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在唐朝时期,究竟有多么的发达到让人称奇?

如题所述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朝代之一。作为在当时与阿拉伯帝国并列的帝国,它不论是从军事实力还是经济、文化水平来说,都属于是那个时代数一数二的。作为伟大帝国的首都,长安城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口达到百万的大都市。那么,唐朝的长安城到底有多繁华呢?

西安在历史上,它有过镐京、大兴等许多名字,但最广为人所知和受到喜爱的,还得是长安这个名字。在今天的西安,保存着中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一段城垣,但唐朝时长安城的大小是如今城墙内面积的十倍,足足有约九十平方公里,比同时期阿拉伯帝国的首都巴格达大了六倍。

有着如此巨大的规模,长安城却井井有条,毫不混乱,这一点要归功于它直到今天依然不落后的城市规划。作为当时的首都,长安城中当然要有皇城、宫城,它们处在整座城市的正北居中方位。而作为中轴线的朱雀街则是贯通南北,将长安城分成了东、西部分,而城内南北十一条、东西十四条大街,则是将整座城市的居民区划分为了一百一十块"坊"。

在如同棋盘般整齐的长安城里,分别于东部、西部各有一个市场,也就是著名的东市、西市。

这里集中了长安城主要的商店,等于是今天的经济中心,这样的布局有助于实现"商业集聚",从而带动消费、节省社会成本,总之是一种十分聪明地设置。关于长安城中繁华街市的记载,许多史料中都有着记载。

举例来说,在《长安志》中,就有着东市"市内货财二百二十行,四面立邸,四方珍奇皆积集"的记载,而西市则和东市大同小异,两边各有店铺二百二十家,都被称为"行",而这些商店的经营范围,则是从最基础的食品、衣物到文房用具、娱乐游戏、农业工具等,在当时来说几乎是无所不包、应有尽有。

而除了东西市,长安城的繁华还体现在"夜市"上。

夜市在今天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东西了,但我们知道,古代有着严格的"宵禁"制度,到了晚上,家家户户就需要回到家里不再出门了。一方面,古代入夜后本来也无事可做,另一方面,为了防止叛贼连夜发起动乱,宵禁还是很有用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到了宋代,统治者便宣布允许夜市的存在,以至于"店铺夜市不可细数"、"买卖昼夜不绝"。其实早在唐代,夜市就已经出现在了长安、扬州等繁华地区。

唐代诗人杜荀鹤就曾在诗中描写唐代夜市道:"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可见即使还没有被统治者所认可,但夜市仍然是伴随着百姓的需要而繁荣发展。

据记载,我国最早的夜市便是诞生于长安城务本坊的西门,因为交易发生在黑暗中,这里又被称为"鬼市",最初,因为规模较小,夜市未被在意,但到了唐文宗时,随着夜市的迅速扩张,皇帝亲自下令道:"京夜市,宜令禁断。"

不过,因为百姓们的需要,夜市仍然"尽夜喧呼,灯火不绝",这是长安城繁荣经济的重要体现,而另一个体现则是随着经济的繁荣发展,仅仅东西两市无法满足百姓的日常需求,于是在坊间也慢慢出现了各式商店,且各有特色,有的卖茶、有的卖馄饨、有的卖胡饼。像上文所说的夜市,也是兴起于坊间的。

长安城的繁荣,除了在经济上,还体现在人口构成的多样化上。当时,因为长安是国际化大都市,而唐朝则是引得外邦"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庞大帝国,许多外国人来到唐朝,并居住在天子脚下的长安城内,如日本为学习先进制度派出的遣唐使、来自各个国家的使者、商人、留学生等,都给长安带来了异域的风情。

据统计,当时派出使者到长安的国家、地区共有三百余个,这一方面将世界各地的风俗、特产带到了大唐,也将唐朝的文化输出到了其它地区,如日本的平安京、平城京,就是以长安城为模板修建而成,极富唐朝特色。

总而言之,长安城的繁荣,体现在高度活跃的商品经济上,正是经济往来为城市提供了活力。也体现在众多且多样的人口上,居民的庞大数量和不同构成体现着长安城的傲人规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03
比如说八水绕长安,河水很多,当时长安城里店铺林立,杂耍卖艺人很多 而且外国人也很多。
第2个回答  2020-12-03
长安城在唐朝时期,当时非常的发达,长安城长35.56公里,建设的十分豪华,它的影响力波及世界多个国家,是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大一统王朝。
第3个回答  2020-12-05
大唐盛世,大唐不夜城。这在当时候的世界就是个传奇,安居立业,歌舞升平。对于那个很多人吃不饱饭的年代,可不就是传奇,不然也不会被称为“天朝”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