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如是我闻,一切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题所述

原文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句话被认为是总结<<金刚经>>的偈语.意思是一切法都是虚幻的,没有自性.由此引出,既然一切法都是虚幻,就没有必要去执著于一切法.如果对一切法都不执著,佛性就会显现出来,从而进入佛法的大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7-25
“如是我闻”一句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一句,漏一“有”字
我(从世尊那里)这样听说了
一切有为事物,都是虚幻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7-07-25
这句话,其实是两句,都出自《金刚经》。
①“如是我闻。”这是一切佛经开头的句子。依传统的说法,佛灭后不久,有五百阿罗汉于王舍城举行第一次结集。其时阿难于会众前诵出经文。而在诵出经文之前,先言“如是我闻”,以表示此下所诵乃直接从佛陀处所亲闻。
所谓“如是”,梵文是evam(副词,对应英文thus),指经中所述之内容;“我”,梵文是maya-(第一人称代词单数具格,对应英文by me),是阿难的自称;“闻”,梵文是s/rutam(现在时被动语态,对应英文heard),意为阿难自佛处闻得。整句话的意思是“Thus (is this su-tra) heard by me.”又,“如是”也是信顺之辞。信则如是,不信则不如是。因此“如是”意为信赖所闻之法,“我闻”则指能持之人。此即以“如是”为信成就,“我闻”为闻成就。

②这句话完整的应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浅言之,“有为法”指一切因缘和合而生的事物现象,它们都如梦幻泡影一般,没有真实不变的主体,不可执著。这里再引印顺法师《般若经讲记》一段提供为参考。

颂意说∶一切有为法,都是如梦等假有即空的,学者应常作如此观察!有
为,即有所作的,从因缘而有的,有生灭或生异灭的遍通相的,即息息流变的
无常诸行。凡夫见闻觉知的一切,没有不是有为的。有为,对无为说。但无为
不是与有为对立的什麽法,非凡夫所能理解。如来假名说的无为,意指有为的
本性空寂,即无所取、无所住、无所得的离戏论相。学佛以此为标极,但必须
以有为法为观察的所依境,於此有为而观无常、无我、无生灭性,才能悟入。
总之,不论观身或观心,观我或观法,甚至观无为、无漏,在凡夫心境,离此
有为是不能成为观察的。
这样,在凡夫,有为即一切法,应以如梦、如幻等六喻去观察他。梦,指
睡眠时,由於过去的熏习,或梦时身心所有的感受,浮现於昧略的意识中,而
织成似是而非的梦境。幻,指幻师用木石等物,以术法而幻成的牛马等相,这
是可见可闻的,却不是真实的。泡,指大雨下注时,水上引起刹那即灭的浮沤
。影,是光明为事物所障引起的黑影;或以手指交结,藉光线而反映於墙壁的
种种弄影——影象。露,即地面的水汽,与易散热的草木等相触,因冷而凝成
的小水滴;这到天明后,温度稍高,就立刻消灭。电,指阴电阳电相磨触时,
引起的光闪,也是刹那过去而不暂住的。此六者或有经中作九喻十喻等,主要
为比喻一切法的无常义,如泡、如露、如电;比喻一切法的虚妄不实义,如梦
、如幻、如影。实际上,每一喻都可作无常无实喻,或可以一一别配所喻,而
实无须乎别别分配的。此六者,喻一切法的无常无实。所以,是无常无实的,
即因为一切法是缘起的,缘起性空的。这六者的无常无实,空无自性,常人还
容易信受;不知一切法在佛菩萨的圣见观察,都无非是无常无实无自性的。我们执一切法为真常不空,也等於小儿的执梦为实等。所以,经中以「易解空」
的六喻,譬喻「难解空」的色心等一切。能常观一切法如此六者,即能渐入於
无常无我的空寂。
这样,一切法如幻、如梦等。幻等,如《智论》说∶『幻相法尔,虽空而
可闻可见』。无定性而称之为空,不是什麽都没有。因此,我们所知所见的一
切,是空的,但是因果必然,见闻不乱的。依此以求诸法的自性,了不可得;
彻悟此法法无性的不可得,即名为空性。虽没有自性而空寂的,但也即是缘起
的因果施设,称为假名。假名,梵语为「取施设」义,即依缘揽缘而和合有的
。从因果施设边说,即空的假名有,不可说无;从自性不可得边说,即假的自
性空,不可说有。观假名如幻等而悟入空性,离一切相,即为般若的正观。知
见信解所以能不生法相,受持、为他人说所以能不取於相,都应从如幻、如梦
的假名自性空中去观察;三乘解脱以及菩萨的悲心广大行,也应从此观察中去
完成!

参考资料:印顺法师佛学著作集

第3个回答  2007-07-25
这是《金刚经》中的一首偈,要正确理解意思需要联系《金刚经》全文,建议到这里下载《金刚经》原文解释研读

参考资料:http://www.e-fo.cn/Article/View.asp?id=197

相似回答