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的发展历史

1980-2008

首先说一下,深圳并不是“第一个”经济特区,而是“第一批”经济特区,1979年中央同意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省的厦门试办出口特区。1980年5月,中央决定将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这四个出口特区改称为经济特区。其次“经济特区”,就是指实行特殊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的地区。

深圳市,目前是副省级城市,属于一线超大型城市,常住人口1343万人,2019年GDP26927.09亿元,可以称之为“富可敌国”!深圳市之所有今天的成就,完全是因为改革开放所赐。深圳之名始见史籍于明朝永乐八年,“圳”在当地方言来讲,是水沟的意识,而深圳正因其水泽密布,村落边有一条深水沟而得名。

深圳市,原本只是一个渔村,因改革开放的需要,将宝安县划入,在1979年1月更名为深圳市。深圳市属于先试先行地区,所以很多改革政策最先落户深圳,而深圳也因此成为改革开放的“桥头堡”,深圳市的发展史就是改革开放发展史,他见证了改革开放的各个历程,相当于改革开放的缩影。深圳市有引领全国的作用,所以深圳市即大刀阔斧改革,又谨慎落实优惠政策,所以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被誉为“中国硅谷”。

深圳市,在经济发展方面确实领先全国,一方面是政策所致,另一方面深圳是移民城市,不排外,有创新意识,所以造就了深圳的今天。不过,深圳市并不完美,在很多方面还无法称霸全国,如高等教育方面实力就不强,并没有一所全国知名高校,毕竟大学不仅仅需要“资金”,还需要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

总之,深圳市取得了伟大成就,见证了改革开放,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3-30

深圳经济特区位于深圳市南部,东起大鹏湾,西至珠江口,北靠梧桐山、羊台山脉,南邻香港,以深圳河为界。东西长49公里,南北宽7公里,总面积327.5平方公里,实际可开发面积110平方公里。设有全长86公里的特区管理线。

特区范围包括罗湖区、福田区、南山区和盐田区。

1980年8月,广东省经济特区管理委员会利用3000万元的银行贷款与部分地方财政,参照"蛇口模式"在罗湖区0.8平方公里的区域兴建金融、商业、旅游住宅设施提供给外商,利用从中赚到的利润继续进行工业园区的基础建设。这种利用银行贷款"滚雪球"式的发展为珠海、汕头的起步建设提供了经验。根据《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深圳市制定了一系列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包括企业经营自主权、税收、土地使用、外汇管理、产品销售、出入境管理等。通过来料加工、补偿贸易、合资经营、合作经营、独资经营和租赁的形式,吸引了大量外资,加速了经济特区的迅猛发展。自1979年创办深圳经济特区,至2002年止,实际利用外资315.18亿美元。

其中,1979~1989年10年间,深圳与世界30多个国家与地区的客商签订协议6890多项,实际利用外资27亿美元。至1999年20年间,共有60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来深投资,累计投资项目2.36万项,合同外资298.3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00.45亿美元。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4479.15亿元。

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199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授予深圳经济特区立法权。2000年开始施行的立法法,继续保留了深圳经济特区立法权,同时还授予经济特区所在市以较大市立法权。随着深圳经济的迅猛发展,特区内、外地方性法规的不一致,造成"一市两法"现状,给整个城市发展带来诸多障碍。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0-31
深圳
深圳简介
深圳市位于广东省中南沿海地区,珠江口之东。东临大鹏湾,西接珠江口,北靠东莞、惠州两市,南邻香港,与香港新界一河之隔。全市面积2020平方公里,而深圳经济特区是从深圳市划出的六分之一的狭长地带,总面积327.5平方公里,是除海南省外最大的经济特区。
深圳的气候特征适合常年开展旅游,属于亚热带气候,风清宜人,降水丰富。
深圳历史悠久,文化发达,文物古迹丰富,风景名胜为数不少,如晋、隋时代的古庙,唐代的海光寺、灵渡寺等。深圳成为经济特区后,旅游业发展十分迅猛。除历史悠久的古迹外,新建的旅游景点及设施也独具魅力。如在国际上享有盛名的主题公园锦绣中华和民俗文化村,以回归自然为特色的野生动物园,具有南中国海独特魅力的大、小梅沙度假区……各类各色,异彩纷呈。
深圳这个昔日的边陲小镇,如今已经成为屹立在中国南海之滨的一颗明珠。
深圳是现代中国的一个奇迹,许多人涌到深圳来,不光是为了游玩,而是来看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神话。
20年前来过深圳的人旧地重游,面对高楼林立、花园广布的现代化城市,怎么也难以将当年尘土飞扬充斥着低矮破旧民居的渔村小镇与眼前的景象联系起来。
第3个回答  2020-12-09

视频选取了1986年到2016年的深圳卫星图像,从卫星图像的变化来观察深圳及所辖各区的变化。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