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故事

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故事

第1个回答  2007-11-24
晋文公退避三舍
晋文公即位以后,整顿内政,发展生产,把晋国治理得渐渐强盛起来。他也想能像齐桓公那样,做个中原的霸主。

这时候,正好周朝的天子周襄王派人来讨救兵。周襄王有个异母兄弟叫太叔带,联合了一些大臣,向狄国借兵,夺了王位。周襄王带着几十个随从逃到郑国。他发出命令,要求各国诸侯护送他回洛邑去。列国诸侯有派人去慰问天子的,也有送食物去的,可就是没有人愿意发兵打狄人。

有人对周襄王说:“现在诸侯当中,只有秦、晋两国有力量打退狄人,别人恐怕不中用。”襄王才打发使者去请晋文公护送他回朝。

晋文公马上发兵往东打过去,把狄人打败,又杀了太叔带和他那一帮人,护送天子回到京城。

过了两年,又有宋襄公的儿子宋成公来讨救兵,说楚国派大将成得臣率领楚、陈、蔡、郑、许五国兵马攻打宋国。大臣们都说:“楚国老是欺负中原诸侯,主公要扶助有困难的国家,建立霸业,这可是时候啦。”

晋文公早就看出,要当上中原霸主,就得打败楚国。他就扩充队伍,建立了三个军,浩浩荡荡去救宋国。

公元前632年,晋军打下了归附楚国的两个小国——曹国和卫国,把两国国君都俘虏了。

楚成王本来并不想同晋文公交战,听到晋国出兵,立刻派人下命令叫成得臣退兵。可是成得臣以为宋国迟早可以拿下来,不肯半途而废。他派部将去对楚成王说:“我虽然不敢说一定打胜仗,也要拼一个死活。”

楚成王很不痛快,只派了少量兵力归成得臣指挥。

成得臣先派人通知晋军,要他们释放卫、曹两国国君。晋文公却暗地通知这两国国君,答应恢复他们的君位,但是要他们先跟楚国断交。曹、卫两国真的按晋文公的意思办了。

成得臣本想救这两个国家,不料他们倒先来跟楚国绝交。这一来,真气得他双脚直跳。他嚷着说:“这分明是重耳这个老贼逼他们做的。”他立即下令,催动全军赶到晋军驻扎的地方去。

楚军一进军,晋文公立刻命令往后撤。晋军中有些将士可想不开啦,说:“我们的统帅是国君,对方带兵的是臣子,哪有国君让臣子的理儿?”

狐偃解释说:“打仗先要凭个理,理直气就壮。当初楚王曾经帮助过主公,主公在楚王面前答应过:要是两国交战,晋国情愿退避三舍。今天后撤,就是为了实现这个诺言啊。要是我们对楚国失了信,那么我们就理亏了。我们退了兵,如果他们还不罢休,步步进逼,那就是他们输了理,我们再跟他们交手还不迟。”

晋军一口气后撤了九十里,到了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才停下来,布置好了阵势。

楚国有些将军见晋军后撤,想停止进攻。可是成得臣却不答应,一步盯一步地追到城濮,跟晋军遥遥相对。

成得臣还派人向晋文公下战书,措词十分傲慢。晋文公也派人回答说:“贵国的恩惠,我们从来都不敢忘记,所以退让到这儿。现在既然你们不肯谅解,那末只好在战场上比个高低啦。”

大战展开了。才一交手,晋国的将军用两面大旗,指挥军队向后败退。他们还在战车后面拖着伐下的树枝,战车后退时,地下扬起一阵阵的尘土,显出十分慌乱的模样。

成得臣一向骄傲自大,不把晋人放在眼里。他不顾前后地直追上去,正中了晋军的埋伏。晋军的中军精锐,猛冲过来,把成得臣的军队拦腰切断。原来假装败退的晋军又回过头来,前后夹击,把楚军杀得七零八落。

晋文公连忙下令,吩咐将士们只要把楚军赶跑就是了,不再追杀。成得臣带了败兵残将回到半路上,自己觉得没法向楚成王交代,就自杀了。

晋军占领了楚国营地。把楚军遗弃下来的粮食吃了三天,才凯旋回国。

晋国打败楚国的消息传到周都洛邑,周襄王和大臣都认为晋文公立了大功。周襄王还亲自到践土(今河南原阳西南,践音jiàn)慰劳晋军。晋文公趁此机会,在践土给天子造了一座新宫,还约了各国诸侯开个大会,订立盟约。这样,晋文公就当上了中原的霸主。
第2个回答  2007-11-19
苏秦游说六国 苏秦始以连横游说秦惠王,失败,转而以合纵游说六国。整一年,歃血于洹水之上,功成名就,佩带六国相印,煊赫一时,为纵横家杰出的代表人物。继而奔齐,为燕昭王反间,车裂而死。 苏秦游说六国,以赵为主,以合纵相亲为目的。针对不同对象,顺应其心意,指陈其利害,或激或励,或羞或诱,成竹在胸,使六国合纵缔约,使秦人闭函谷关达十五年,足见其胸中韬略和研习《阴符》之功效。
商汤讨伐夏桀 武王伐纣 周公辅助成王 共和行政 鲍叔牙荐管仲 重耳流亡异乡 晋文公退避三舍 楚庄王一鸣惊人 晏子出使楚国 伍子胥过昭关 孔丘周游列国 老子留下五千言 勾践卧薪尝胆 孟母七迁 曹刿论战 高山流水战国七雄、三家分晋、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商鞅变法、长平之战、卧薪尝胆、荆轲刺秦王、管仲改革 城濮之战 吴越争霸 田氏代齐 秦王扫六合 百家争鸣 焚书坑儒 负荆请罪,
演阵斩姬(孙武),商鞅变法,冯谖买义,孟母三迁
崤之战,长平之战,
第3个回答  2023-05-09
1. 《孟子》故事:孟子说要让鱼尽航,而不是把鱼烤熟。这个故事讲述了孟子对生命的尊重和没有用无穷无尽的资源的道德责任。2. 《左传》故事:齐桓公的破釜沉舟。这个故事发生在公元前685年,当时齐国军队与管仲率领的晋国联军作战。为了增强士气,齐桓公亲自命令摧毁了军营的炊具和食物,强迫军队跟着自己作战。这个故事体现了齐桓公的果断和牺牲精神。3. 《荀子》故事:荀子的“小蝉之弹”。荀子是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他用小蝉的弹唱来比喻人类生命的短暂和无常。这个故事强调了生命之脆弱和时间之珍贵。4. 《史记》故事:吕不韦的“除三害”。在公元前235年,秦始皇任命吕不韦为宰相,吕不韦用“除三害”来表达他改革的决心,即削弱诸侯国、焚书坑儒和取消商鞅法。虽然这个故事体现了吕不韦不择手段的野心和秦国的强大,却也反映了人民对权力和知识的渴望。5. 《战国策》故事:荀子为齐桓公所不容。荀子虽然是当时最有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但他不被齐桓公所欣赏。齐桓公认为荀子的言论过于空洞和冗长,不利于实用政治和军事指导。这个故事展示了当时的政治生态和思想观念。
第4个回答  2007-11-29
给你推荐一本书,明朝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
第5个回答  2020-09-27

春秋时期历史故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