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规定利息不能超过多少

如题所述

我国法律规定在贷款中年利率不得高于36%。对于高于36%的部分借款人有权要求出借人返还,对于低于36%但是高于24%的部分,人民法院持中立态度,还款人如果有支付意愿,人民法院不予以阻止,对于低于24%的部分,人民法院应予以保护。
此回答由康波财经提供,康波财经专注于财经热点事件解读、财经知识科普,奉守专业、追求有趣,做百姓看得懂的财经内容,用生动多样的方式传递财经价值。希望这个回答对您有帮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9-10
不能超过银行利率的4倍。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7-16
既然是最高法院制定的,就该明确,超过4倍,要追究民事责任,重罚。怎么可以允许讨债公司乱来?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0
1、银行利息通常与个人都是有一定关系的,个人的存贷款业务等都需要接触到利息,一利息是密切相关的,除了个人,银行利息对市场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利息,从其形态上看,是货币所有者因为发出货币资金而从借款者手中获得的报酬;从另一方面看,它是借贷者使用货币资金必须支付的代价。 利息实质上是利润的一部分,是利润的特殊转化形式。

2、利息具有促进资金积聚,筹集建设资金的功能。在现代市场经济中,通过利息这个经济杠杆,能够有效地促进社会闲置资金存入银行,为经济建设筹措更多的资金,以加速经济的发展。
利息是银行实行企业经营的条件之一,因为,对银行来说,银行存贷款的利息收支差额,就是银行经营业务的收入,减去支出后,便是银行的盈利。

3、最高人民法院在 1991 年 8 月 13 日下发了《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其中第六条就规定:民间借货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各地人民法院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具体掌握,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数)。
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 因此,民间借款时约定利息不仅受法律保护,而且对利率的约定还可以高于银行同类的借款利率,最高可达到的四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