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良并非泛泛之辈,为何看不懂夷陵战役中陆逊的计谋?

如题所述

马良并不是泛泛之辈,但是却没有看懂夷陵之战里面陆逊的计谋。这一来是因为马良虽然厉害,但也是一个人,是人就会犯错,就会有失误,还有就是其实马良当时已经预感不妙,但是刘备根本不听马良的建议。

在《三国演义》里面,有句话是这样说的,“马氏五常,白眉最良!” 意思就是说,马良家里弟兄五个就属马良最厉害,马良是在刘备得荆州以后,开始跟随刘备的,后来又和关羽一起镇守荆州,马良在蜀汉政权里可是很有威望的,而且还和诸葛亮的关系匪浅,由此可见,马良并非泛泛之辈,但是为什么在夷陵之战的时候没有看懂陆逊的计谋呢,我们来看一下。

第一,马良虽然厉害,但也是人,也有失误的时候。

关羽死了以后,刘备异常的悲愤,不顾所有人的阻挠,坚持要倾尽全国之力去讨伐东吴,东吴的孙权知道刘备要攻打他们的时候,也派出了使者,想要求和,但是刘备这个时候已经被仇恨蒙蔽,坚持要去讨伐东吴,夺回荆州。战争一开始的时候还是很顺利的,刘备取得了不错的战绩,看到刘备的气势,孙权也是害怕了,派出了陆逊,陆逊是个读书人,但对军事的造诣也很不错,再看刘备方面,几场胜战下来,气焰更高,俗话说“骄兵必败”,而马良也不是神仙,不可能料事如神,他也想不到陆逊竟然会用火攻。

第二,马良曾经提醒过刘备,但是刘备不听。

根据《三国》里的描述,其实马良提前就和刘备说过,让刘备防着点陆逊,这个人虽然说是个书生,但是很有谋略,之前袭击荆州就是他的手笔。但是刘备根本不听,还说他害了我二弟关羽,我一定要亲手捉拿他为二弟报仇。后来马良又为刘备分析了一下当前的局势,但是刘备却只当马良是胆小,而且刘备也不相信陆逊会有什么阴谋诡计。

第三,刘备已经被胜利冲昏头脑,马良的话对刘备根本无济于事。

由此看来,其实马良是有不好的预感的,所以提前与刘备商议,但是这时候的刘备根本就不听马良的建议,这才导致了最后的结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0-29

夷陵之战中,刘备带过去不少文臣谋士,其中最为出色的应该就是马良了。毕竟被誉为“马氏五常,白眉最良”的马良,他可是荆州人士中的翘楚,在刘备阵营中也是中流砥柱,诸葛亮更是对他称赞有加。

刘备称帝后,马良被任命为侍中,很明显今后就是要让他接诸葛亮的班。毫无疑问,马良绝非泛泛之辈,他的能力和谋略,都是极为上乘的。

但可惜的是,即便马良再怎么优秀,他在夷陵之战中也没能识破陆逊的计谋。最终导致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不仅刘备兵败夷陵,就连马良他自己,都战死在乱军之中。

那么被视为诸葛亮接班人的马良,为什么没有看懂陆逊的计谋呢?

首先要知道的是,这场夷陵之战,是一场实力不对等的战争,刘备获胜的可能性一开始就十分渺茫。

在这场战争中,孙权投入的兵力,大概在6万人左右。

《三国志▪陆逊传》中记载:

黄武元年,刘备率大众来向西界,权命逊为大都督、假节,督朱然、潘璋、宋谦、韩当、徐盛、鲜于丹、孙桓等五万人拒之。

除此之外,在《三国志▪张顾诸葛步传》中,又有这么一个记载:

延康元年,权遣吕岱代骘,骘将交州义士万人出长沙。会刘备东下,武陵蛮夷蠢动,权遂命骘上益阳。

也就是说,陆逊的5万人再加上步骘的1万人,孙权在这场战争中共投入了6万人。

而刘备所投入的兵力,大概在5万人左右。

《魏书》中记载:

黄初三年正月癸亥,孙权上书魏文帝曹丕:“刘备支党四万人,马二三千匹,出秭归,请往扫扑,以克捷为要”。

《三国志▪先主传》中记载:

遣侍中马良安慰五溪蛮夷,咸相率响应。

也就是说,刘备率领的部队,再加上五溪蛮的部队,也就5万人左右的兵力。

但尴尬的是,这5万人并不能全部用来对付孙权,因为刘备还得分出一部分兵力驻扎在江北,去防范曹魏。

这在《三国志▪黄权传》中也有记载:

先主不从,以权为镇北将军,督江北军以防魏师;先主自在江南。

也就是说,刘备最终能用来参与夷陵之战的兵力,也就4万人。

四万对六万,兵力上刘备就处于劣势,刘备的夷陵战败自然也就不足为奇了。

至于马良为什么没能看出陆逊的计谋,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在当时,刘备联营数百里,是十分无奈,也是最合适的战略部署了。

从秭归到夷陵的这数百里,中间是长江,两边是群山环绕,刘备的数万大军在这狭长的地带里就只能联营数百里。而陆逊就只需要守住夷陵城,刘备就无法再前进半步。

一时间无法拿下夷陵城,除非撤退,不然就只能在这狭长的地带里驻扎下来。在当时的那种情况下,联营数百里便是无奈之举,能想到这一步已经是很不容易了。

更何况马良在军事上的造诣,只能说是一般。

马良颇有才华,尤其是在处理政务和外交上十分的优秀。但他没怎么接触过军事,排兵布阵并不是他所擅长的。正所谓术业有专攻,隔行如隔山,也难怪马良无法识破陆逊的计谋。

第2个回答  2020-09-08

夷陵之战又被称为彝陵之战、猇亭之战,是三国时期刘备对东吴发动的一场大规模战役。这场战役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比较成功的防御战役,同时也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当中的最后一场。

这场战役是由刘备挥兵发起攻打东吴孙权的号角,在孙权求和不成之后,不得不一面向曹魏称臣,一面任命陆逊为总指挥率军应战。最终在陆逊的坚持下,成功在夷陵一带打败了蜀汉的军队几乎全军覆没,从而失去了争夺天下的资本。

据说在夷陵之战中,陆逊依靠分析得出的军情后退诱敌,等到蜀汉的军队过来的时候,集中兵力后发制人。巧妙地利用了火攻击溃了此时已是疲惫之师的蜀军,最终依靠五万吴军一举击败了来势汹汹的蜀军。由于其担心曹魏趁着蜀吴交战的时候浑水摸鱼、袭击自家后方就主动撤兵,停止追击溃逃的蜀军。同年九月曹魏果然过来攻吴,此时的陆逊早有准备,才使得魏军无功而返。

很多人都很好奇刘备手下的谋士众多,除了诸葛亮之外马良也是其中的佼佼者,并非所谓泛泛之辈,为何没有在夷陵战役中看懂陆逊的计谋?这其实跟刘备本人有很大的关系,他当初“以怒兴师”犯了兵家大忌。在作战指导时因不察地利,将军队带入崎岖山道之中时面对吴军的顽强抵抗,没有调整好作战部署,反而采取了处处结营的办法,终于断送了整个军队。

其实根据《三国》里的描述,马良曾经感觉到不对劲,提前提醒过刘备要小心点陆逊,毕竟当初袭击荆州就是出自他的计谋,不可小觑。只不过当时的刘备根本听不进去。毕竟当时好兄弟关羽被吴国害死后,刘备就已经被愤怒冲昏了头脑,根本听不进去任何人的建议,更也不顾众人的反对直接向东吴发起进攻。

马良自从刘备得荆州以后,就一直开始跟随刘备了。只不过开始的时候一直跟关羽一起镇守荆州,等到关羽去世后又重新回到刘备身边,在蜀汉政权里有着很高的威望。或许在没跟吴国打的时候,刘备还把马良的话放在心里。可惜的是,刘备跟吴军打过几场仗之后,发现吴军是那么不堪一击。几场胜仗打下来之后就难免有些得意忘形,根本不将陆逊放在眼中,认为他只是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书呆子而已。根本没有将马良的话放在心里,听多了之后反而认为马良是一个胆小之人,更也不相信陆逊会有什么阴谋诡计能难倒他,最后在自己骄傲自大的情况下自食恶果。

第3个回答  2020-09-08
在夷陵之战中,马良看出了陆逊的计谋,但是当时的刘备在气头上,根本就没有顾忌那么多,完全听不进去马良的劝谏。因此才让陆逊的计谋得逞
第4个回答  2020-08-29
因为人无完人,即使马良再厉害也不可能没有出错的时候,而且当时的马良其实已经感觉不对劲,但是刘备根本不听他的劝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