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设计的工作内容是什么?

现在正在实习,领导给一些图让我熟悉工作,但是我还是有点疑惑..

一般来说结构设计是根据建筑给的平面图、立面图等设计出建筑物的结构和基础是吗?
如果接到的是单车棚或升旗台一类的改做些什么?该设计些什么?

结构设计分为建筑结构设计和产品结构设计两种,其中建筑结构的主要工作内容是上部结构设计和基础设计。

1、上部结构设计:

主要分为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核心筒结构、筒中筒结构、砌体结构

2、基础设计:

(1)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上部结构类型及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效应和当地的施工技术水平及材料供应情况确定基础的形式,材料强度等级,一般有浅基础(如: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等)和深基础(如:桩基)。

(2)基础底面积的确定及地基承载力验算。

(3)基础内力计算及配筋计算。

(4)考虑必要的构造措施。结构施工图上是结构工程师的语言,是直接面对施工现场及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应该按照一定的规范绘制。


扩展资料:

剪力墙结构的设计要点:

对剪力墙结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都有一些规定,高规的内容要多一些,且有关于短肢剪力墙的规定(7.1.2条共8款)。

一般剪力墙为hw(墙肢截面高度,个人认为此应称为“墙肢长度”,与高规表7.2.16注1及抗震设计规范6.4.9条与表6.4.7注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表11.7.15注4统一)/bw(墙肢截面厚度)>8,墙肢截面高度不宜大于8m,较长的剪力墙宜开设洞口(即所谓结构洞)(高规7.1.5条)。

短肢剪力墙hw/bw=5(认为按老习惯取4较合理)~8,抗震等级应提高一级。hw/bw<5(认为按老习惯取4较合理),即为异形柱。L形、十字形剪力墙等,只要其中的一肢达到一般剪力墙的要求,则不应认为是短肢剪力墙。

高规7.1.1条规定“剪力墙结构的侧向刚度不宜过大”,如果采用全剪力墙结构,即除门窗洞外均为剪力墙,无一片后砌的填充墙,第一周期只有1.02秒,侧向刚度过大,使地震作用过大,不经济,不合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结构设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0-24

一、 结构设计的内容

结构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

1.合理的体系选型与结构布置

2.正确的结构计算与内力分析 

3.周密合理的细部设计与构造 

二、结构设计的基本流程

1. 方案设计阶段

1) 目标

确定建筑物的整体结构可行性,柱、墙、梁的大体布置,以便建筑专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

形成一个各专业都可行、大体合理的建筑方案。

2) 内容:

a.结构选型

结构体系及结构材料的确定,如混凝土结构几大体系(框架、框架—剪力墙、剪力墙、框架—筒体、

筒中筒等)、混合结构、钢结构以及个别构件采用组合构件,等等。

b.结构分缝

如建筑群或体型复杂的单体建筑,需要考虑是否分缝,并确定防震缝的宽度。

c.结构布置

柱墙布置及楼面梁板布置。主要确定构件支承和传力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d.结构估算

根据工程设计经验采用手算估计主要柱、墙、梁的间距、尺寸,或构建概念模型进行估算。

2. 初步设计阶段

目标在方案设计阶段成果的基础上调整、细化,以确定结构布置和构件截面的合理性和经济性,以

此作为施工图设计实施的依据。

2) 内容

l 计算程序的选择(如需要);

② 结构各部位抗震等级的确定;

③ 计算参数选择(设计地震动参数、场地类别、周期折减系数、剪力调整系数、地震调整系数,梁

端弯矩调整系数、梁跨中弯矩放大系数、基本风压、梁刚度放大系数、扭矩折减系数、连梁刚度折减系数、地震作用方向、振型组合、偶然偏心等);

④ 混凝土强度等级和钢材类别;

⑤ 荷载取值(包括隔墙的密度和厚度);

⑥ 振型数的取值(平扭耦连时取≥15,多层取3n,大底盘多塔楼时取≥9n,n为楼层数);

l 结构嵌固端的选择。

2) 结构计算结果的判断

① 地面以上结构的单位面积重度是否在正常数值范围内,数值太小可能是漏了荷载或荷载取值偏

小,数值太大则可能是荷载取值过大,或活载该折减的没折减,计算时建筑结构面积务必准确取值;

② 竖向构件(柱、墙)轴压比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在此阶段轴压比必须严加控制; ③ 楼层最层

间位移角是否满足规范要求:理想结果是层间位移角略小于规范值,且两个主轴方向侧向位移值相近; ④ 周期及周期比; ⑤ 剪重比和刚重比⑥ 扭转位移比的控制;⑦有转换层时,必须验算转换层上下刚度比及上下剪切承载力比;等等

3) 超限判别:确定超限项目(高度超限、平面不规则、竖向不连续、扭转不规则、复杂结构等)和超限程度是否需要进行抗震超限审查。结构计算中可能需要包括地震的多向作用、多程序验证、多模型包络、弹性时程分析、弹塑性时程分析、转换结构的应力分析、整体稳定分析,等。

a.性能化设计和性能目标的确定(如需)

b.基础选型和基础的初步设计

如果是天然地基基础,需确定基础持力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基础型式、基础埋深、下卧层

(强度、沉降)等;如果是桩基础,需确定桩型、桩径、桩长、竖向承载力特征值等等。并应注意是否存在液化土层、大面积堆载、负摩阻、欠固结土层等特殊问题。

c.结构特殊处理

超长结构、基础抗拔、塔楼与裙房的连接及施工要求等。

d.初步的结构设计图纸

基础平面布置图

竖向构件布置平面图(含定位及截面尺寸)

各楼层结构布置平面图(含主要构件尺寸)

关键节点详图

e.试验验证等(如需)

整体结构、构件或节点是否需要做试验验证。超高层或对风敏感的大跨度结构,应确定是否做风洞试验或专项的抗风分析计算。如需超限审查,则应按超限审查规定准备文本,重点是对超限项的对应措施。

3. 施工图设计阶段

1) 目标现场施工实施技术文件,要保证设计图纸的质量(完整性、科学性、深度要求等)。

2) 内容

a.结构计算

建筑及设备专业在初步设计基础上有修改、深化、调整,结构专业在该修改的基础上再完善模

型并进行计算,确定各构件的截面尺寸和配筋。

b.结构计算书

结构计算书应完整,包括荷载取值(从建筑做法到结构荷载,不仅仅是荷载简图),整体计算的

输入输出信息(包括控制信息和简图),未含在整体电算内的构件计算、节点计算、连接计算等。

打印图形及其中文字应清晰。

c.图纸目录编排

应按图纸内容的主次关系、施工先后顺序,有系统有规律地排列,排在前面的应是结构设计(或

施工)总说明(含地下室结构总说明、钢结构总说明、平法变更等),继而是基础(平面及大样),竖向构件(定位及配筋图),楼层结构(模板、板配筋、梁配筋),最后是节点、楼梯、水池及其他。

具体编号及命名规则详见本公司制图标准。

d.图幅控制及布图技巧

图纸目录的编排与图幅控制有关,图幅控制又与布图技巧有关,三者都应具有逻辑性和科学性。

施工图最理想、最方便使用的图幅为A1,其次是A0,应尽量避免采用加长图。

e.文字说明

包括整个工程的结构设计总说明、地下室结构设计说明、钢结构设计说明、平法变更等;以及

每张图纸的特殊说明。结构设计总说明采用圆圈及局部填写形式,局部填写时要准确;具体图纸中的说明是特别说明,内容应简短,文字要简洁、准确,要特别注意其包容性。文字叙述的内容应是该图中极少数的特殊情况或者是具有代表性的大量情况。

f.构件配筋

对于混凝土结构,各构件的用钢类别、钢筋直径、数量/间距都必须明确标出,对于组合构件或

钢结构,必须标出型钢规格(必要时应给出图例)。

第2个回答  2021-03-09
1.完成公司的新产品项目立项,
2.负责新产品方案的设计;整机结构设计开发;
3.一般标准技术文件的制定;
4.产品的可靠性分析;
5.负责样品的制作;新产品的样试跟进和供应商机械结构零组件规格书的承认确认;
6.负责新产品量产的技术文件准备、导入、跟进、技术指导与量产总结
7.老产品的技术改善以及其它部门存在的技术问题分析和解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8-02-24
  结构设计内容:
  上部结构设计主要内容及步骤:1.根据建筑设计来确定结构体系、确定结构主要材料;2.结构平面布置;3.初步选用材料类型、强度等级等,根据经验初步确定构件的截面尺寸;4.结构荷载计算及各种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内力分析;5.荷载效应组合;6.构件的截面设计。此外还包括某些必要构造措施。需要依据结构专业相关规范、图集等。
  上部结构设计:
  主要分为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核心筒结构、筒中筒结构、砌体结构。
  基础设计:
  1、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上部结构类型及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效应和当地的施工技术水平及材料供应情况确定基础的形式,材料强度等级,一般有浅基础(如: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等)和深基础(如:桩基)。
  2、基础底面积的确定及地基承载力验算。
  3、基础内力计算及配筋计算。
  4、考虑必要的构造措施。
  结构施工图上是结构工程师的语言,是直接面对施工现场及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应该按照一定的规范绘制。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