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T7热处理跟T6热处理有什么区别

能做T6的产品也可以做T7吗?
温度什么的都差不多吗?
T7的稳定化处理是个什么意思?

一,T6--固溶处理加完全人工时效,适用于固溶热处理后, 不再进行冷加工( 可进行矫直、矫平, 但不影响力学性能极限) 的产品。

T7--固溶处理加稳定化处理,适用于固溶热处理后, 为获取某些重要特性, 在人工时效时, 强度在时效曲线上越过了最高峰点的产品 。

二,固溶处理:指将合金加热到高温单相区恒温保持,使过剩相充分溶解到固溶体中后快速冷却(水冷),以得到过饱和固溶体的热处理工艺

稳定化处理:为使工件在长期服役的条件下形状和尺寸变化能够保持在规定范围内的热处理

三,不完全人工时效:采用比较低的时效温度或较短的保温时间 , 获得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 , 即获得比较高的强度 , 良好的塑性和韧性 , 但耐腐蚀性能可能比较低。

完全人工时效:采用较高的时效温度和较长的保温时间 , 获得最大的硬度和最高的抗拉强度 , 但伸长率较低。


扩展资料

铝合金强化原理:

铝合金的时效硬化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它不仅决定于合金的组成、时效工艺,还取决于合金在生产过程中造成的缺陷,特别是空位、位错的数量和分布等。目前普遍认为时效硬化是溶质原子偏聚形成硬化区的结果。

铝合金在淬火加热时,合金中形成了空位,在淬火时,由于冷却快,这些空位来不及移出,便被“固定”在晶体内。这些在过饱和固溶体内的空位大多与溶质原子结合在一起。由于过饱和固溶体处于不稳定状态,必然向平衡状态转变,空位的存在,加速了溶质原子的扩散速度,因而加速了溶质原子的偏聚。

硬化区的大小和数量取决于淬火温度与淬火冷却速度。淬火温度越高,空位浓度越大,硬化区的数量也就越多,硬化区的尺寸减小。淬火冷却速度越大,固溶体内所固定的空位越多,有利于增加硬化区的数量,减小硬化区的尺寸。

沉淀硬化合金系的一个基本特征是随温度而变化的平衡固溶度,即随温度增加固溶度增加,大多数可热处理强化的的铝合金都符合这一条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铝合金热处理技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5
 T6 固溶热处理后,进行人工时效的状态。
适用于固溶热处理后, 不再进行冷加工( 可进行矫直、矫平, 但不影响力学性能极限) 的产品。
T7 固溶热处理后,进行过时效的状态。
适用于固溶热处理后, 为获取某些重要特性, 在人工时效时, 强度在时效曲线上越过了最高峰点的产品 。
这个得看你具体的材料,一般是可以的。

温度可是不一样,人工时效和过时效就是温度不一样。
稳定化处理:为使工件在长期服役的条件下形状和尺寸变化能够保持在规定范围内的热处理。
使强化相充分的溶解到基体中。追问

谢谢!
那这两个温度分别是多少呢?我是AC4CH的材料

追答

AC4CH-T6 时效温度(注意温度范围)
793K-8h 固容处理→水淬→12h 自然时效→433K-6h 人工时效
AC4CH-T7 温度处理过程没有找到。
但是根据T7与T6的不同点,在人工时效阶段,温度应该在433K以上50-100K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3
热处理代号--(名称) T1--人工时效 T2--退火 T4--固溶处理加自然时效 T5--固溶处理加不完全人工时效 T6--固溶处理加完全人工时效 T7--固溶处理加稳定化处理 固溶处理:指将合金加热到高温单相区恒温保持,使过剩相充分溶解到固溶体中后快速冷却(水冷),以得到过饱和固溶体的热处理工艺。
不完全人工时效:采用比较低的时效温度或较短的保温时间,获得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即获得比较高的强度,良好的塑性和韧性,但耐腐蚀性能可能比较低。
完全人工时效:采用较高的时效温度和较长的保温时间,获得最大的硬度和最高的抗拉强度,但伸长率较低。 稳定化处理:为使工件在长期服役的条件下形状和尺寸变化能够保持在规定范。
第3个回答  2014-01-23
-T6
Solution heat treated and artificially aged
-T7
Solution heat treated and stabilized

对有的合金,例如6061, 常见t6而不常见t7.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