭遇到这样的打击,心里却从来没有恨过那个离弃我和我妈的男人。不过,想有个完整的家的愿望却开始在心里萌芽。我经常找个理由,要妈妈带着我和爸爸一起吃个饭,去公园玩什么的。还不时地拽着妈妈上爸爸那里住两天。十来岁的小孩子还不懂得什么叫爱情,不过,很明显爸爸妈妈在一起的时候还是挺开心的。终于,在我升入中学以后,他们复婚了。我终于有了一个完整的家。

我们这个三口之家虽然不富裕,但是也终于把我培养成了大学生。上大学以后,我家的经济状况更加拮据了,爸爸那个时候才一千元一个月的工资,而我的学费一年下来要五千多。那段日子,爸爸特别省吃俭用。当年,他就是因为年轻贪玩和我妈妈离婚的,而在我读大学的几年里,他一件新衣服都没有给自己买过,唯一的嗜好抽烟,也为了我节省了许多。

亲情总是平实的。和大多数人一样,我也很少对爸爸说什么肉麻的亲热话。但是我每次出去旅游,都会给他带两包当地的烟回来。他生日的时候也会记得买礼物给他。虽然都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但爸爸总会很自豪地告诉别人,看,这是我女儿给我买的!

5 父爱无言

阿闻 32岁 部门主管

印象中,高大的父亲总是不苟言笑,甚至有些不近人情。我读书早,升入初中时,我实际上还不到10周岁,身高只有1.29米,是全校最矮小的学生。每周,总有几个中午,我和同学们都会回家去。每次回家的路上,当身后骑来一辆往家方向去的自行车时,大家都会厚着脸皮,请求骑车人载上一程。很多次,父亲骑车从身后驶来,一旁的同学总是惊喜地对我说:“你爸来了,快坐车回家吧。”当父亲骑到我的身边时,速度会缓下来,却从来不停,只交代一句“小心车子,早点回家”,便独自走了。看着父亲远去的背影,年幼的我有些怨恨。母亲为此还质问过父亲,父亲的回答是:“温室里的盆景成不了栋梁。”

长大后的我,执意要出去“见识世面”。出发那天,父亲去送我。列车启动后,我钻在人群的缝隙中向父亲挥手告别,父亲跟着车厢走着,脸色凝重,眼眶发红,欲言又止,手定格在空中。我心情复杂,依然无法解读父亲的情感。

那年,李春波的歌曲《一封家书》红遍大江南北,我也开始养成了写家信的习惯。父亲是每封信都回,并且每封回信都是好几页纸,上面写着理想、追求和奋斗,也会写着“保重身体,注意休息”,却绝少提及他自己的内心情感。

现在,为了个人的发展我选择留在上海,每年的春节我都会回家,去吃那顿象征团圆的年夜饭。而父亲,总是在楼下的那个路口迎候着我。去年春节,我坐火车坐过了站,换车后回到家,已经晚了一个多小时,父亲依然在那个熟悉的路口,在凛冽的寒风中,候着。那一刻,巨大而温暖的爱意在我的心头不断涌动,我终于读懂了一句话:父爱无言。

◎结束语◎

对父亲的记忆大抵不似对母亲的那般充满温情。在你磕磕绊绊的成长路上,他打疼过你,他骂哭过你,他以坚实的脊背和有力的臂膀表达他的爱。而他的心情,总是很容易让我们忽略。他是我们的父亲。第一个教你懂得什么是力量的人。当你的生命之花怒放,请记得在你背后还有垂垂老去的他。在你需要的时候,即便耗尽最后的力气,他也会是那个坚持在背后支撑你的人。不要不好意思,更不要以为他不需要,向他表达你的关爱,在任何一个平实的日子。你们血脉相连,这就是最好的理由。

参考资料:http://www.news365.com.cn/xmwb/xqtygb/t20060618_981572.htm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9-03
日期:2006-06-18 作者:李阳 颜可维译 来源:新民晚报

即使不懂足球的人也都知道贝利。在他那个时代,巴西足球选手被公认为踢出了最赏心悦目的足球,而他又被公认为是其中最为出色者。他曾经三次举起了世界杯,并且始终是巴西的头号射手。但他不过像许多人一样,只是一名运动员,一名足球选手,却怎样成了全世界的偶像人物呢?仅仅是因为他球踢得最好?还是因为兼有其他品质呢?在德国世界杯如火如荼举行之际,本报今起连载《球王贝利自传》。该书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

1.在圣洛伦索发生的事情改变了我们全家的生活
无论我们活得多么长,我们都不会忘记自己小的时候。记忆就像一部我们可以独自观赏的电影。而对我来说,童年时代是这部电影最精彩的部分:我的思绪一次又一次回到过去,回到那天真无邪的年代,回到那梦想和梦魇交织的岁月。
我1940年10月23日出生在巴西东南部里约热内卢正北边米纳斯吉拉斯州的特雷斯科拉桑斯。我走过的路不算短了,但奇怪的是,那个地方几乎没有什么事让我想不起来。我出身贫寒,降生的小房子是用二手的旧砖建起的,虽然这使得它听上去好像还很坚实,但从外观上你一眼就能看出它摇摇欲坠,而它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尽管我很骄傲这条街以我的名字命名了,而且那座房子上甚至安装了一块饰板,指明这是我出生的地方,但房子本身却没有什么变化,看上去依旧寒酸。我被抱到了这个世界上,我的叔叔若热惊叫道:“他可真够黑的!”——也许这句话回答了我父亲的第一个问题,我究竟是个男孩还是女孩。我父亲在得知了我的性别后显然很高兴,他戳着我干瘦的腿说道:“这孩子将成为一名优秀的足球选手。”我母亲当时的反应不得而知,但我想她对这个预言不会很高兴的。
就在我出生前不久,另一样东西来到了特雷斯科拉桑斯,那就是电。为了庆祝我们日常生活的这一重大改善,父亲给我起名为埃德松,以表达对电灯泡的发明者托马斯·爱迪生的敬意。父亲唐丁霍是名优秀的选手。他踢前锋,他个子大,几乎有六英尺高,而且头球功夫十分了得。据说父亲曾经在一场比赛中五度头球破门。但那时候我还小,记不得有这事了。当后来我射进了1000个球后,一些记者们开始调查起这一传说的真伪。据他们报道,这是唯一不属于贝利而属于他父亲的进球纪录!现在只有天知道了……
1944年在圣洛伦索发生的事情改变了我们全家的生活——特别是我。我父亲收到了圣保罗西北方包鲁一家足球俱乐部的邀请,去为他们踢球,同时,更重要的是,他们还为他在当地政府中谋到了一份公务员的差事。他去那里了解过情况后很是满意,而我母亲也对那份非足球的工作满心欢喜,认为这将使我们的家庭生活更加安稳,并大大改善家庭财务状况。她希望我们能就此摆脱近乎赤贫的窘境。
我们于1944年9月15日到达包鲁,对前景充满信心——现在我的父亲有机会展示他的足球才华了,因为不用再担心钱,他将更加出彩。我父亲射进了很多球,成为最佳球员。他在城中出了名。然而好景不长,他的膝伤实在是糟糕。我还记得他每天晚上一瘸一拐地回到家里,坐在那里看着他肿起的膝盖。那时包鲁的医疗条件很差,我通常也只能为他取来冰块,帮他敷在膝盖上。那时的医生可能根本不知道“半月板”这个词,更不用说为它做手术了。父亲能上场的时间越来越少,直到在BAC队踢了八年之后,他彻底地放弃了。
在父亲因伤不能上场时,我们家便度日维艰。弟弟佐卡、妹妹玛丽亚·露西娅和我总是光着脚,只能穿旧衣服。我们的房子又小又挤,屋顶还是漏的。由于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我记得有几次妈妈给我们的饭只有面包和一小片香蕉。我们从未断过顿——就像巴西许多境况比我们还糟的家庭一样——但是对我母亲来说,生活中总是笼罩着恐惧,对于无米下炊的恐惧。我活了65岁,明白的一个道理是:对生计的恐惧是世界上最可怕的恐惧。
我也该为家里分忧,毕竟我是长子,所以我决心也做点事。大概是7岁时,我勉强攒够了置备一套擦鞋工具的钱,这要感谢若热的帮助。我打算在包鲁繁华的十字路口转转,靠替人们擦本已锃光发亮的皮鞋来挣几个铜板。但我母亲却坚决要求我不能离家太远,只能从邻居中揽活儿。

球王贝利自传(2)
第2个回答  2007-09-03
致敬,父亲!

主持人的话:

读书的时候,朱自清的《背影》是必背的课文。多年以后,文中那个头戴黑布小帽,身穿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抱着橘子穿过铁道,爬上月台的身影,恍若同自己熟悉的某个身影重叠起来了。那便是父亲,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第一个可以依赖的男人。今天是父亲节,让我们向所有的父亲致敬!

1 父亲教会我对生命的尊重

云生 30岁 市场策划

我是今年5月结婚的,结婚后短短的几星期里,我和妻子每天下班回家只忙两件事:烧饭、洗衣服,这两件事情够我们忙到半夜11点。当自己被家务纠缠得辛苦时,我不禁感慨,真不知道过去的那么多年里,我的父母为了我们家,为了我,是怎样的劳碌。

事实上,在我生命的前20年,我一直都认为我的父亲不是个称职的父亲。外婆去世的时候,我们一家去公墓给外婆的骨灰下葬。站在父母身后,我忽然发现他们的头发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白了。那一刻我忽然有点担心,担心哪天我会失去他们。

我对父亲的态度彻底改变是在去年。93岁的奶奶第三次脑梗后被送进了医院。医生对我们说,奶奶没救了。他们连病房都没有让奶奶住,直接送观察室。在那样的情况下,我和父亲达成了一致——医院放弃但我们不放弃。老话说,生病的人能够吃得进东西就好办了,奶奶深度昏迷,根本无法进食。爸爸买来蔬菜在水里煮熟榨出汁,把一些天然的维生素片、蛋白粉等磨碎,混在蔬菜汁里,用针筒一滴一滴喂到奶奶的嘴里。在爸爸的努力下,奶奶奇迹般地康复起来。她从深度昏迷中醒来,开始会说话,最后,当奶奶可以起床时,她终于出院了。奶奶出院后,父亲就带着家里那条12岁的老狗搬到奶奶的住处寸步不离地照顾她。今年5月18日,我30岁生日那天,我举行了婚礼。之前,爸爸告诉奶奶,孙子要结婚了。奶奶说,那我给他200块红包。当爸爸将这个话告诉我的时候,我们都激动得要哭了——奶奶从深度昏迷到有了清晰的逻辑思维,这是多么大的奇迹。

婚礼上,我对所有的亲朋好友说,我很庆幸自己生在这样的一个家庭。我从母亲那里学到怎样为人处世,从父亲身上学到对生命的尊重。我告诉大家,父亲对别人不求回报的付出,对我影响特别大。现在的我,心里充满感恩,因为在我身边,最亲爱的人——父母、奶奶都还健康,还能够让我有时间和他们度过以后的时光。这是我生平第一次向父亲表达自己对他的感激。我想,父亲节这天,我会和父亲一起坐下来聊聊,分享一下我新婚的幸福,以后的日子,我也还有许多事情要向父亲请教。

2 他哭了,于是我知道他是那么爱我

珊珊 20岁 学生

爸爸是个很传统的人,对我很严格,他坚信任何坏毛病、坏习惯只要痛打一顿,就能让我记牢不再犯。所以,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常常因为啃手指甲这样的小事挨打。

记得那是我初中时,有一次,和父亲约好放学在车站见。可是,我上完课以后和同学一起去吃饭了。回家后,看到的是父亲因为生气和焦急而有点变形的脸。他在车站等了我很久,联系不上我,还以为我出了什么意外。那是父亲最后一次打我。后来,父亲再也没打过我,连中考失利都没打我。他说,人大了,就算做错事也不能随便打了。

高考时,我考取了北京的学校。爸爸妈妈一起送我去北京。真到要离开家去另一个城市读书的时候,我忽然觉得特别难过,一路上我一直在哭。爸爸妈妈帮着我把被褥、脸盆、热水瓶等行李送进寝室,帮我支好了帐子,放好所有的东西,就要去赶傍晚的火车回上海了。我拉着妈妈的手送他们去学校门口,妈妈一个劲地抹眼泪,嘱咐我要吃好穿暖什么的,忽然我听到爸爸的声音有点不对头,回头一看,居然发现他眼睛红红的,哽咽着说不出话来。大概是他不愿意我看到他这个样子,所以把我往寝室推,叫我不要送了,有空多打电话回家。这是我至今为止唯一的一次看到爸爸哭。在那一刻我忽然意识到,他是那么爱我的呀。

我知道爸爸很牵挂我,虽然每次打电话回家,他都只说两句就把电话交到妈妈手里。可是我知道他的惦念。不过,今年5月份他生日的时候,我还是忘记给他打电话了。幸好6月份还有一个父亲节,这几天我一直在想该在那天给他发个什么信息,或者打个电话说点什么。你也知道,和爸爸说话跟和妈妈不一样,太煽情的那种,说不出口的。

3 “用老子的钱读书,不许抽烟”

田野 37岁 运营总监

有件事情,直到父亲去世后很久,我才意识到。父亲是个性格暴躁的人,教育孩子时总信奉棒打出孝子,打起我们来下手一直很重。所以,从小我都和母亲更亲近,母亲却说我像父亲,我也想不到原来自己跟父亲那么像。

记得我要离开家去峨眉上学那天,我爸和另一个同学的爸一起去搞了一辆可以坐40多个人的大巴,专程送我们去火车站。偌大的车上就我们4个,加司机才5个人。到了火车站以后,我们又和其他几个同路的同学碰了头。我爸看见他们在抽烟,就专门把我拉到一边说:“今后你挣了钱了,要抽烟要干嘛我不管,现在你是用老子的钱读书,就是不许抽烟!”多的话一句没有,也没有说什么好好读书啊,或者保重什么的。后来,整个大学四年,我几乎没有碰过香烟。

就是在母亲说过那句话后,我反省自己,发现自己身上留下了许多父亲的烙印。父亲退休前,朋友不多,尤其是在单位上和领导的关系很僵,他很看不上那些官腔十足的人,而别人也都认为父亲性格孤僻难以相处。我并不孤僻,但我继承了父亲的耿直,对于那些爱打官腔的人也十分看不惯。最重要的是,父亲从小就教我要自立,能自己完成的决不依靠别人,这些年来我也一直都是这样做的。我想,这是他留给我的最大财富吧?

4 我曾是没爸的孩子

晓易 26岁 律师

我出生在一个单亲家庭,在我还不记事的时候,父母就离婚了。二三岁的时候我完全不懂事,那个时候觉得家的概念就是有一个妈妈和一个小小的我。而对“爸爸”这个词的理解就是,那是如同“叔叔”、“伯伯”之类的一种对熟悉的成年男性的称呼。童年的记忆里,这个叫“爸爸”的人隔一两个星期就会来看我,带我出去玩。

这种无忧无虑的日子,在小学时戛然而止。一次,班上一个男生揭露了我“单亲家庭”的背景,并说我是“没爸的孩子”。我这才意识到,我的家庭和别的孩子的家庭不一样,也重新认识了那个叫“爸爸”的男人的身份。不过,由于从小家里就只有我和妈妈,我养成了独立的习惯,所以,虽然遭遇到这样的打击,心里却从来没有恨过那个离弃我和我妈的男人。不过,想有个完整的家的愿望却开始在心里萌芽。我经常找个理由,要妈妈带着我和爸爸一起吃个饭,去公园玩什么的。还不时地拽着妈妈上爸爸那里住两天。十来岁的小孩子还不懂得什么叫爱情,不过,很明显爸爸妈妈在一起的时候还是挺开心的。终于,在我升入中学以后,他们复婚了。我终于有了一个完整的家。

我们这个三口之家虽然不富裕,但是也终于把我培养成了大学生。上大学以后,我家的经济状况更加拮据了,爸爸那个时候才一千元一个月的工资,而我的学费一年下来要五千多。那段日子,爸爸特别省吃俭用。当年,他就是因为年轻贪玩和我妈妈离婚的,而在我读大学的几年里,他一件新衣服都没有给自己买过,唯一的嗜好抽烟,也为了我节省了许多。

亲情总是平实的。和大多数人一样,我也很少对爸爸说什么肉麻的亲热话。但是我每次出去旅游,都会给他带两包当地的烟回来。他生日的时候也会记得买礼物给他。虽然都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但爸爸总会很自豪地告诉别人,看,这是我女儿给我买的!

5 父爱无言

阿闻 32岁 部门主管

印象中,高大的父亲总是不苟言笑,甚至有些不近人情。我读书早,升入初中时,我实际上还不到10周岁,身高只有1.29米,是全校最矮小的学生。每周,总有几个中午,我和同学们都会回家去。每次回家的路上,当身后骑来一辆往家方向去的自行车时,大家都会厚着脸皮,请求骑车人载上一程。很多次,父亲骑车从身后驶来,一旁的同学总是惊喜地对我说:“你爸来了,快坐车回家吧。”当父亲骑到我的身边时,速度会缓下来,却从来不停,只交代一句“小心车子,早点回家”,便独自走了。看着父亲远去的背影,年幼的我有些怨恨。母亲为此还质问过父亲,父亲的回答是:“温室里的盆景成不了栋梁。”

长大后的我,执意要出去“见识世面”。出发那天,父亲去送我。列车启动后,我钻在人群的缝隙中向父亲挥手告别,父亲跟着车厢走着,脸色凝重,眼眶发红,欲言又止,手定格在空中。我心情复杂,依然无法解读父亲的情感。

那年,李春波的歌曲《一封家书》红遍大江南北,我也开始养成了写家信的习惯。父亲是每封信都回,并且每封回信都是好几页纸,上面写着理想、追求和奋斗,也会写着“保重身体,注意休息”,却绝少提及他自己的内心情感。

现在,为了个人的发展我选择留在上海,每年的春节我都会回家,去吃那顿象征团圆的年夜饭。而父亲,总是在楼下的那个路口迎候着我。去年春节,我坐火车坐过了站,换车后回到家,已经晚了一个多小时,父亲依然在那个熟悉的路口,在凛冽的寒风中,候着。那一刻,巨大而温暖的爱意在我的心头不断涌动,我终于读懂了一句话:父爱无言。

◎结束语◎

对父亲的记忆大抵不似对母亲的那般充满温情。在你磕磕绊绊的成长路上,他打疼过你,他骂哭过你,他以坚实的脊背和有力的臂膀表达他的爱。而他的心情,总是很容易让我们忽略。他是我们的父亲。第一个教你懂得什么是力量的人。当你的生命之花怒放,请记得在你背后还有垂垂老去的他。在你需要的时候,即便耗尽最后的力气,他也会是那个坚持在背后支撑你的人。不要不好意思,更不要以为他不需要,向他表达你的关爱,在任何一个平实的日子。你们血脉相连,这就是最好的理由。
第3个回答  2007-09-03
读书的时候,朱自清的《背影》是必背的课文。多年以后,文中那个头戴黑布小帽,身穿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抱着橘子穿过铁道,爬上月台的身影,恍若同自己熟悉的某个身影重叠起来了。那便是父亲,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第一个可以依赖的男人。今天是父亲节,让我们向所有的父亲致敬!

1 父亲教会我对生命的尊重

云生 30岁 市场策划

我是今年5月结婚的,结婚后短短的几星期里,我和妻子每天下班回家只忙两件事:烧饭、洗衣服,这两件事情够我们忙到半夜11点。当自己被家务纠缠得辛苦时,我不禁感慨,真不知道过去的那么多年里,我的父母为了我们家,为了我,是怎样的劳碌。

事实上,在我生命的前20年,我一直都认为我的父亲不是个称职的父亲。外婆去世的时候,我们一家去公墓给外婆的骨灰下葬。站在父母身后,我忽然发现他们的头发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白了。那一刻我忽然有点担心,担心哪天我会失去他们。

我对父亲的态度彻底改变是在去年。93岁的奶奶第三次脑梗后被送进了医院。医生对我们说,奶奶没救了。他们连病房都没有让奶奶住,直接送观察室。在那样的情况下,我和父亲达成了一致——医院放弃但我们不放弃。老话说,生病的人能够吃得进东西就好办了,奶奶深度昏迷,根本无法进食。爸爸买来蔬菜在水里煮熟榨出汁,把一些天然的维生素片、蛋白粉等磨碎,混在蔬菜汁里,用针筒一滴一滴喂到奶奶的嘴里。在爸爸的努力下,奶奶奇迹般地康复起来。她从深度昏迷中醒来,开始会说话,最后,当奶奶可以起床时,她终于出院了。奶奶出院后,父亲就带着家里那条12岁的老狗搬到奶奶的住处寸步不离地照顾她。今年5月18日,我30岁生日那天,我举行了婚礼。之前,爸爸告诉奶奶,孙子要结婚了。奶奶说,那我给他200块红包。当爸爸将这个话告诉我的时候,我们都激动得要哭了——奶奶从深度昏迷到有了清晰的逻辑思维,这是多么大的奇迹。

婚礼上,我对所有的亲朋好友说,我很庆幸自己生在这样的一个家庭。我从母亲那里学到怎样为人处世,从父亲身上学到对生命的尊重。我告诉大家,父亲对别人不求回报的付出,对我影响特别大。现在的我,心里充满感恩,因为在我身边,最亲爱的人——父母、奶奶都还健康,还能够让我有时间和他们度过以后的时光。这是我生平第一次向父亲表达自己对他的感激。我想,父亲节这天,我会和父亲一起坐下来聊聊,分享一下我新婚的幸福,以后的日子,我也还有许多事情要向父亲请教。

2 他哭了,于是我知道他是那么爱我

珊珊 20岁 学生

爸爸是个很传统的人,对我很严格,他坚信任何坏毛病、坏习惯只要痛打一顿,就能让我记牢不再犯。所以,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常常因为啃手指甲这样的小事挨打。

记得那是我初中时,有一次,和父亲约好放学在车站见。可是,我上完课以后和同学一起去吃饭了。回家后,看到的是父亲因为生气和焦急而有点变形的脸。他在车站等了我很久,联系不上我,还以为我出了什么意外。那是父亲最后一次打我。后来,父亲再也没打过我,连中考失利都没打我。他说,人大了,就算做错事也不能随便打了。

高考时,我考取了北京的学校。爸爸妈妈一起送我去北京。真到要离开家去另一个城市读书的时候,我忽然觉得特别难过,一路上我一直在哭。爸爸妈妈帮着我把被褥、脸盆、热水瓶等行李送进寝室,帮我支好了帐子,放好所有的东西,就要去赶傍晚的火车回上海了。我拉着妈妈的手送他们去学校门口,妈妈一个劲地抹眼泪,嘱咐我要吃好穿暖什么的,忽然我听到爸爸的声音有点不对头,回头一看,居然发现他眼睛红红的,哽咽着说不出话来。大概是他不愿意我看到他这个样子,所以把我往寝室推,叫我不要送了,有空多打电话回家。这是我至今为止唯一的一次看到爸爸哭。在那一刻我忽然意识到,他是那么爱我的呀。

我知道爸爸很牵挂我,虽然每次打电话回家,他都只说两句就把电话交到妈妈手里。可是我知道他的惦念。不过,今年5月份他生日的时候,我还是忘记给他打电话了。幸好6月份还有一个父亲节,这几天我一直在想该在那天给他发个什么信息,或者打个电话说点什么。你也知道,和爸爸说话跟和妈妈不一样,太煽情的那种,说不出口的。

3 “用老子的钱读书,不许抽烟”

田野 37岁 运营总监

有件事情,直到父亲去世后很久,我才意识到。父亲是个性格暴躁的人,教育孩子时总信奉棒打出孝子,打起我们来下手一直很重。所以,从小我都和母亲更亲近,母亲却说我像父亲,我也想不到原来自己跟父亲那么像。

记得我要离开家去峨眉上学那天,我爸和另一个同学的爸一起去搞了一辆可以坐40多个人的大巴,专程送我们去火车站。偌大的车上就我们4个,加司机才5个人。到了火车站以后,我们又和其他几个同路的同学碰了头。我爸看见他们在抽烟,就专门把我拉到一边说:“今后你挣了钱了,要抽烟要干嘛我不管,现在你是用老子的钱读书,就是不许抽烟!”多的话一句没有,也没有说什么好好读书啊,或者保重什么的。后来,整个大学四年,我几乎没有碰过香烟。

就是在母亲说过那句话后,我反省自己,发现自己身上留下了许多父亲的烙印。父亲退休前,朋友不多,尤其是在单位上和领导的关系很僵,他很看不上那些官腔十足的人,而别人也都认为父亲性格孤僻难以相处。我并不孤僻,但我继承了父亲的耿直,对于那些爱打官腔的人也十分看不惯。最重要的是,父亲从小就教我要自立,能自己完成的决不依靠别人,这些年来我也一直都是这样做的。我想,这是他留给我的最大财富吧?

4 我曾是没爸的孩子

晓易 26岁 律师

我出生在一个单亲家庭,在我还不记事的时候,父母就离婚了。二三岁的时候我完全不懂事,那个时候觉得家的概念就是有一个妈妈和一个小小的我。而对“爸爸”这个词的理解就是,那是如同“叔叔”、“伯伯”之类的一种对熟悉的成年男性的称呼。童年的记忆里,这个叫“爸爸”的人隔一两个星期就会来看我,带我出去玩。

这种无忧无虑的日子,在小学时戛然而止。一次,班上一个男生揭露了我“单亲家庭”的背景,并说我是“没爸的孩子”。我这才意识到,我的家庭和别的孩子的家庭不一样,也重新认识了那个叫“爸爸”的男人的身份。不过,由于从小家里就只有我和妈妈,我养成了独立的习惯,所以,虽然遭遇到这样的打击,心里却从来没有恨过那个离弃我和我妈的男人。不过,想有个完整的家的愿望却开始在心里萌芽。我经常找个理由,要妈妈带着我和爸爸一起吃个饭,去公园玩什么的。还不时地拽着妈妈上爸爸那里住两天。十来岁的小孩子还不懂得什么叫爱情,不过,很明显爸爸妈妈在一起的时候还是挺开心的。终于,在我升入中学以后,他们复婚了。我终于有了一个完整的家。

我们这个三口之家虽然不富裕,但是也终于把我培养成了大学生。上大学以后,我家的经济状况更加拮据了,爸爸那个时候才一千元一个月的工资,而我的学费一年下来要五千多。那段日子,爸爸特别省吃俭用。当年,他就是因为年轻贪玩和我妈妈离婚的,而在我读大学的几年里,他一件新衣服都没有给自己买过,唯一的嗜好抽烟,也为了我节省了许多。

亲情总是平实的。和大多数人一样,我也很少对爸爸说什么肉麻的亲热话。但是我每次出去旅游,都会给他带两包当地的烟回来。他生日的时候也会记得买礼物给他。虽然都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但爸爸总会很自豪地告诉别人,看,这是我女儿给我买的!

5 父爱无言

阿闻 32岁 部门主管

印象中,高大的父亲总是不苟言笑,甚至有些不近人情。我读书早,升入初中时,我实际上还不到10周岁,身高只有1.29米,是全校最矮小的学生。每周,总有几个中午,我和同学们都会回家去。每次回家的路上,当身后骑来一辆往家方向去的自行车时,大家都会厚着脸皮,请求骑车人载上一程。很多次,父亲骑车从身后驶来,一旁的同学总是惊喜地对我说:“你爸来了,快坐车回家吧。”当父亲骑到我的身边时,速度会缓下来,却从来不停,只交代一句“小心车子,早点回家”,便独自走了。看着父亲远去的背影,年幼的我有些怨恨。母亲为此还质问过父亲,父亲的回答是:“温室里的盆景成不了栋梁。”

长大后的我,执意要出去“见识世面”。出发那天,父亲去送我。列车启动后,我钻在人群的缝隙中向父亲挥手告别,父亲跟着车厢走着,脸色凝重,眼眶发红,欲言又止,手定格在空中。我心情复杂,依然无法解读父亲的情感。

那年,李春波的歌曲《一封家书》红遍大江南北,我也开始养成了写家信的习惯。父亲是每封信都回,并且每封回信都是好几页纸,上面写着理想、追求和奋斗,也会写着“保重身体,注意休息”,却绝少提及他自己的内心情感。

现在,为了个人的发展我选择留在上海,每年的春节我都会回家,去吃那顿象征团圆的年夜饭。而父亲,总是在楼下的那个路口迎候着我。去年春节,我坐火车坐过了站,换车后回到家,已经晚了一个多小时,父亲依然在那个熟悉的路口,在凛冽的寒风中,候着。那一刻,巨大而温暖的爱意在我的心头不断涌动,我终于读懂了一句话:父爱无言。

◎结束语◎

对父亲的记忆大抵不似对母亲的那般充满温情。在你磕磕绊绊的成长路上,他打疼过你,他骂哭过你,他以坚实的脊背和有力的臂膀表达他的爱。而他的心情,总是很容易让我们忽略。他是我们的父亲。第一个教你懂得什么是力量的人。当你的生命之花怒放,请记得在你背后还有垂垂老去的他。在你需要的时候,即便耗尽最后的力气,他也会是那个坚持在背后支撑你的人。不要不好意思,更不要以为他不需要,向他表达你的关爱,在任何一个平实的日子。你们血脉相连,这就是最好的理由。
第4个回答  2007-09-03
主持人的话:

读书的时候,朱自清的《背影》是必背的课文。多年以后,文中那个头戴黑布小帽,身穿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抱着橘子穿过铁道,爬上月台的身影,恍若同自己熟悉的某个身影重叠起来了。那便是父亲,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第一个可以依赖的男人。今天是父亲节,让我们向所有的父亲致敬!

1 父亲教会我对生命的尊重

云生 30岁 市场策划

我是今年5月结婚的,结婚后短短的几星期里,我和妻子每天下班回家只忙两件事:烧饭、洗衣服,这两件事情够我们忙到半夜11点。当自己被家务纠缠得辛苦时,我不禁感慨,真不知道过去的那么多年里,我的父母为了我们家,为了我,是怎样的劳碌。

事实上,在我生命的前20年,我一直都认为我的父亲不是个称职的父亲。外婆去世的时候,我们一家去公墓给外婆的骨灰下葬。站在父母身后,我忽然发现他们的头发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白了。那一刻我忽然有点担心,担心哪天我会失去他们。

我对父亲的态度彻底改变是在去年。93岁的奶奶第三次脑梗后被送进了医院。医生对我们说,奶奶没救了。他们连病房都没有让奶奶住,直接送观察室。在那样的情况下,我和父亲达成了一致——医院放弃但我们不放弃。老话说,生病的人能够吃得进东西就好办了,奶奶深度昏迷,根本无法进食。爸爸买来蔬菜在水里煮熟榨出汁,把一些天然的维生素片、蛋白粉等磨碎,混在蔬菜汁里,用针筒一滴一滴喂到奶奶的嘴里。在爸爸的努力下,奶奶奇迹般地康复起来。她从深度昏迷中醒来,开始会说话,最后,当奶奶可以起床时,她终于出院了。奶奶出院后,父亲就带着家里那条12岁的老狗搬到奶奶的住处寸步不离地照顾她。今年5月18日,我30岁生日那天,我举行了婚礼。之前,爸爸告诉奶奶,孙子要结婚了。奶奶说,那我给他200块红包。当爸爸将这个话告诉我的时候,我们都激动得要哭了——奶奶从深度昏迷到有了清晰的逻辑思维,这是多么大的奇迹。

婚礼上,我对所有的亲朋好友说,我很庆幸自己生在这样的一个家庭。我从母亲那里学到怎样为人处世,从父亲身上学到对生命的尊重。我告诉大家,父亲对别人不求回报的付出,对我影响特别大。现在的我,心里充满感恩,因为在我身边,最亲爱的人——父母、奶奶都还健康,还能够让我有时间和他们度过以后的时光。这是我生平第一次向父亲表达自己对他的感激。我想,父亲节这天,我会和父亲一起坐下来聊聊,分享一下我新婚的幸福,以后的日子,我也还有许多事情要向父亲请教。

2 他哭了,于是我知道他是那么爱我

珊珊 20岁 学生

爸爸是个很传统的人,对我很严格,他坚信任何坏毛病、坏习惯只要痛打一顿,就能让我记牢不再犯。所以,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常常因为啃手指甲这样的小事挨打。

记得那是我初中时,有一次,和父亲约好放学在车站见。可是,我上完课以后和同学一起去吃饭了。回家后,看到的是父亲因为生气和焦急而有点变形的脸。他在车站等了我很久,联系不上我,还以为我出了什么意外。那是父亲最后一次打我。后来,父亲再也没打过我,连中考失利都没打我。他说,人大了,就算做错事也不能随便打了。

高考时,我考取了北京的学校。爸爸妈妈一起送我去北京。真到要离开家去另一个城市读书的时候,我忽然觉得特别难过,一路上我一直在哭。爸爸妈妈帮着我把被褥、脸盆、热水瓶等行李送进寝室,帮我支好了帐子,放好所有的东西,就要去赶傍晚的火车回上海了。我拉着妈妈的手送他们去学校门口,妈妈一个劲地抹眼泪,嘱咐我要吃好穿暖什么的,忽然我听到爸爸的声音有点不对头,回头一看,居然发现他眼睛红红的,哽咽着说不出话来。大概是他不愿意我看到他这个样子,所以把我往寝室推,叫我不要送了,有空多打电话回家。这是我至今为止唯一的一次看到爸爸哭。在那一刻我忽然意识到,他是那么爱我的呀。

我知道爸爸很牵挂我,虽然每次打电话回家,他都只说两句就把电话交到妈妈手里。可是我知道他的惦念。不过,今年5月份他生日的时候,我还是忘记给他打电话了。幸好6月份还有一个父亲节,这几天我一直在想该在那天给他发个什么信息,或者打个电话说点什么。你也知道,和爸爸说话跟和妈妈不一样,太煽情的那种,说不出口的。

3 “用老子的钱读书,不许抽烟”

田野 37岁 运营总监

有件事情,直到父亲去世后很久,我才意识到。父亲是个性格暴躁的人,教育孩子时总信奉棒打出孝子,打起我们来下手一直很重。所以,从小我都和母亲更亲近,母亲却说我像父亲,我也想不到原来自己跟父亲那么像。

记得我要离开家去峨眉上学那天,我爸和另一个同学的爸一起去搞了一辆可以坐40多个人的大巴,专程送我们去火车站。偌大的车上就我们4个,加司机才5个人。到了火车站以后,我们又和其他几个同路的同学碰了头。我爸看见他们在抽烟,就专门把我拉到一边说:“今后你挣了钱了,要抽烟要干嘛我不管,现在你是用老子的钱读书,就是不许抽烟!”多的话一句没有,也没有说什么好好读书啊,或者保重什么的。后来,整个大学四年,我几乎没有碰过香烟。

就是在母亲说过那句话后,我反省自己,发现自己身上留下了许多父亲的烙印。父亲退休前,朋友不多,尤其是在单位上和领导的关系很僵,他很看不上那些官腔十足的人,而别人也都认为父亲性格孤僻难以相处。我并不孤僻,但我继承了父亲的耿直,对于那些爱打官腔的人也十分看不惯。最重要的是,父亲从小就教我要自立,能自己完成的决不依靠别人,这些年来我也一直都是这样做的。我想,这是他留给我的最大财富吧?

4 我曾是没爸的孩子

晓易 26岁 律师

我出生在一个单亲家庭,在我还不记事的时候,父母就离婚了。二三岁的时候我完全不懂事,那个时候觉得家的概念就是有一个妈妈和一个小小的我。而对“爸爸”这个词的理解就是,那是如同“叔叔”、“伯伯”之类的一种对熟悉的成年男性的称呼。童年的记忆里,这个叫“爸爸”的人隔一两个星期就会来看我,带我出去玩。

这种无忧无虑的日子,在小学时戛然而止。一次,班上一个男生揭露了我“单亲家庭”的背景,并说我是“没爸的孩子”。我这才意识到,我的家庭和别的孩子的家庭不一样,也重新认识了那个叫“爸爸”的男人的身份。不过,由于从小家里就只有我和妈妈,我养成了独立的习惯,所以,虽然遭遇到这样的打击,心里却从来没有恨过那个离弃我和我妈的男人。不过,想有个完整的家的愿望却开始在心里萌芽。我经常找个理由,要妈妈带着我和爸爸一起吃个饭,去公园玩什么的。还不时地拽着妈妈上爸爸那里住两天。十来岁的小孩子还不懂得什么叫爱情,不过,很明显爸爸妈妈在一起的时候还是挺开心的。终于,在我升入中学以后,他们复婚了。我终于有了一个完整的家。

我们这个三口之家虽然不富裕,但是也终于把我培养成了大学生。上大学以后,我家的经济状况更加拮据了,爸爸那个时候才一千元一个月的工资,而我的学费一年下来要五千多。那段日子,爸爸特别省吃俭用。当年,他就是因为年轻贪玩和我妈妈离婚的,而在我读大学的几年里,他一件新衣服都没有给自己买过,唯一的嗜好抽烟,也为了我节省了许多。

亲情总是平实的。和大多数人一样,我也很少对爸爸说什么肉麻的亲热话。但是我每次出去旅游,都会给他带两包当地的烟回来。他生日的时候也会记得买礼物给他。虽然都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但爸爸总会很自豪地告诉别人,看,这是我女儿给我买的!

5 父爱无言

阿闻 32岁 部门主管

印象中,高大的父亲总是不苟言笑,甚至有些不近人情。我读书早,升入初中时,我实际上还不到10周岁,身高只有1.29米,是全校最矮小的学生。每周,总有几个中午,我和同学们都会回家去。每次回家的路上,当身后骑来一辆往家方向去的自行车时,大家都会厚着脸皮,请求骑车人载上一程。很多次,父亲骑车从身后驶来,一旁的同学总是惊喜地对我说:“你爸来了,快坐车回家吧。”当父亲骑到我的身边时,速度会缓下来,却从来不停,只交代一句“小心车子,早点回家”,便独自走了。看着父亲远去的背影,年幼的我有些怨恨。母亲为此还质问过父亲,父亲的回答是:“温室里的盆景成不了栋梁。”

长大后的我,执意要出去“见识世面”。出发那天,父亲去送我。列车启动后,我钻在人群的缝隙中向父亲挥手告别,父亲跟着车厢走着,脸色凝重,眼眶发红,欲言又止,手定格在空中。我心情复杂,依然无法解读父亲的情感。

那年,李春波的歌曲《一封家书》红遍大江南北,我也开始养成了写家信的习惯。父亲是每封信都回,并且每封回信都是好几页纸,上面写着理想、追求和奋斗,也会写着“保重身体,注意休息”,却绝少提及他自己的内心情感。

现在,为了个人的发展我选择留在上海,每年的春节我都会回家,去吃那顿象征团圆的年夜饭。而父亲,总是在楼下的那个路口迎候着我。去年春节,我坐火车坐过了站,换车后回到家,已经晚了一个多小时,父亲依然在那个熟悉的路口,在凛冽的寒风中,候着。那一刻,巨大而温暖的爱意在我的心头不断涌动,我终于读懂了一句话:父爱无言。

◎结束语◎

对父亲的记忆大抵不似对母亲的那般充满温情。在你磕磕绊绊的成长路上,他打疼过你,他骂哭过你,他以坚实的脊背和有力的臂膀表达他的爱。而他的心情,总是很容易让我们忽略。他是我们的父亲。第一个教你懂得什么是力量的人。当你的生命之花怒放,请记得在你背后还有垂垂老去的他。在你需要的时候,即便耗尽最后的力气,他也会是那个坚持在背后支撑你的人。不要不好意思,更不要以为他不需要,向他表达你的关爱,在任何一个平实的日子。你们血脉相连,这就是最好的理由。

参考资料:http://www.news365.com.cn/xmwb/xqtygb/t20060618_981572.htm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