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游泳者怎么才能快速学会游泳

如题所述

1、保持对水适当的恐惧感

初学者既不要对水抱有恐惧感,也不能完全没有恐惧感。适当的恐惧感既可以保证自身安全不逞能,也能让人快速学会游泳。
物理常识告诉我们,人的密度比水小,理论上人在水中是自然漂浮的。另外,没有水也就无法游泳,水是游泳的必须物质。所以,对水的恐惧大可消除,放心大胆的练习游泳。但是对于水情复杂的水域,还是要“恐惧”之,不要下水。

2、准备护目镜和救生圈(可以选择迷你型的脖戴式或腰漂式求生圈)

必要的卫生和安全措施还是要准备的,护目镜可以让初学者远离长时间池水刺激眼部导致的不适感或是感染。救生圈可以增加初学者的安全感,并且可以避免危险情况的发生。

速成小技巧:
1、感知水的浮力
初学者进入游泳池中,选择浅水区。全省放松,选择随意的姿势,将全身(除头部)都没入水中,感知水的浮力。此时初学者不要害怕,因为我们正处在浅水区,没有溺水的危险。感知水的浮力,了解水是人们游泳的助力,减少对水的恐惧感,增加对浮力的切身感受。

2、自然蜷缩潜于水中
人类的子宫中便是置身于“水”中,而身体正是处于一种自然蜷缩的状态。初学者在感知了水的浮力后,对水的恐惧感并无完全消除,此时初学者深吸一口气,自然蜷缩,将头部也全部没入水中,静静的听着自己的心跳,甚至可以睁开眼睛看看水下的世界。
3、双手撑地“打澎澎”——练习“悬浮”
初学者经过以上两步对水的恐惧感基本得到了控制,接下来只要联系游泳即可。
初学者在最浅处(刚刚没于手臂最宜),双手撑地,双脚不停的交替拍打水面。练习用双脚让自己悬浮。
这一步骤练习到后期,可以偶尔不用手撑地,这时你会惊奇的发现,自己身体有一种漂浮感并向前游去的。

4、“站”于水中,双脚“踩”水——练习“控制姿态”
刚刚前面讲到,人在理论上是可以悬浮在水中的,但是由于姿态等原因,往往不能将呼吸器官留在水面以上。
初学者在练习“悬浮”之后,大可不必担心“沉下去”了,此时初学者可以走到中间水区(水位到底脖子位置),双手展开,双脚离地,之后不断的做着“踩水”的动作,不要让自己的姿态“摔倒”了,保持直立的姿态,让双手与双脚配合控制着身体的姿态。
当这一步骤练习到后期,初学者可以改变踩水方向,配合手部的动作可以游动了。

5、从蛙泳开始——练习泳姿
人类是善于学习仿生的智慧动物,人们从青蛙的泳姿上学会了,自己加以学习化为己用。蛙泳也是最简单的泳姿了,初学者必学。
蛙泳其实完全不用教,初学者自己感知青蛙的泳姿就可以学会了,没有教学意义
6、练习其它复杂的泳姿

泳姿对于初学者来说其实并不能多做要求,初学者学会游泳的姿势可能是狗爬式也可能是青蛙式,更或者是扎猛子的潜泳。不管是那种姿势,只要初学者一旦学会了游泳,其它几种泳姿已不再困难。
总结几种泳姿难以程度依次是:蝶泳>爬泳>侧泳>仰泳>蛙泳,有不同意见请保留。
当练习完成以上泳姿时,便不再是一位初学者,而可以称得上是“弄潮儿”了。

注意:
千万不要去游“野泳”!
所谓游野泳,就是到野外江河湖库中进行没有专业施救人员看护的游泳行为。尤其是新手千万不要到水情复杂的水域学习游泳,每年暑期溺亡的人数都在攀升,不是因为游泳会淹死人,而是因为盲目自信和麻痹大意对水情预期乐观会导致危险发生。
学习游泳守则第一条:禁止游野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